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网络安全法》规定,账号需要绑定手机号才可以使
用评论、发帖、打赏。
请及时绑定,以保证产品功能顺畅使用。
兄弟,用29er嘛?聊聊山地车轮径对操控的影响
山地车轮径的选择一直是一个具有争议的在问题。2020年的今天,29er轮径在各个强度的车型当中全面普及,Mullet Bike(混合轮径车型,279,前轮29er后轮275er)也越来越受厂家重视。越来越大的轮径能为我们带来什么,又会失去什么?Mullet Bike的出现,有什么作用,又会是未来的趋势吗?让我们进入今天的走进科学……
抱歉串台了,言归正传,在2014年275轮径的车型全面普及,26er逐渐没落,在2020年29轮径似乎要将历史重现。在过去,只有XC车型遍地29er,一些Trai、AM车型偶尔有些厂家也会用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29er的大行程山地车问世,2017年29er速降也出现在了世界杯的赛场上。现在的职业赛场上几乎不会再有275er车型的参与,很多厂商也取消了部分275er的车型。
笔者在过去的文章中也说过,山地车的一切改变都是为了变快。那么29er究竟有什么 “魔力”呢?
“我们不一样”
我们先来看看29er对比275er究竟有什么不同,以至于29er逐步淘汰了275er(我们先讨论常规轮径,Mullet Bike稍后论述)。
1、通过性
山地车面对的是充满技术点的赛道,通过性是其一项重要性能,轮径是影响这一性能的关键因素。越大的轮径通过性越好,解释为什么之前,笔者需要引入一个概念——攻角。
攻角指轮组与障碍的接触点与触地点所形成的的夹角。攻角越小,其通过性越好,29er的攻角小于275er因此29er拥有更好的通过性。
这点在实际的骑行体验中会有什么影响呢?很简单,在面对类似于乱石、树根等技术点的时候可以更加轻松、从容。
举个例子,2018速降世界杯拉布雷斯站,Aaron Gwin骑着27.5er的yt tues。前轮卡在一个坑里翻车了,车友们戏称uci在赛道上刨了个28英寸的坑,让Aaron Gwin好换29er的速降。
这是一句玩笑话,但也从侧面说明29er所带来的通过性,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提升。
2、速度维持能力、加速能力
轮组的重量分布、以及旋转质量决定了这一特性。275er拥有更好的加速能力、但速度维持能力较差;29er则相反加速能力较差,速度维持能力强。
275er轮组由于外胎、车圈以及辐条的重量离轮组轴心,同时外胎、车圈以及辐条的重量相对更轻,因此275er拥有较低的旋转质量和较高的加速度,简而言之加速性能更好,但相对来说速度保持能力较差。
29er则相反。可以类比于公路车上的高框和低框轮组,275er就是低框,29er则是高框。(笔者在更换29er的enduro之后最直观的便是速度保持能力,在速度达到一个较高范围之后,29er的速度会比275er快上不少,笔者甚至想要220mm的刹车碟片来制动)
3、操控性
在这点上毋庸置疑,275er更为灵活,29er尤其是在处理急弯多弯的路段时略显笨拙。
看完常规轮径的差别,我们再来看看Mullet Bike。这是赛场催生出来的产物,在uci放开对于混合轮径车型的限制之后,Mullet Bike立刻在赛场上流行起来。
曾经275er的忠实拥护者(在2017赛季29er速降刚刚登上赛场时,布鲁尼表示他讨厌29速降)——世锦赛三连冠得主布鲁尼表示Mullet Bike“真香”,2019赛季首次采用279速降就拿下两站世界杯胜场和世锦赛冠军。
Mullet Bike的“魔力”在于,前轮搭配29er后轮使用27.5的混搭轮径将两种轮径的优势结合起来。29er的前轮拥有极高的通过性和巡航性能,而275er后轮拥有极佳的加速反馈和灵活性。这样子看279似乎是个完美的搭配,即拥有极高的通过性,但又不失灵活。
PRO们和厂商怎么看以及29er的实际表现
XC赛场很早就普及了29er,所以我们就放在一边,EWS由于赛制较为复杂,且国内大部分车友了解比不多,所以本部分以DH世界杯为例。
2017赛季
2017赛季速降世界杯第一站卢尔德中,格雷格米纳的原型试验29er v10cc标志着29er速降正式进入世界杯赛场。威廉堡站,格雷格米纳骑着29er v10拿下冠军,这是29er速降的首胜。
威廉堡是速降世界杯的必经赛道,苏格兰高地的巨石让世界顶尖车手尝尽了苦头,不少顶级车手都在这吃尽苦头。
不过这也像是29er速降的福地。29er速降首胜诞生于此,2018、2019阿莫里皮尔朗骑着commencal supreme dh29连续两年在这拿下男子精英组冠军,2019瑞秋阿瑟顿也用着自家的29速降拿下冠军。
2018赛季
29er在速降赛场上也趋于成熟,配套的几何体系也逐渐被建立,29er速降变得越来越优秀。当然一些pro们对于现在的车型仍有些不满意,有些则认为29er并不适合自己(上文提到的布鲁尼便是)。
29er速降的各类零件产品线逐渐完善,越来越多的29er速降车型应运而生,Trek、Scott、Mondarker、Pivot、Commencal等品牌也都相继推出了29er车型。抛开车手,至少品牌方们都乐于推出29车型,新的大轮径车款将是提升传统山地车销量的一大利器。
2019赛季
几乎每一个品牌都有了29er速降战车,车手也更乐意选择29er速降。与此同时,几乎所有的厂家都进一步对几何进行了优化,除了提升灵活性外,更多的是让29拥有更多的受众,降低了29速降的身高门槛。
2019赛季,随着uci开放了混合轮径的规则,mullet bike279轮径也在世界杯赛场上出现。逐渐获得车手青睐,布鲁尼作为279的拥护者也不负众望的拿下包括世锦赛在内的三场胜利。当然此时的279车型,多是之间在29er车型上实现的。
2020赛季
由于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今年的速降赛季才刚刚开始,世界杯赛事还为开启。
不过这不会影响到,厂家推陈出新。279的速降车型被正式推出,几何等各方面都做出了优化,最为代表的两款车型便是Commencal Superme dh以及Specialized DEMO。
对于我们来说“何去何从”
“29真香,但没必要,但是有机会的话一定要换”(除去XC车型以外,因为现在的XC没人还会用275er了),至少笔者是这么认为的(仅代表个人观点)。29er的山地车,的的确确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快。
以笔者个人来说,更换29er的enduro之后,在赛道中可以明显感觉到变快。尤其是在直道以及充满乱石、树根等技术点的赛道上。
换言之29er可以在技术水平相同的前提下提升“技术”。因为除去速度更快外,29er还可以帮助车手更轻松的面对障碍物、技术点以及落差。
同时得益于现代山地车几何的不断发展,身高这一原先限制29er发展的因素几乎不再存在。举个例子2019年XC山地车U23女子世界冠军Sina身高仅151cm,但她使用的仍是29er的战车。
同样得益于几何的发展,在过去29er车型“笨重”局面得到改善。
与此同时,29er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未来留给275er的空间会越来越小(新的产品、二手保质等)。
但29er不会适合每一个个人,比如动作车手和“玩乐”车手们。29er是纯正的竞赛机器,它只为了快。相对而言它会少了些乐趣,多了些“傻快”(不过笔者表示很喜欢),玩些动作或者“骚操作”的时候29er会带来一些阻碍。
对了,关于mullet bike279,这类车型是未来赛场上以及厂商们耕耘的新天地,也是非常值得尝试的。
但笔者想说mullet bike279的设定会更加偏向竞赛,操控它发挥应有的性能会需要车手有更高超的技术。
当然对比起需要更换275er车架、轮组、前叉才能实现的29er来说,mullet bike279更容易实现,对于想要升级的车友们来说也是不错的选择。
责任编辑:Fun倪
上一篇:买了多份保险,应该如何理赔?
下一篇:快问答:公路脚踏如何保养?
鼓吹29不行和看衰公路碟刹的人群高度重合,本质原因就是觉得就是厂商在骗钱,而不愿意亲身尝试体验,只会云骑车,有那闲工夫不如努力工作多赚点钱都买来玩玩
+1
29本质上可能是看到新技术的发展而自己没钱去换了
+1
22我觉得从外观上看,27.5的轮组其实看起来比例更好,29显得傻大傻大的。虽然车架设计,让身高矮的人也可以骑29,但是因为29的轮本来就高,再加上前叉避震行程,车头的高度是降不下来的,所以身高矮的人,坐垫就要比把立低,这个姿势不够气动呢,车看起来也不好看。
+1
23玩山地车看的是性能和操控 那段野地你和车子组合过得溜不溜,而不是摆pose看怎么帅。大部分亚洲身高并非操控障碍,看品牌投否成本去做。我老婆1.64,骑Felt的edict xc 2(29寸、boost、s码)正好。
曾经的26山地车圈径559,275的圈径584,现在29的山地轮圈径已经和公路车700的圈径相同了,都是622的。不知道还会不会继续大下去?比如老的27规格(圈径630)或者老28规格(圈径635)??
+1
2328寸好像和公路车700c一样大吧。
+1
22我查的信息写的圈径635,不知道对不对。但是我原来有个27寸胎的阿米尼,圈径630。28圈径应该不会比27的小。
+1
2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萝卜白菜 各有所爱罢了,追求 通过性能就选29 追求轻快 灵敏,公路他也香啊
+1
23从26的捷安特s码 直接跳到29的megatower l码 reach 从之前的不到400,增加到了467 感觉就是一个字 稳。
我想知道29寸enduro有多高?
+1
22还在骑26的表示不想换了,都成代步工具了,现在主要折腾小折,上下班通勤偶尔4+2挺好,穷乡僻壤战斗成色26也出不了二手,真不能用了估计也不会装大车了
+1
23广州美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Magic Cycling Corp.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377号
粤ICP备120458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