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网络安全法》规定,账号需要绑定手机号才可以使
用评论、发帖、打赏。
请及时绑定,以保证产品功能顺畅使用。
意味儿舒适路感 Challenge Forte Race公路外胎
车友们好,又是“胎王”我,有细心留意《外胎破论 什么才是你想要的公路外胎?》这篇文章的小伙伴会发现在结尾已经预告了准备评测Challenge的外胎。
Challenge是一个老字号外胎品牌,从1985年就开始从事自行车配件的生产与销售,并以全手工管胎而被车友们熟知,Forte更是其经典高品质产品之一。
▲好久没见过这么直接的产品了,小编收到时连个包装都没,简单粗暴,我喜欢!
(说白了就是懒得拆包装……)
Challenge Forte Race
规格:700x25c
对应轮圈内宽:13-17mm
重量:205克(实称约255克)
编织密度:120Tpi
套管材质:尼龙
防刺层:PPS
气压:100-125Psi
价格:290元
相比于管胎版Forte PRO那“变态”的300Tpi,开口胎版Forte Race只有可怜的120Tpi,看来Challenge并不太重视高端开口胎市场,可能是因为Challenge侧重于管胎以及开口管胎产品吧,开口胎产品线只有Forte和经典的Paris-Roubaix两种,管胎则多达八种,连开口管胎也有六种。
胎唇做工真是……充满意大利风情!但没有传说中那个手掌Logo表示它并不是意大利手工制造的,不过话说回来,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开口胎还使用纯手工制造了。
▲但是内壁做工还是不错的。
Forte的多年未改的胎纹辨识度极高,胎面中间使用钻石胎纹设计,降低滚阻;胎肩则是横向的花纹,用于排水以及提高压弯时的抓地力。看到这胎纹的小伙伴都会说句:“咦?这胎纹有意思。”
▲独立编码验明正身,顺便展现胎唇的做工
两条外胎的重量公差不大,但是,说好的205克,这差距也太大了吧,一定是“意大利的地心引力和天朝不同”,嗯。其实小编猜测,是粗心的意大利人在官网标错了重量,25X克的重量对于一条25c外胎来说算是中规中矩的了,毕竟我们之前评测的Vittoria Corsa顶级开口胎(附上传送门:《享受极致路感 VITTORIA CORSA石墨烯开口胎》)也有247克嘛!
▲本次“轮模”来头可不小!
骑乘感受
首先,Forte充气之后截面呈圆形,胎面中央与地面接触面较大,加上编织密度并不算高,虽然在胎面中央使用了钻石花纹处理,在滚阻上肯定是不如超高编织密度套管的Corsa,但与“尖头胎”的朝阳Fly Fish基本持平。
虽然在滚阻上比不过他的意大利老乡,但是路感却是相差无几。Forte胎质较软,在30km/h的匀速巡航时基本能把柏油路面的细小颠簸都过滤掉;就算去到45km/h的高速区间,细小颠簸仍在可接受范围内,这点给个好评。
(胎压设定:90psi,拓展阅读:《还在用120psi胎压? 论轮胎的正确打气方式》)
抓地力方面由于这奇特的胎纹设计很好,在压弯时胎肩的横向胎纹能提供很好的抓地力,在过弯时可以大方地压弯,不用有太多的顾虑。胎面中央虽然使用了钻石型的胎纹,但在实际使用中并未感受到抓地力不足,能够很好地完成加速与刹车的任务。
美骑点评
优点:胎纹设计特别,路感好,抓地力好
缺点:相对于TPI值,价格偏贵,滚阻一般
摄影:Kent
责任编辑:Avalon
下一篇:返回列表
管胎的制作方法是把胎面橡胶贴在管胎上,至于普通开口胎具体怎么制作我不太清楚,可能是注胶之类的。这两种方法最明显的区别是开口胎新胎的胎面上会有胎毛,而管胎胎面上就没有。开口管胎就是指veloflex,vittoria,闪电这些品牌的320tpi棉线外胎,这种开口胎的胎面也没有胎毛。
不会怎么样,现在各大轮胎厂的气压建议已经过时了
+1
2263KG,骑着404、EURUS,用的是GP4K,1年下来,都是85-90PSI,没穿没裂没爆,我人品好咯?
+1
22给我一个不买马牌的理由
+1
22给我一个不买GP4000II S的理由 x2
+1
22等
+1
22看到这个胎纹感觉不错,不过这个价格我选择SW开口胎,价格200+
+1
23洋品牌自行车胎,我只认Continental, Vittoria(及其旗下子品牌)和Schwalbe
+1
22挺好,但权衡价格的话,竞争力还是不太够。
+1
22建大表示:辣鸡!
+1
22去年用了一整年这牌子,挺好
+1
22咦?这胎纹有意思
+1
22广州美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Magic Cycling Corp.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377号 粤ICP备120458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