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部件 经验技巧 山地车

硬核知识盘点 山地车的避震系统如何影响操控(上)

1、减震能力

毫无疑问,这是避震结构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基础特性。避震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吸收和过滤震动,减震能力主要由三点组成:后轮运动轨迹、压缩比、压缩曲线。

1.1、后轮轨迹 

后轮轨迹指在避震过程中,完整的避震运作中的后轴运动轨迹,不同的避震结构设计都有着不同的后轮轨迹。可能很多车友会觉得后轮轨迹不就是正圆的一部分吗。事实上,除了单转点的车辆后轮轨迹接近正圆之外,几乎没有车辆的后轮轨迹会是接近正圆的。

使避震运作的力量主要源自地面(障碍物)撞击后轮所产生的冲击力,这种冲击力不会是直直做功的,多数情况下是斜向上的力,同时有一定的角度,这由撞击的障碍物大小所决定。最为理想的情况便是,后轮轨迹的方向和冲击的方向相同,这样可以拥有最好的减震效果。

不过大多数情况下,后轮轨迹的设定会根据设计需求,为其余特性做出一定的让步。

519b8c32c3a9edb2f628460a4ce00e46.jpg

1.2、压缩比以及压缩曲线

压缩比是避震器压缩比和连杆杠杆比的结合。避震器压缩比由后避震预压以及避震的压缩阻尼设定决定(还包括气室垫块的影响),连杆杠杆比是指后轮运动行程与避震器行程的比值,这完全取决于车架设计的机械结构。在整个避震的运作过程当中,压缩比是实时变化的,这就推出了压缩曲线这一概念。

目前山地车的压缩曲线大都是线性或渐进的,当然也有将两者结合得很好的。线性意味着避震拥有很好的可预测性,在整个避震行程中,避震的表现都很一致。渐进则意味着避震在运作的不同阶段,压缩避震所需要的力是不同的,通常来说约接近避震运作的末端所需要的力越大。换言之,就是在初段拥有灵敏的反应,中、末端又拥有良好的行程保持力和防打底能力。

2、踩踏效率

全避震山地车对比硬尾山地车,最大的劣势便是其踩踏效率不佳,当然现在需要踩踏的全避震车型大都拥有可锁死的后胆(亦是踩踏平台),但避震结构本身的踩踏效率仍不能忽视。毕竟山地车是依靠人力驱动的,尽可能高效地将车手踩踏的力转换为前进的力是非常重要的。踩踏效率主要由Anti-squa防下沉性以及踏板回击组成。

2.1、Anti-squa防下沉性

车手在踩踏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向下的力,这些力会压缩避震器,Anti-squa能抵消这种力。Anti-squa主要是利用链条在踩踏过程中对避震系统的拉力组成。Anti-squa防下沉性可视为避震系统对链条拉力的反应,厂商主要用百分比来量化这一数据。0% 防下沉表示链条拉力不会对避震系统产生影响,向下的力会导致避震压缩,换言之踩踏效率不高。100% 防下沉则表明链条拉力刚好抵消了该向下的力,换言之踩踏效率较高。

当然由于山地车在骑行过程中会不断转移重心,所以该向下的力也是时刻处于变化的,所以这就让Anti-squa成为一种较为复杂的数据。

2.2、踏板回击

踏板回击和Anti-squa是密不可分的,两者是相对的,越高的Anti-squa会带来越严重的踏板回击。由于链条的长度是始终不会改变的,而Anti-squa大多数情况下是利用链条拉力来实现。那么试想一下,在踩踏的过程中,避震是会根据地面做出实时反馈的,为了减少踩踏过程中避震的运作,Anti-squa会利用链条拉力,链条会拽着曲柄向后移动(反方向)。踏板回击只会发生在飞轮与塔基契合时,但这不单单只会出现在踩踏,因此踏板回击会对操控产生影响。踏板回击由曲柄回转的角度来计算。

3、刹车干扰

这点可以非常直观地从骑行中感受到,有些车型在刹车抱死时,避震等同于“锁死”一样不会运作,有的车型的避震运作则不受影响,这就是刹车干扰带来的直观感受。卡钳固定在车架上,大力刹车时,卡钳和碟片配合产生的刹车力会影响到车架避震的运作。用Anti-rise防抬升性对其进行定义,其与上文的Anti-squa防下沉性有点类似,只不过方向相反。

Anti-rise的大小取决于卡钳的安装位置(或者说卡钳围绕碟片旋转的程度),以及转点的设置(主要指位置)。

在刹车时车手的重心由于减速会向前移,前轮获得更多重量,对应的后轮压力更小,这时后避震会伸长(或者说抬升),这会导致避震变得迟缓甚至“罢工”。换言之,常规的刹车状态下,重量转移就会导致后避震伸长。而Anti-rise防抬升性则可以抵消这一影响,即Anti-rise越大,避震的运作越受影响(Anti-rise越小越好)。


由于篇幅的原因,下篇将继续分析山地车的避震系统(结构)是如何影响操控的。敬请持续关注美骑网,期待《山地车的避震系统(结构)如何影响操控(下)》。

责任编辑:CC

(美骑版权所有,请勿转载。如有需要,请与我们联系。)

上一篇:骑山地车一定要“上锁”吗?

下一篇: 一周车坛新鲜事 快讯集锦第30期

大家都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登录  |   注册

您还可以输入200
  • 热门评论
  • 哦好…… 2020-08-12 16:49

    那些利用碳纤维或者其他材料弹性形变代替轴承对避震结构特性会有影响吗?

    查看回复(3)

    +1

    22
    回复
    举报
    • 寒静.. 2020-08-12 17:16

      基本上没有,因为这样的设计基本上只会用在xc这类较小行程的车型上,它活动幅度小

      +1

      22
      回复
      举报
    • 哦好……
      回复寒静..
      2020-08-12 17:20

      它不会影响到避震的灵敏性吗

      +1

      22
      回复
      举报
    • 寒静..
      回复哦好……
      2020-08-13 21:55

      不会耶

      +1

      22
      回复
      举报
  • 黑社会猎手 2020-08-12 16:42

    那vpp结果对比别的结构有什么优势吗

    查看回复(3)

    +1

    22
    回复
    举报
    • 寒静.. 2020-08-12 17:12

      这个会在下篇中提到的,敬请期待啦

      +1

      23
      回复
      举报
    • 寒静.. 2020-08-12 17:14

      本质上来说,vpp是双连杆避震的一类

      +1

      22
      回复
      举报
    • 寒静.. 2020-08-12 17:14

      主要是依靠优化瞬时中心位置达到别的结构没有的优势

      +1

      22
      回复
      举报
  • 小小武状元 2020-08-13 15:42

    好久没见科普文章了,刚买了辆2020 giant tranc 2 正愁没资料了解 VPP结构。

    查看回复(2)

    +1

    22
    回复
    举报
    • 小小武状元 2020-08-13 15:47

      说错了,哈哈,三条裤子才是VPP,捷安特是Mastro

      +1

      22
      回复
      举报
    • 寒静..
      回复小小武状元
      2020-08-13 21:54

      都是双连杆啦

      +1

      22
      回复
      举报
  • 新手上路AE86 2020-08-12 18:09

    大佬能写一下各种车架避震结构不

    查看回复(2)

    +1

    22
    回复
    举报
  • kingfar 2020-08-12 12:05

    前面那篇几何影响操控的还没更完,坑越挖越多…………

    查看回复(2)

    +1

    22
    回复
    举报
举报成功,管理员会尽快核实及处理
安全提示

根据《网络安全法》规定,账号需要绑定手机号才可以使

用评论、发帖、打赏。

请及时绑定,以保证产品功能顺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