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网络安全法》规定,账号需要绑定手机号才可以使
用评论、发帖、打赏。
请及时绑定,以保证产品功能顺畅使用。
美,终不足 LMH怒评Bontrager Ballista公路锁鞋
去年,美骑已经有专业的评测团队对这款来自Bontrager的Ballista公路锁鞋进行评测,链接:《气动遇上舒适》。
但他们都是“打雷粉”,平时骑的是“打雷车”,开的是“雷车”,戴的是“打雷盔”,穿的是“打雷鞋”。不像我,我那可是一个根正苗红的“总统粉”,一个高尚的粉,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粉,一个大写的“总统吹”。我不但车是TREK的,锁鞋、头盔、手套、车灯也都是TREK的,要不是因为TREK的衣服不便宜,说不定我就浑身上下都是蓝猫品牌了,哦不,是崔克品牌了。
当然,我没接受任何厂家“包养”,所以作为一个自掏腰包的“总统粉”,我对这双鞋的评价,那肯定是更……狠的。
Ballista这个名字让我老是跟Bontrager那个气动盔搞混,而且说实话,这名字一听就有种“肉肉的”感觉,事实上,这双鞋确实也是肉肉的。首先是整个鞋身皮面的质感,那叫一个软糯,上脚以后十分舒适,我正儿八经的公路入门锁鞋是闪电的Audax,那是一个走长途耐力风格的锁鞋,都没这个Ballista舒适,但作为一个“竞技向”锁鞋,搞这么舒适是不是有点不太对劲。
Bontrager的锁鞋我是不用担心鞋型问题的,说实话,闪电的锁鞋我也不担心鞋型,因为我本来就是窄脚,大家都吐槽窄的老款闪电S-Works6、Sub6我穿着也很正常,反而是17年买的Torch系列(宽版)让我觉得有些空的“晃荡”。至于什么宽脚福音、解救扁平足的Shimano、Bont等品牌,我倒是没啥兴趣,因为我的小脚丫,穿啥都不怕~
没有了魔术贴、卡扣、旋钮,鞋面有更大的面积可以做散热孔,事实上,Ballista也是这么做的,但为了保持鞋面的整体强度以及视觉一致性,Ballista并没有采用透气效果更好的薄网眼面料设计(参考Bontrager Classique鞋头透气网眼),而是简单的增加打孔面积。
鞋面没有什么明显的缝线,两侧的Y形加强筋采用了“贴合”的手法,将BOA钢丝通道固定在了鞋面两侧。这种非缝线的贴合设计在16-17年间就像“汪峰上头条——火了”一样出现在各种运动鞋上,NIKE也用,Adidas也用,轮也该轮到了锁鞋了,闪电的S-Works系列以及Torch系列也大面积的采用贴合方式取代传统缝线,来增加各部位的强度以及视觉的整体性。
体验上来看,打孔有助于脚部湿气的散发,防止过度闷热,但没有办法带来网眼布那种“透心凉”的体验,所以实际的散热感受并不算十分优秀。
鞋头恍惚间让我回到了那年夏天,那时候我还在体验闪电S-Works Sub6,链接:《S-Works Sub6锁鞋评测》,Sub6、Ballista都有着极其简洁的外观,鞋头的构造也十分相似,可以摸到,鞋头内侧用了塑料片定型。但区别是,Sub6在我穿的第一天,鞋头就有印痕了,很可能是里面的塑料片断了,然后久而久之就出现了“骆驼趾”的样子。现在看很多车友的Sub6也是这样,但Ballista没有发生这样的情况,还算是不错。
Bontrager锁鞋曾经的家族设计——“大B”鞋跟杯,在Ballista上没有了。不奇怪,新的Circuit上也没有了,新的Velocis上也没有了,新的Starvos上也没有了,硕果仅存的XXX、Classique、老Velocis锁鞋也迟早会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仔细看看不难发现,非顶级系列的闪电,TREK,Shimano哪怕是名不见经传的锁鞋品牌,都越来越像了,这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Ballista的BOA固定方式是他的一个设计亮点,首先声明,这个将旋钮放置在鞋跟的设计并不是Ballista先玩的。早在若干年前的LAKE就已经有同类型的设计了。这个设计很适合争分夺秒的铁三锁鞋,但是放在常规公路锁鞋上,更多的是看重降低风阻、提升鞋面简洁性与外观审美的特点。
BOA的钢丝缠绕走向我就不解释了,反正是横平竖直,加上相对厚实的鞋舌,倒是没有以往传统布局BOA的钢丝造成的压迫。
LAKE那款后置旋钮的锁鞋将钢丝大面积外露,看着并不简洁,甚至可以说充满了年代感,而Ballista同样也具有符合当下的“年代感”。受到扁平化以及极简主义的审美风格影响,现在的设计基本都是越简单越好,表面上设计师也省事消费者也省事其乐融融大和谐,但是看似简单的外表背地里都是设计师心酸的加班与咖啡。比如这款锁鞋,钢丝看似是直接埋入了鞋身,但实际上,有个塑料套作为导轨,防止钢丝在里面不老实。走心了,设计师老铁。
BOA旋钮考虑到需要快速释放钢丝的场景,选择了单向收紧、拔出释放的旋钮款式。我在买Audax之前用的是闪电的“古董”款Expert锁鞋,那款锁鞋同样搭载了这种BOA旋钮,但是,在长期的使用后,这种旋钮有一定的几率会“崩坏”,我打个比方,你将旋钮扭紧至正常位置,然后脚趾一用力,足弓往上一绷,老化的BOA旋钮就会自己“弹开”,释放钢线,那这个就比较危险了,万一你摇车一用力,嗯?功率没出来,脚出来了,那可咋整。当然了,我的经历是基于那个“祖传”的“古董”Expert锁鞋而来,BOA旋钮在Ballista上的表现还是比较OK的,现在谈老化还为时尚早。
其实Ballista选择这个拔起释放BOA旋钮可能更主要的原因是对形式、造型的妥协,如果要选用更常见的双向旋转BOA旋钮,势必要重新调整钢丝走线,以及加设钢丝固定座,以此来实现快速释放的功能,甚至可能研究到最后要完全否决后置旋钮这个设计,得不偿失。设计师:“累了累了,就这样吧。”
鞋舌值得特殊表扬,抛开类似于S-Works系列的那种“薄皮鞋舌”不谈,有一定厚度的鞋舌,都会在顶端做一个柔软的豁口,来减轻鞋舌对脚踝前方的压迫,有的做得好,有的做了等于白做,此处实名批评Suplest Edge3,我体验过的锁鞋没有二十双也有十五双,只有Edge3会磨前脚踝。Suplest Edge3评测链接:《看似复杂,方为纯粹》
鞋帮也值得表扬,填充较厚,比较舒适,也不会像S-Works6、Sub6那样略显夹脚,比自家的Classique要更适合长途骑行。当然,美中不足是材质有些普通,这个价位怎么着也得来块小牛皮包一包吧。
鞋跟也是Bontrager经典的“逆鳞”织物,说实话,这个材料摸上去比踩上去有用,当然,我更不建议在这个位置用硅胶做防滑设计,因为硅胶会掉啊,摩擦摩擦,掉一块,摩擦摩擦,就磨光了。我想起我那双旧的已经淘汰掉的Bontrager RXL手套,手指的防滑硅胶颗粒已经掉的七七八八了,新的RXL手套在我的悉心呵护下似乎也快要开始掉了,硅胶的东西,一旦开始掉,就跟脱发一样,止不住啊。
鞋舌内部有尺码信息,闪电和TREK的鞋码数还算是正常,不会出现Shimano、Giro或是Bont那种还要考虑偏大偏小的问题,你穿什么运动鞋,你就买什么码,多简单。
来来来我们来看看Ballista锁鞋里面的东西,这可是美骑官方评测团队不会给你们看的玩意(主要是他们的篇幅有限)。前文提到的舒适性,主要来自于厚实的鞋体面料,皮面柔软,加上厚实的内衬,想不舒服都难,但是,这个料子比较挡风,所以就算外面开了一面的散热孔,里面也没有多凉爽。
拿掉鞋垫,鞋底和其他锁鞋大差不差,其实锁鞋你不能光看鞋底的硬度,什么14、12多少多少级的刚性,参考意义不大,这也就是品牌内部的分级用的,没有横向比较的意义。但是鞋垫底下这块板子确实更能体现踩踏的效率传递如何,我在买“古董”Expert之前其实还买过一双锁鞋,那是那个年代比较流行的山寨闪电,它的这个部位你知道是什么做的吗,硬纸板,刚开始穿还行,屁颠屁颠的也踩不出个所以然来,但到了后期,尤其是淋过一场雨,那个板子就开始变形了,你想想,纸板加上塑料大底,加上一百来斤的体重,我站在那都能感受到鞋底的变形,吱嘎吱嘎的跟有个仓鼠在脚底下嗑瓜子一样。
12级的碳纤维大底,仅次于顶级的14级,硬度不用担心,又不是塑料,没个几百斤你踩不出什么变化。但是Velocis才10级的大底,明显比Ballista低一个档次,所以我不禁怀疑Bontrager在头盔里是不是也是这么分的,Ballista、Velocis、Circuit。
Bontrager经典的可替换鞋跟,外置的十字螺丝就可以完成更换,比很多品牌要拿掉鞋垫再内部更换的方式直接多了。但是,我在网络渠道并没有看到有替换鞋跟单独售卖,不知道门店能不能订,这么看的话,替换磨损的鞋跟和闪电等品牌相比可能还是麻烦一些。
TREK家的碳纤维,自然不能叫普通碳纤维,他们有个专业名词叫OCLV碳纤维,TREK的各款碳纤维车架也是采用这种碳纤维,人在江湖飘,没个独家的名字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造车的,闪电家的碳纤维技术叫FACT,捷安特家的叫Advanced,BMC家的叫ACE,Time家的叫RTM,LOOK家的叫HM UD,记都记不住,还是“XX碳”比较实在,直接T多少那么叫,一目了然。
鞋底有贯穿的通风通道,负责任的说,没什么大用,因为鞋垫挡着。
鞋头的防滑胶质量很好,虽然面积不大,但是好在比较牢靠,我的Audax防滑胶在一次长途中,掉了,导致地稍微光滑一点就没法好好走路了,所以比较在意这个。
该夸的都夸完了,下面几种说下吐槽的部分吧。槽点一:窄到秒杀小蛮腰的鞋底。都说楚王好细腰,你个锁鞋整个这么细的腰干什么,你可能会认为,把鞋底做到足够的刚性,还能做到这么小的面积,是技术进步的体现。
不是的,鞋底除了提供踩踏平台、尽可能高的传递踩踏效率,更重要的是要对脚底进行承托,我喜欢Bont的造鞋理念,那种全脚掌都被包围在碳纤维大底里的感受,真爽。
相比于自家的Classique,Ballista减少了鞋底内侧的足弓支撑,这让我很不理解。还有一个采用类似设计的锁鞋是Suplest Edge3,那款锁鞋的鞋底也是薄的出奇,但是得益于高强度鞋底以及支撑性十足的鞋面,Edge3无论是踩踏还是提拉,都游刃有余,整体感十足。Classique评测链接:《爱上文艺范》
但Ballista本身鞋面偏向舒适,皮面并不十分“硬挺”,加上自带的鞋垫十分轻薄,鞋底偏窄,所以脚下发力总感觉是踩在了软绵绵的鞋面上。
当然,我解决这个问题也十分简单粗暴,直接舍弃原装的鞋垫,更换对足弓支撑性更强的某品牌人体工程学鞋垫,简单一两百块钱,就能解决一部分的问题。
但这款锁鞋最大的痛点并不在鞋底,而是旋钮,如图所示,已经扭紧了BOA旋钮,扭到没得再扭的地步,鞋舌是这个样子的,看得出来吗?上方已经收紧的快要贴在一起了,下方还是松松垮垮,而且下方的钢丝也没有完全拉紧。这意味着,在实际穿着时,当你以为扭紧了旋钮,其实只是你的脚背部分已经扭紧了,但靠近脚趾的部位还是会松。
我曾想为什么Ballista不增加一个小魔术贴,但那样整个鞋可能就和设计师所期望的“气动”锁鞋不一样了,所以,我解决这个问题的土方法是,在扭紧BOA旋钮的时候,另一只手捏紧鞋舌下方,这样钢丝收线会更加均匀一点。
后置BOA加不可拆卸钢线的设计还会带来另一个不怎么让人感到方便的问题,那就是鞋舌的可动范围。我的其他锁鞋,无论是系带、魔术贴还是旋钮的形式,鞋舌都可以完全翻出,方便清洗、保养锁鞋。但Ballista的鞋舌,最高最高也就是图上的那个角度了,还是比较让我感到不方便的。
这款BOA旋钮还有一个小细节让我比较介意,那就是它的稳定性,相比没有“拔出”机构的双向旋钮,这个带拔出功能的单项锁紧旋钮手感有些抱歉。和我在意头盔的旋钮一样,我比较在乎锁鞋旋钮在使用上的手感,松松垮垮、麻麻赖赖、一点都不圆润,盘他。
总结:整个锁鞋在定位上似乎有点偏差,首先官方给他的定位是“气动”锁鞋,而一般涉及到要追求空气动力学效益的情况就是争分夺秒的竞技赛事,但这双锁鞋在脚掌存在一定的“冗余空间”,也就是说“鞋脚合一”的整体感有些不足。当然,前文也提到了,更换一个稍硬的鞋垫就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我也希望Bontrager能够像Giro一样,原装自带一些不同的鞋垫配件,来满足不同脚型对支撑性的要求。此外,旋钮的锁紧需要一定的技巧。
除了这些问题,这双Bontrager Ballista锁鞋可以说是还不错的一款锁鞋,相对独特的旋钮位置使得整个锁鞋非常简洁,算是一双人见人爱的“小白鞋”,手感优秀的皮面也值这个价钱。
我已经有四双“现役”小白鞋,说实话是有点审美疲劳了,所以我也在鞋跟杯处画了些卡通形象。
补充一句,小白鞋还有一个问题是很容易脏,这个不单单是Ballista面临的问题,也是所有品牌浅色锁鞋都面临的问题,所以,我将在下一篇文章中介绍我的白色锁鞋清理心得,欢迎持续关注。
下一篇:返回列表
有。
+1
22nike锁鞋不上市,盘爷都是定制的
+1
22一只锁鞋最重要就是鞋底够硬,其次是包裹紧合。鞋大小刚好合适,锁紧后包裹又能紧实脚掌没感觉不舒服。最好旋钮扣的就是鞋面侧两个旋钮扣,没了。要“气动”加好看的鞋套,型到没朋友。
没记错有出过白色、红色、荧光黄色,但能不能买到就不一定了
+1
22最近都是怒评,没有喜评,感觉是美骑网年终奖没有发的节奏啊
+1
22这种单旋钮的还有老的nw的extreme rr,问题也是一样的,脚背勒紧了,脚前部的实际上还是松垮垮,用过一次以后这种结构的锁鞋都不碰了。
+1
22一开始还以为是胖导式的法克油,但实际上还是很理智的
+1
23这才是干货,比那些收了钱的软文高到不知哪里去了
+1
23LZ 脚小JJ小
+1
23美,怒评公路锁鞋
+1
22广州美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Magic Cycling Corp.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377号 粤ICP备120458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