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网络安全法》规定,账号需要绑定手机号才可以使
用评论、发帖、打赏。
请及时绑定,以保证产品功能顺畅使用。
我们距离国内职业选手差距有多远?
在相继对恒翔车队、五指山车队、天佑德车队、平潭岛车队专访后,我对于国内职业车队有了全新认知。
一、体能储备
体能储备。在动辄180—200公里的全国联赛大组赛上,大集团不仅以全程均速46km/小时时速完赛,而且途中时常爆发选手之间突袭拉扯,关门时间通常为大集团通过后12%时长。所以没有足够的体能储备,你根本回不到终点前拱门。
在体能的储备上200km训练是常见课程,大多数队伍240km以上的训练也常常发生,更有甚者会有300km的有氧骑行训练课,当然比赛并不是在平静中度过,还会有穿插着各种进攻防守追击等,所有混氧的储备,间歇训练的储备更是必不可少,像3公里、4公里、5公里组的配合强度训练,有的队伍一堂训练课甚至要做20组,当需要高速耐力的时候有些队伍会换上TT车,能更好的为高速骑行储备体能。
二、选拔人才机制
目前,国内最拔尖的群体依旧来自各省专业队,他们经历了市队选拔后进入省队梯队。以四年一届的全运会为主要目标,每年举办全国联赛为主战场,在梯队经历长期系统性训练和比赛后,各省队挑选最优秀的选手参加赛事。部分选手还有机会整建制或个人加入国内洲际队,代表洲际队参加洲际赛事。
但是这个培养模式存在绕不开的弊端,各省队内存在竞争关系,教练组以全国联赛、锦标赛、全运会为主要考核目标,一旦该团队没能取得既定目标,所属主管部门负责人或教练组可能发生人事变动,运动员很可能出现被迫出现周期性懈怠的情形(即因训练和参赛不系统导致无法达到出场水准)。
随着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改革全国联赛和全运会赛制,允许业余车队和业余选手在注册为协会会员前提下,参加赛事历练自身上限。在2021年全运会,我们看到了胡志超、苏浩钰、孔文生、侯栋乙、冯仕文等一批优秀的非专业队出身的选手通过全国联赛积分考核,进入到全运会赛场历练。但迄今为止,国内探索体制外车手为主导的车队征战国内外职业赛事道路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暂不具备挑战以省队车手为主导的车队的条件。
随着国内自行车行业经历2020年新一波的发展,骑车群体再次迭代更新,人们对于更专业的训练有了更高的认知。部分从业者转型,以自行车店为载体,谋求发展本地专业化骑行为目标摸索事业发展,比较适合业余爱好者体验“功率骑行”氛围;部分体制内退役车手或教练开始创业,组建青训营,利用自身专业知识给更多有志成长的“小白”和爱好者提升渠道。各个青训营培养目标不尽相同,有的目标是培养年轻人进入省队谋求发展,有的目标是组建发展车队,其中特别优秀可能加盟洲际队,比如李富玉创办的恒翔训练营。比较适合有志朝着专业骑行的小车手发展,这一类经过与省队有合作的青训营的小车手,因为培养模式相对接近省队梯队培养模式且具备较好的潜质,更容易被省队相中。
三、业余车队
目前国内大多数业余车队实行集权制,车队经理掌握车队所有资源(包括赞助资金、奖金和物资等),然后根据车队计划再进行二次分配。有的车队经理岗位由车队队长一肩挑,赞助商给予多少钱,按照车队预算来招募车手。有的车队经理由是由主赞助商指派,统一管理资金物品,比如美利达—诺飞客车队经理是诺飞客公司经理兼任车队经理;每一支车队对于队服印制赞助商Logo态度不尽相同,有的车队要求赞助商提供赞助产品和资金支持,有的队伍只需要赞助商提供赞助产品即可。在车手工资方面,一类是没有工资签约的车手,有的车队是给予队车或者其他装备就可以代表车队参赛,也是当前大多数业余车队签约车手的现状;有工资签约的车手分为两种,一种每月发工资,另一种是年底统一结算;衣食住行费用。国内的业余队伍食住行都是需要车手自费来进行比赛和训练,除了极少数头部玩家能通过参赛做到自给自足,大多数业余车手和车队“用爱发电”。
我心目中专业俱乐部定义是“在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注册单位”;职业选手定义是“在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注册超过一年且立志长期征战职业赛事的个人”。因此,从这个定义看,封宽杰、米久江、苏浩钰等个人应当做职业选手范畴,其余车队和个人属于业余车队和业余选手。因此,随着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累计改革政策成果叠加以及有关部门疫情防控政策转变,业余车队“天花板”逐渐被打开(大概率降低业余圈组建“航母”型车队因收支不平衡及目标不明确导致解散或拆解的命运),部分车队有条件朝着专业俱乐部目标前进。
目前,有潜质成为专业俱乐部的车队有这几支,分别是美利达—诺飞客车队、迈金—bross车队、美和居—兰帕达女子车队、平潭岛女子车队等。这些车队经历多年大浪淘沙发展至今,逐渐摸索到适合自己车队发展模式,它们依旧有共性之处:
1、车队经理足够强。巫帛宏、侍宗康、刘冉凭借早年打拼积攒口碑,不仅创办自己的体育公司,而且凭借清晰可靠的发展规划和较好的运营车队能力获得赞助商稳定的支持,这是赞助商极其看重的方向之一——车队经理足够强。
2、不贪图冒进。早年有部分业余车队为了同时“制霸”山地赛和公路赛,花高工资签约高水平车手,也一度在当年“制霸”业余车坛,但随着赞助商达到目的后不再追加赞助,车队烟消云散的例子比比皆是。这几支车队根据年初从赞助商获得赞助支持来招募选手,不再盲目组建“业余圈”航母型车队,比如美利达—诺飞客车队专注于平路冲刺赛事,签约车手大多是偏冲刺型选手。
从目前情况看,我们绝大多数业余选手能力不如国内职业选手,如果想成为接近他们水平的选手,有条件通过参加青训营学习专业骑行知识;争取参加业余赛事精英组,和他们同场竞技找到差距,通过不断学习实战,提升自己。
后记:感谢张维毅抽空帮我完善稿件,让我更深刻认识车队训练课内容和业余车队现状,希望国内业余自行车行业发展越来越好,预祝他的职业生涯未来可期。
责任编辑: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