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网络安全法》规定,账号需要绑定手机号才可以使
用评论、发帖、打赏。
请及时绑定,以保证产品功能顺畅使用。
共享单车明年预计投入2000万辆 这个钱好赚吗?
小鸣单车邓永豪:投入共享单车需要三大条件
预判2017年共享单车的投放量不低于2000万辆,现在每年销售的自行车总数约为3000万辆。
共享单车是未来改变全世界人口出行的新模式,目前已有几十个国家联系小鸣单车,希望复制共享单车模式。也许在2017年,国外就会有共享单车出现,2018年布满全球,这将是第一个从中国发明,走向世界的商业模式。
中国有很强大的移动互联网和移动支付入口,这是共享单车使用的基本条件。共享单车造成了很多社会问题,未来这些问题会爆发。许多地方政府采取包容的态度,这个模式才能生存下来。共享单车模式的核心是具备三大产业背景——自行车产业背景,需要强大的制造能力;很强大的互联网背景,单车只是工具和入口,盈利必须靠互联网,大数据、整合营销;强大资本运营背景。具备三个条件的做共享单车胜算较高,具备两个条件的可以尝试,只有一个条件的就别参与了。
目前有十几家共享单车企业,陆续还会有新的加入,未来6到9个月格局形成。未来三到四家共享企业是合理的,每个城市需要两家共享单车企业来运营。
小蓝单车胡宇沸
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是成熟的。车辆不人为损坏的话,小蓝单车可以使用四年,每辆车每天可以产生3到4元的利润,几百天就能收回成本,剩下的时间纯赚。此外押金也可以承担前期的制造成本。
小蓝单车团队有三十几人来自Uber,Uber是分享经济的先行者。小蓝单车是野兽骑行投资的,野兽骑行有工厂,有软件,就差运营方面,前Uber员工的加入,弥补短板。
观众提问:盈利模式、社会问题、道德风险
小蓝单车一个月时间进入深圳、广州和成都,投放3万多辆,每辆车每天运转6次。目前也处在起步阶段,存在问题是必然的。小蓝单车与政府监管部门保持沟通。通过APP和短信,引导消费者使用和停放,培养良好的使用习惯。未来或许在共享单车、政府以及消费者三方努力下形成正确的使用条例。
邓总对盈利模式的观点比较保守,认为小鸣单车在户外风吹日晒无人监管的情况下,使用期为两年。共享单车会出现社会问题,政府正在着手解决相关问题。共享单车企业应该配合政府规范管理建立一些硬件设施,比如“电子围栏”等。
熊哥认为防范道德风险可以在共享单车上使用非常规的配件,这样一些别有用心人士也会束手无策。另外,熊哥还提出观点。共享单车使用人群上升,受伤乃至死亡的人数会越来越多,负面新闻越来越多,对共享单车的运营会有影响。此外,很多共享单车没有车灯,使用者也不戴头盔,安全隐患较大,是共享单车运营方亟待解决的问题。
投资人也没什么的,都是大家一人投一点,风险分摊过后,个人承担部分相对可能获取的收益来说并不大
+1
22投资人又不傻,肯定是冲着赚钱去的,但是这么多人投,肯定有人赚,有人亏。他能不能赚,就看他的选择对不对了。投资人的投资项目10个有9个是亏的,但是那一个赚的就能把9个的亏空给填补回来!
+1
22虽然没看懂您回复我的是什么意思,但是我还是想说投资有很多种的,不是只有天使只有创投假如做的是母基金,那可能真不会亏,只是收益慢;做PE也不太可能会是9个亏空一个盈利。
+1
22一看什么行业赚钱,立马一窝蜂都冲进去,然后拼价格,等价格拼完了,也死的差不多了
+1
23就像前几年的大车软件一样,现在就剩下滴滴了。不经过一番竞争,谁知道谁好使?
+1
22打车那是没办法,肯定要死,因为抢了出租车的生意了。
+1
22除非有一个在技术、运营模式、资本运作等各方面都有明显优势的品牌进来搅局,不然未来市场多半是在OFO和摩拜之间了。如果看好行业的话,现在应该考虑跟投了
+1
25就喜欢这种一窝蜂挤破头,时间一久了,希望可以让城市里的骑行环境好一些吧。开机动车的骑着单车骂机动车司机傻逼,等到自己开车的时候就不知道不想被骂了。。。
+1
23这熊哥又是哪找来的托
+1
22就这城市道路非机动车道屎一样的路口,
+1
22我感觉就是一阵风。至少在我生活的城市政府的公用自行车使用率也很低。而且自行车现在不能算代步工具了,只能算是健身器材。想象都很美好,然而下着大雨刮大风你还能惬意的骑单车去上班么?这是现实,醒醒吧骚年!
体育院校毕业的非体育生,对运动充满激情,奈何腿菜心野。曾在大型门户网站体育部门任职,后来爱上耐力骑行,一人一车出没于广州周边,多次尝试单日200+公里。
广州美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Magic Cycling Corp.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377号
粤ICP备120458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