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入门

骑行知识集萃(一)

  一、自行车史话自行车,又称单车,是一种以人力驱动的简便交通工具。它的发明和改进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过程。

  据载,意大利人最早提出试制自行车的方案。公元1642年,意大利一位橱窗设计师在他所设计的罗马教堂的彩色玻璃上,绘制了自行车的雏型图案,但没有造出实物。从此以后,欧洲一些国家的许多工匠和科学工作者对创制自行车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钻研,提出过许多种方案,然而均未成功。

  第一个制造出自行车实物的是法国人希布拉克,他在1790 年制成一辆木质自行车,两个车轮被前后纵列在同一轴线上,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发明和贡献。不过,这辆自行车没有驱动装置也不能转向,只能靠骑车人不断用双脚蹬地在一条直线上前进。他亲自骑着这辆木轮自行车,在巴黎公园前大街上奔跑、博得观众的好评。实际上这只是一种自行车的雏型,不能算真正的自行车,虽然如此,世界科技史上都公认自行车的最早发明者是希布拉克,他制造的这辆自行车也被称为近代自行车的鼻祖,从此揭开了自行车时代的序幕。

  1801年,俄国有个名叫阿尔塔莫诺夫的农奴,用金属制成了带有两个圆轮和小凳的自行车,把它献给了沙皇。他因此得以取消家奴身份,成为自由民。但遗憾的是这种自行车未被推广,仅仅成为沙皇的一种玩具。

  1871 年,德国青年德莱斯也制造了一辆木质自行车,这辆车仍然没有驱动装置而靠骑车人双脚蹬地前进;不过,前轮可以活动,并装有车把,因此可以骑着转弯。这比希布拉克的木质车有了重要发展。德莱斯称之为“奔跑机”,并骑车旅游,行驶的速度相当于奔跑的马车。19世纪上半叶,正是欧洲国家将科学技术应用于交通工具的热潮时期,各国都有人在研制自行车。德莱斯的“奔跑机”传到英、法等国后,大大启发了这些研制者,被世界公认为真正具有实用价值的自行车,奠定了现代自行车的基本轮廓。

  1839年,英国苏格兰的一位铁匠麦克米伦研制成功一种新型的自行车,特点是:前后两轮大小不等,前轮小,后轮大;并在前轮轴上加装了一副脚镫,骑车人只要用脚踩动脚镫,车子就可前进。麦克米伦的这项发明,完全改变了过去骑车人用脚蹬地的驱动方式。由于这种自行车的主动轮 —— 前轮小于后轮,行驶时骑车人需要频繁地蹬脚镫,很是费力。为了改进这一不足,1861年,法国人米歇则制造了一辆前轮大而后轮小的自行车,这种自行车行驶速度很快,但容易跌倒。

  1869年,有人将自行车轮由木质改为铁制,并且转圈用橡皮带,车轮上还装上了滚珠轴承和飞轮。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自行车的研制、使用经验的不断积累,逐渐认识到自行车的驱动机构(脚镫)装置在前轮上,使前轮既是主动轮又是转向轮是不科学的。 1873年,英国人劳森把脚镫安装在前后两轮的中间,并用链条来使动,开始具备现代自行车的结构形式。1885年,英国人斯泰利在劳森设计的自行车的基础上进一步作了改进,车架采用金属材料的三角结构,脚镫也安放在前后轮中间部位并用链条传动,还首次采用了刹车装置。斯泰利称之为安全自行车。斯泰利还为此而设计了生产自行车的专门机床。因此在世界科技史上被誉为“自行车工业之父”。

  1889年,英国人康洛普发明了充气轮胎,自行车采用充气轮胎后使用性更趋完善。不仅驱动省力,转向方便,而且行驶平稳舒适。至此,自行车基本定型。以后,自行车虽然仍有不断改进,但基本结构没有重大突破。

  自行车是从欧洲传入我国的,以上海为最早。传入的具体时间没有确切记载,但上海最迟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已经出现了自行车。最初骑自行车的大多是西洋人,后来才逐渐扩大到中国人。到本世纪20年代,上海有一家名叫同昌车行的开始以进口零件组装自行车出售,这可说是我国最早生产的第一批自行车,取名“同昌 ” 牌。

  今天,我国更是自行车王国。世界上的车辆,凡是有成对车轮的,其轮子的排列都是左右并列的,惟独自行车(还有后来的两轮摩托车)特殊,它的车轮是前后纵列的,这是自行车在结构形式上的最大特点,也是车辆史上的一项巨大革新。同时,各种各样的非机动车辆、驱动都依赖了外力作用,马车、牛车靠畜力,黄包车靠车夫的人力,而自行车却是例外地靠乘车者自己的力量来驱动,这在车辆史上更是一项创举。

  二、自行车运动起源

  1839年苏格兰铁匠麦克米兰制成由曲柄连杆结构驱动后轮的铁制自行车。

  1861年法国的米肖父子发明前轮大、后轮小,前轮上装有曲柄和能转动的踏板的自行车

  1874年英国的劳森在自行车上采用了链条传动结构。

  1886年英国的斯塔利使用了滚珠轴承和车闸,并将前后轮改为大小相同。

  1888年英国的邓禄普成功使用了充气橡胶轮胎。

  1868年5月31日法国的圣克劳德公园举行了自行车比赛,这是有记载的最早的自行车比赛。

  1893年举行首届世界业余自行车锦标赛。

  1895年举行首届世界职业自行车锦标赛。

  1903年诞生第一届环法自行车赛。

  三、新手入门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单车

  你对单车有兴趣吗?每每看到一身劲装的自行车骑士,或是广告片中倘佯在大自然的登山车骑士,是否就勾起你的向往?但是,在面对各式各样、琳琅满目的众家车款,你欲又觉得无所适从,不知道该怎样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单车

  Step 1选择车种

  单车新人最常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走进车店或俱乐部才发现:怎么这么多车种?事实上自行车在近20年的发展已经迈向分众的专精方向,因此,适合各种用途的车种应运而生。加上以人力为主的自行车,在简单的大前提之下,一个车款仅能适合一个族群的需求,才会分门别类的如同生物演化般的衍生出多样的变化。

  我们就以常见的车种概分为登山车、公路车、休闲车三大类,消费者可以依照自己的使用取向决定适合的车种。

  A 登山车

  MountainBike简称为MTB,中文称之为登山车、爬山车、山地车,依地区不同而有不同的称呼,登山车是近十年来风行的车款,舒适的避震、轻松的操控以及易于接受的齿轮比是最大的主因,再加上粗犷的外型与酷炫划上等号,因此成为现今的主流车种。但是登山车从入门至顶级的差异度非常大,同时也因应不同地形及需求而发展出专用车款。除了最常见的单避震车(cross country,简称XC)或全避震车(fullsuspension,简称FS)之外,还有避震效果加强的下坡专用车(downhill,简称DH)。入门者的选择范围多在单避震车XC或全避震车FS之间,全避震车的舒适度比单避震车来的好,但是单避震车踩踏效率高同时也较为轻量,而价格的因素也让XC及FS车款有了重叠的部份,消费者必须再作需求及价格上的考虑。

  优点:舒适、省力、操控轻松、外型酷、保养容易、适合各种路面

  缺点:骑不快、骑不远、重量重、复杂度高

  B 公路车

  RoadBike(公路车、跑车)应该是属于racing竞赛车种其中的一个车款,但是公路车占了竞赛车种销量的80%以上,因此以公路车作为主要介绍。公路车的历史较久,弯把加上细轮胎是专为竞速逐风的骑士而设计,对于刚入门的人而言,就不是那么容易操控。竞赛车种是以竞赛项目的需求而发展,并非如登山车是因地形变化而衍生。竞赛车种最大的特点是轻量、简单,可以满足骑士对于速度与距离的要求。以竞赛而衍生的车款还有计时赛用车、场地车。计时赛用车用于如公路计时赛及铁人三项用车。场地车无变速及刹车,则是专为选手于特殊场地中竞赛而发展。

  优点:骑得快、骑得远、轻量、简单

  缺点:舒适度低、操控需技巧、磨耗大、需细致保护

  C 休闲车

  休闲车算是目前较新的车款,大致可分为折叠车、沙滩车、旅行车、电动车以及强调Comfort的城市车,而其中炙手可热的车款算是Comfortbike与折叠车,本篇以此两种车款作介绍。自行车本来就是休闲用途,只不过休闲车种中的Comfortbike在车架几何的设计与搭配上,让消费者一跨上车就有很Easy的感觉,同时也著重在舒适度的提升,而外型也以整合式的主轴强调现代感,让使用者无需换装,就可以随时随地享受骑单车的那一份悠闲,解放在都市生活的压力。折叠车则是单车物种中的小精灵,以收纳方便为主的折叠车,虽然只适合轻度骑乘,在提升功能性与轻量化之后,成为结合大众运输系统的代步及休闲旅游潮流。

  优点:舒适度高、操控轻松、方便结合四轮(折叠车)、造型后现代

  缺点:骑不快、骑不远、重量重(Comfort bike)、零件标准化发展中

  Step 2 看懂规格

  当你看准了心仪的车种之后,如何去评价一台车的好坏,其价值是否与它的价格相符?这就有很多的细节要注意了。在以往传统的观念之中,选择单车是用二分法,像是:(日本的比台湾的好),(前后避震的比仅有前避震的好),(变速越多段的越好),理论上这样的选车法似乎把品质、效果、功能都考虑进去,但是时代真的不同罗!单车的组成几乎要跟电脑一样规格化了,当你选择购买电脑时你会去比较CPU、RAM、硬盘、显示卡、声卡。。。。。,当你选择单车时也仔细选购一台好车时所必须研究的基本功夫,我们就将比较常见的登山车、跑车零件组,以及常用避震前叉的型号、等级作一个分类整理。

  A 、SHIMANO

  日本自行车零件大厂,横跨登山车、公路车及一般休闲车款。公路车的搭配完整度较高,在登山车与休闲车种中,零件时有混合的情形,多半会将后变速器升等来提升使用效果。

  等级排行为:

  MTB: XTR、DEORE XT、DEORE LX、DEORE、ALIVIO、ACERA、ALTUS、TOURNEY(TY)、ROAD: DURA-ACE、ULTEGRA、105、TIAGRA、SORA、COMFORT:C900、T400、T300、C201、C101、C050

  B、 SRAM

  零件组的后起之秀,主要生产登山车机休闲车的整组零件,其登山车部分以X.0为最高级,等级排行为:X.0,9.0,7.0,5.0,4.0,3.0。

  C、 CAMPAGNOLO

  意大利专精于公路车及竞速车的老厂,变速器及快拆都是第一代的CAMPAGNOLO所发明的,专精于铝合金材质锻造技术的CAMPAGNOLO其高等级的产品被车迷们如同艺术品般的收藏,但少见于成车搭配。等级排行为:

  RECORD, CHORUS, CENTAUR, VELOCE, MIRAGE,XENON。

  D、 ROCK SHOX

  从入门越野到到竞赛下坡,ROCK SHOX的全系列产品线相当多样,讲求轻量的ROCK、SHOX也是量产第一支避震前叉的专业避震前叉公司。

  种类 等级

  PSYLO RACE, SL, XC, C

  SID RACE CARBON, RACE TITANIUM, SL

  DUKE RACE, SL, XC, C

  JUDY SL, XC, C, TT

  BOXXER

  Step 3 选择尺寸

  选择尺寸是关系到你与爱车之间能否长久的适应问题,就像我们去买鞋子的时候,会以选择适合的尺码作为优先考虑,很少有人会因为鞋子的外形而向尺寸妥 。建议你选购单车时也要有如同买鞋子一般的精神,不要因为车子外型酷炫而冲昏了头,说服自己勉强接受,这可是冒着浪费大笔银子的风险。一般而言,单避震登山车的尺寸从14寸到19寸之间,这是以车架立管长度作计算(从齿盘中心到车架锁座管的距离),身高从160cm到185cm的人都在比范围之内。

  特别高或特别矮的身材在找车时候就比较辛苦了。而全避震车由于调整空间大,多半以S、M、L的方式区分,但是要注意有些车款的座管底部露出部份会影响到后避震作动。而传统公路车的分法则是以公分为单位,可以精确到每隔一公分甚至于半公分就有一个尺寸,几乎可以算是量身订作的尺寸。但新潮的公路车特别是上管下斜的车款,也是以S、M、L的方式区分,再搭配如座管、龙头等零件尺寸去适合个人的身材。

  STEP 4 配件搭配

  现在你已经迈向单车一族了,但是除了单车之外,你什么都没有,这样的方式可是有风险性的喔!你一定还需要一些辅助的配件,才能够达到"享受"的单车骑乘,而不是冒险犯难的挑战风险。最基本的你需要安全性的配备如头盔、锁、灯,接着是维修的配备如气筒、备胎、随身简易工具,并且要学会如何使用,以备不时之需。而着重于功能性的配备如水壶、车衣、车裤、手套、车鞋、码表等则是入门者逐步晋级之后不会少的配备。

  四、公路自行车的车架知识

  铬钼钢车架:90年代以前,自行车车架以铬钼钢制的为主流。它的扭曲性能及拉伸性能好,焊接时高温也不会影响素材,价格便宜。但重量重,容易被氧化。近年来出现克服了它的欠点,发挥优点的新素材,铬钼钢车架再次受到注目。

  碳纤车架:轻、能吸收地面的冲击、素材的反拨力快等,是理想的自行车车架素材。碳纤维的等级,吨数越高弹性也越高,价格也贵。制造方法有几种,例如在模具上沾上粘合剂,重叠碳纤维,热处理、凝固、成型等。

  钛车架:钛的比重比钢轻55%,不容易氧化。为了提高拉伸强度,有混合铝、钒等的钛合金。焊接要在真空中进行等加工复杂,车架价格贵。

  铝制车架:铝合金制的车架轻而刚性强。经过特殊加工1个车架的重量只有1公斤重。铝管道趋向大口径化,为了缓和过于强的刚性,目前座管及车叉采用吸收冲击力强的碳纤等的受人注目

  买自行车就像买衣服一样,要适应场合身材与功能上的需求。要从事自行车运动,首先须要选购一台足以让您「运动」的自行车。这里所谓「运动」是在自行车骑乘的速度上、在距离上构成运动的条件。因此一台运动用的自行车应该是一台骑得快的自行车,骑得快就不能太重,骑得快零件的精准度、耐久度就不能太差,骑得快整车的传动感车架的钢性零件的传动性润滑性也必须是高水平,有了一台省力、跑得快的自行车当然相对的骑乘距离必然也越远。从以上对运动自行车的要求来看,难怪一台好的运动或竞赛级的自行车会叫价好几万甚至是几十万了。

  1、车架尺寸

  选购一台用来运动的自行车,首先要注意的就是车架的大小是否适合骑乘者的身材。车架大小的测量,一般是以车架立管的长短作为标准,立管长的车架车身长度也越长;也可以坐在座垫上双脚踏在踏板一上一下放置,在下的腿可以自然垂下摆直,如此的高度可使脚在踩踏时能有余裕空间伸展。一般公路车的车架尺寸,以量产车架品牌多为每二公分一个尺寸,而高级纯手工车架品牌则为每一公分一个尺寸(现在也有些厂家的压缩架以S,M,L号分类,比如Giant)。以(大齿盘)中轴心至上管立管接头处中心,可从最小47公分逐渐大至62公分共8或16个尺寸(我记得还有46cm的)。我们可以用:

  跨下长×0.65=车架立管长度

  上述公式来选择适合自己身高的公路车架尺寸。

  就登山越野车而言,是以(大齿盘)中轴心至上管立管接头中心,每二英寸一个尺寸,作为车架尺寸的大小间隔,可从14英寸逐渐大至22英寸共5个尺寸。由于登山越野车的尺寸间距较大,也就无法以精确的公式计算来测得适合骑乘者的车架尺寸,只能就身高来选用大致合适的车架骑乘。台湾通常以14、16、18英寸为主,适合骑乘者以身高为准,约为14英寸为155公分以下、16英寸者为155-170公分、18英寸为170以上,至于180公分以上的朋友就要尽量寻找20英寸以上的单车了。(Giant喜欢用单数15,17,21...inch分类)

上一篇:山地车MTB车架角度几何剖析

下一篇:骑行知识集萃(二)

大家都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登录  |   注册

您还可以输入200
举报成功,管理员会尽快核实及处理
安全提示

根据《网络安全法》规定,账号需要绑定手机号才可以使

用评论、发帖、打赏。

请及时绑定,以保证产品功能顺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