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网络安全法》规定,账号需要绑定手机号才可以使
用评论、发帖、打赏。
请及时绑定,以保证产品功能顺畅使用。
2020年总规模4000亿元 解读山地运动发展规划政府文件
11月8日,国家体育总局在其官网发布了一条关于印发《山地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通知,该规划由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及国家旅游局联合制定。该文件将被印发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相关单位,加快推动山地户外运动产业发展。本规划实施时限为“十三五”时期。
▲体育总局官网截图
山地骑行运动作为重点关键词,在此文件中被多次提及。美骑小编来为你分析《规划》中的哪些内容或许将在未来能给国内骑行运动带来重大影响。
目标:4000亿元的山地户外运动产业总规模
根据体育总局给出的数据,如今全国户外运动爱好者已达1.3亿,户外用品市场规模已达180亿元。我国山地户外运动产业总体实力、产业覆盖面、社会参与度、市场认可度均得到较大的提升。同时,制约山地户外运动产业的薄弱环节依然突出:产业规模较小、产业基础较为薄弱、产业体系不健全,中低端消费动力不足与高端消费外流并存,产业协作日趋紧密与多部门协同缺位并存、管理体制不完善与运行机制不顺畅等矛盾并存。
因此政府预计山地户外运动产业必将迎来新的战略发展机遇,目标是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门类齐全的山地户外运动产业体系,市场机制不断完善,消费需求愈加旺盛,对其它产业带动作用明显提升。到2020年,山地户外运动产业总规模达到4000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为促进产业升级,政府计划建设3-5个国家级山地户外运动示范区、50条山地户外运动精品线路、50个山地户外运动精品项目,加快山地户外运动营地星级建设。
吸引投资进入
虽说4000亿的数字是发展目标而不是预估的产业总值,到2020年是否真能实现也充满悬念,但它必定能推动各方资本进入山地运动。参照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又称“46号文件”)时,称到2025年的发展目标为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两年来这数字就为体育行业带来了资本热。
新资本进入的效果会让市场主体扩大,逐渐出现一批影响力大、有较强带动性的领导企业,及有鲜明特色的、拥有优良品质产品的品牌;这同时能改善产业基础,让山地车活动场地增多、多元化的山地车赛事增多、山地车装备品牌及产品增多,参与山地车运动的人口增长,促进山地车运动相关消费的增长;新活力也有利于优化产业环境,推动突破行政垄断和地方保护,让市场体系更加有序。
更易获得赛事和赛道建设的审批
文件将“丰富赛事活动供给”列为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并细化为三个部分:
1. 完善赛事体系。持续完善、不断创新,打造顶级赛事引领、专业赛事推动、业余赛事普及的赛事层级体系。有机结合山地户外运动精品赛事活动和大众赛事活动,积极推动全国赛事活动和地方赛事活动的有效衔接。
2. 培育特色活动。强调打造以区域特色、地方文化为主题山地赛事活动,创办以山地户外运动、户外文化和户外产业交流为主题的论坛和展示会。
3. 打造品牌赛事。扩大赛事规模,增加赛事种类,培育一批国际级品牌赛事,打造一批具有国家影响力、国内知名的品牌赛事,形成“一项一品”、“一地一品”的山地户外运动赛事发展良好局面。
政府在《规划》中明确指出将“简化审批手续“。
有了这样的引导,日后赛事组委会跟政府的谈判将更顺利,活动报备将更易通过,赛道开挖改造也更易获得许可。国内或许将拥有更多品质较高的专业及业余赛事,民间自办的“野鸡赛“数量减少,同时有更多赛事公司对举办山地赛感兴趣。
户外骑行场地将增多
《规划》提到,以“点、线、面”结合的形式,科学布局,形成立体、多元的山地户外运动场地设施体系。适当增加山地户外运动设施用地和配套设施配建比例。结合智慧城市、绿色出行,规划建设城市慢行体系和统筹城乡绿道网络,打造国家步道系统和自行车路网。建设一批户外营地、登山道、徒步道、骑行道等户外运动场地及相关服务设施,推进星级标准建设。
政府计划盘活现有场地资源,充分利用公园绿地、城市户外空置场所,重点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户外运动设施,深度挖掘户外山地闲置资源,支持使用未利用地、废弃地、边远山地等建设山地户外运动项目。
另外还计划拓展场地发展空间。引导具备条件的城郊区域建设登山健身步道、山地户外营地、徒步骑行服务站等山地户外运动基础设施并完善配套服务。规划和完善山地户外运动综合体建设。鼓励旅游景区、国有林场等合理规划建设山地户外运动设施。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自办或以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方式参与山地户外运动项目。
因地制宜地发展地方特色
为完善产业布局,政府计划围绕全国地势、地貌、资源分布特点,优化空间布局,打造“三纵三横”的全国山地户外运动战略布局,积极推进资源相近、产业互补、供需对接的区域良性互动,形成各具特色的山地户外运动产业集聚区和产业带。统筹规划、科学优化项目布局,大力发展登山、徒步、露营、山地自行车等大众项目。
▲“三纵三横”是以自西向东地理层级的划分作为基准,包含了我国地势的三大阶梯、山川地貌的特点;以自北向南的温度带划分以及地形地貌等差异作为参考,包含了气候、植被、景观、水文、地质、人文等各种特色。以现有的山地户外运动聚集区为标准,包含了徒步、自行车、自驾游、漂流等项目。
长途骑游或许比山地车越野运动更受重视
“三纵三横”的主要布局架构为:
1. 沿太行山脉的500公里步道线路,以及沿京杭大运河、串联徽杭古道、徐霞客古道的户外运动线路,共同构成的我国东部纵向山地户外运动带;
2. 西安至成都的骑行和徒步线路;
3. 沿青藏公路(西宁经格尔木、唐古拉至拉萨)的骑行和徒步线路;
4. 沿丝绸之路的山地户外运动线路;
5. 沿318国道的骑行和徒步线路;
6. 沿长江及两岸的山地户外运动线路。
可以看到,布局所提及的几条线路涉及了长途骑行爱好者所喜爱的几条经典进藏路线,一方面意味着这些路线的户外活动环境及条件将得到改善,另一方面也让人看到政府所理解的山地户外运动更偏向于骑游,而不是山地车爱好者所提倡的纯粹的山地越野运动。
进行山地户外运动将更加安全
《规划》强调了健全安全救援体系的重要性,将在打造安全急救网络、加强安全信息警示、建立应急救援机制三方面进行落实。
政府将建设山地户外安全救援系统,系统包括:
1. 标识系统:建设导视标识、警示标识、劝示标识、服务指南等体系。
2. 安全系统:建设安全防护装置、预警装置、应急救援装置、紧急庇护所、救援队及救援装备等体系。
3. 救援系统:建设救援、医疗、运输一体应答反应体系。
4. 救援服务站:建设服务中心、休息点、露营地、驿站,完善供水、供电、照明、停车场、卫生间、垃圾回收处置等体系。
山地户外商业俱乐部有望走向正规化
一方面,政府支持经营性户外运动俱乐部快速发展,大力支持各类非营利性的山地户外运动项目协会、联合会、俱乐部等社会组织发展。积极推动全国性山地户外运动协会试点改革,探索建立法人治理结构。鼓励各类社会组织依法独立运行,降低山地户外运动俱乐部从事相关业务的门槛。
另一方面,政府也提出要培育一批具备执业资格的山地户外运动俱乐部,及大量具备执业资格的山地户外运动指导员,说明相关从业人员有望“执政上岗“,有利于市场规范。
“互联网+”山地车运动的新玩法
政府将大力支持山地户外运动O2O模式,支持充分利用和挖掘健康群体的大数据,通过构建联网的信息服务功能平台,支持山地户外运动的场地预订、向导预约、运动社交、运动品销售、运动康复等APP开发,不断优化运营管理模式,丰富经营服务内容,全面提升综合服务功能。大力支持智能联网模式,顺应发展需求,将移动互联、创新的运动理念与传统行业相结合,打造物联网互动山地户外运动平台,实现山地户外运动产业的融合发展。
其中的某些点,也许就会被投资人看中。
点击阅读《山地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全文:http://www.sport.gov.cn/n316/n340/c774637/content.html
责任编辑:Alexa
这里应该指的是水平山地户外运动,自行车穿越
+1
23公路车经常拉爆公交车,做成安全隐患,尤其给政府规划公交车速度落面子,考虑进行依法取缔(手动滑稽)
+1
22都等着市场解冻呢,不过这个冬天车店倒闭的一片一片
+1
22普及和推广的根基要打好,辅以职业赛事为金字塔尖。主要还是要看政府的支持力度
+1
234000亿花的明白吗?国产山地能在你造这公园跑几圈?山地车核心避震轮组车架的技术都是人家!你这钱花完帮别人挣钱吗?怎么干这没脑子事呢?
永定河自行车公园还是很不错的,入门山地赛道没有多大难度,新手包括小朋友都能很好的适应
+1
22广州美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Magic Cycling Corp.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377号
粤ICP备120458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