根据《网络安全法》规定,账号需要绑定手机号才可以使
用评论、发帖、打赏。
请及时绑定,以保证产品功能顺畅使用。
下一个风口? 欧洲人怎么看电助力自行车
电助力自行车在中国自行车市场里有一点冒头了,在中国展里电助力车型无论从数量还是创新度上都很吸引人(美骑观察丨喧宾夺主?电动车“盘踞”中国展)。在风云突变的自行车市场里,电助力车型被很多人视为是下一个风口,但是仍然饱受质疑。电助力车型火起来,很大程度源于欧洲市场,今天就来听听欧洲媒体人怎么看电助力E-Bike的(在原文基础上有所修改)。
电助力自行车在近两年已经成为山地车领域里争议最大的产品,引起的口水甚至高于27.5英寸和29英寸轮径的优劣,在欧洲的自行车媒体里成为了最吸引眼球的话题之一。
自行车虽然不是快消品,不过自行车厂商一直在推广新的规格和品类,努力将自行车产品的更新换代变得更快,从而卖出更多的产品。所以从品牌的角度来看,它们肯定乐于看见E-Bike的崛起,事实也正式如此。在2013年,在德国和荷兰市场,共卖出了超60万辆的自行车是带有电助力系统的,占整体自行车市场的50%以上,这绝对是一单大生意。
不过,在整个E-Bike市场里,城市通勤车还是占据大部分,消费者购买它们是为了在上下班的过程里轻松一点,不至于到达公司后满身大汗。这种通勤的骑行,无论在时间、距离还是地形上都有可控的,因为每天的路程会保持高度的一致,所以充电完全不成问题。不过,这样的电助力自行车看起来却并不运动,因为它的操控、重量和外形都趋向休闲和通勤风格。
销售的压力
电助力自行车设计师和生产商们都知道,电助力山地车比普通山地车在动力上强劲得多,但是他们在销售时会碰到很大的压力。第一个压力,就是在于定位,或者简单来说是名字上面的问题。在英文中,电助力山地车的叫法应该是“e-bike mountain bikes”,这看起来就有点拗口,更不要频繁使用了,从侧面上表明电助力山地车在定位上的模糊。
其实,自行车品牌自有他们自己的考虑,因为他们正是不想把电助力车型搞到那么专业,局限在某一领域,因为大体量的大众市场才是他们的目标,包容那些体力一般,甚至有伤病的骑行者,让骑行变得轻松是大众的一种追求。
原文作者也是一个电助力山地车的使用者,曾经骑着一辆Focus的电助力山地车穿越威尔士和英格兰,有电力加持的感觉对他来说的确是很爽,特别是在爬陡坡时。在下坡时,电助力山地车比普通山地车多出来的重量可以让下坡速度更快,而且增加轮胎的抓地力,只是让刹车变得更繁忙而已。
关于电助力争议在欧洲一直都在,因为定位的模糊,很多人会怀疑它的使用体验,甚至非常固执的反对,不过更多是来源于一些没有骑过的人。
处于道德的雷区之中
现在电助力自行车还没有占据市场的主流(可能永远也不会),它还会受到一些人来自道德层面的批判,谁让不选择它的人更多呢。
在反对的声音中,有几个关键的,包括电助力山地车重量大,会破坏林道,电助力就是摩托车,或者骑电助力自行车就是作弊(和国内的声音有点像)。不过,理性看待,电助力无论在功率上,还是运作方式上,和摩托还是有很大不同,难以一概而论,而破坏林道,更多是一个无依据的猜想,毕竟电助力山地车还没重到推土机一般,甚至有轻量化的趋势。至于作弊的问题,谁又是这场“作弊”的受害者呢?正式山地车比赛里,使用电助力本身就会被罚。
如果说在电助力山地车逐渐流行中真有受害者,可能就是那些买不起的人了。与普通山地车相比,电助力产品要贵得多,如Scott的电助力山地车产品最低也要2400英镑,是普通山地车的两到三倍的售价,即使Haibike的电助力山地车产品,也是一点都不亲民的。
不过抱怨电助力山地车太贵是徒劳的,因为所有最新面世的产品,只要不是生活必需品,它们的价格都是高高在上的,买不起,或者说不舍得买的人大把大把的。说到底,电助力山地车有很多很多局限性,它贵,它需要充电,但是请不要用道德眼光去看待它,骑电助力不代表着是一名懦夫。买不买电助力,在掂量自己的钱包厚度外,标准你就是你是否需要一辆爬坡轻松一些的车,可以让你更有骑行动力的车,无论是电动的,还是心理的。
责任编辑:hzh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