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网络安全法》规定,账号需要绑定手机号才可以使
用评论、发帖、打赏。
请及时绑定,以保证产品功能顺畅使用。
影像志:是什么力量让香港人痴迷场地赛?
在上一周,2017年场地世界锦标赛在香港单车馆落下了帷幕。说实话,这场比赛如预期一样是一场“鸡肋”比赛。
食之无味:场地赛事的商业价值本来就远低于公路赛。奥运后的一年各国都在做调整,参赛阵容受影响,上一年世界杯之所以火热,皆因"盘爷”卡文迪什的捧场;
弃之可惜:这是一场世界锦标赛,是中国近年举办最高级别的自行车赛事,不仅是自行车媒体,国内的体育大众媒体都应该来报道这场比赛。
虽然比赛的结果,再到传播的效果,这都是一场欠缺关注的赛事,但是在现场感受中又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从周三第一天的赛事起,目测每天赛事都至少达到了8成的上座率,而现场观众的气氛也相当高涨。
虽然香港曾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经济发达,群众消费水平高。不过,现在的香港受到市场的制约,自由贸易的优势下降,创新产业发展不给力,而文娱产业更是被内地全面赶超。在政策和经济的带动之下,内地的体育产业正沐浴在春风之中。可以说,内地并没有什么赛事办不了。
对于场地自行车项目,北京为了奥运做测试,从2007年起连续4年举办场地世界杯的比赛,但是从资料图片看,上座保守估计只有三成左右。此后的里约奥运周期,再没有场地自行车大赛在内地举行。但是香港在举办了场地世界杯之后,今年升级举办了世锦赛。连续两年都都吸引了不少香港市民来观赛,香港是怎样能做到的呢?
在寻找这个问题答案之前,我们首先要介绍一个人,她叫李慧诗,香港人更喜欢叫她的英文名字——Sara。可以说没有她,去年香港不会举办场地世界杯,今年更不会举办场地世锦赛。她在香港的地位,犹如内地市场的李娜。而即使,国家队的钟天使/宫金杰拿下了中国历史上首枚自行车项目的奥运金牌,影响力还不如李慧诗。为什么呢?皆因两个字——稀缺。
虽然香港作为全球经济最强劲的城市之一,但是竞技体育的发展却不能相提并论。现代奥运会,香港只收获了三面奥运奖牌,包括了李丽珊在1996年帆板比赛中拿到了香港奥运第一金,在2004年雅典奥运高礼泽/李静在乒乓球男子双打项目拿到一面银牌,接着便是李慧诗在2012年伦敦奥运拿到了凯林赛的铜牌。
作为现役运动员中,唯一一位获得过奥运奖牌的选手,李慧诗在香港体坛的地位是超然的。每当李慧诗出场的时候,现场总是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得到了市民的支持,政府也当然会对自行车项目作出倾斜。
▲如果说没有李慧诗,就没有香港场地世锦赛;那么没有黄金宝,就没有李慧诗。作为香港自行车发展的鼻祖,黄金宝当年创下的“奇迹”,为香港自行车发展带来了很多资源。
▲李慧诗的支持者
▲候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连续两年都来到香港单车馆对香港队员进行慰问,可以看到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对于赛事的重视。
李慧诗也不负众望,在女子争先赛为香港队拿到一面铜牌。值得一提的是,李慧诗这面铜牌是本届世锦赛上,亚洲国家获得的唯二的奖牌。马来西亚的阿旺在男子凯林赛中摘下了个人第一件彩虹衫,并且也是亚洲国家在本届世锦赛拿到的唯一一面金牌。
偶像元素固然是吸引观众买票进场的核心动力。不可否认去年香港世界杯要比起今年世锦赛更加成功,一切皆因卡文迪什的参加。作为当今国际自行车坛最有号召力的自行车选手,“盘爷”让去年香港场地世界杯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因此,去年香港场地世界杯全世界的自行车粉丝都在关注,而今年的场地世锦赛的传播效果就显得有些局限。
去年因为要采访其他赛事并没有能来到香港采访拍摄场地世界杯,所以我只能从赛事的关注度进行对比,不能从现场氛围进行比较。不过,单以这场赛事的感受来看,现场的气氛还是非常好。除了有良好的上座率以外,观众的情绪非常高涨,他们并没有吝啬自己的掌声,并不是只有李慧诗的上场才能赢到他们的喝采,他们把欢呼声献给了所有的香港选手,以及精彩的赛事。这种整体的氛围很难在内地赛事中能看得到。
从这个角度来看,香港观众的确让自己买的门票物超所值。
▲奥运冠军沃格尔击败了香港人的偶像李慧诗,但是她没有得到了主场的嘘声。沃格尔用行动唤起了本土观众的喜爱和欢呼。
▲场上是猛女,场下是超级小女生。沃格尔赢下了女子争先赛、凯林赛后,感谢现场观众的支持。
偶像因素固然重要, 但是体育赛事的魅力在于你稍微看懂一些规则之后,你就会被感染,让你沉醉之中。
场地项目是自行车项目的大项,在这场世界锦标赛中产生了20件彩虹战衣。或许不像公路赛事或者山地赛中,世界冠军可以让大家如此记忆深刻。但是每一个热爱自行车的人都知道这一件彩虹战衣的份量,并是所有自行车运动员职业生涯追求的目标。而在现场主持持续不断的宣传之后,香港观众也体会到彩虹衫的份量。
现在,我们就通过图片来回顾一下今年香港场地世锦赛上精彩的瞬间以及彩虹衫的诞生过程。
▲场地世锦赛上的国家符号
▲金牌
▲彩虹手表
▲迷你狮
▲怪叔叔
▲汗流浃背
▲性感
▲翻版“卡文迪什”
他是莱安·欧文斯,来自曼彻斯特,今年21岁,是一名年轻的短距离选手,今年获得了男子争先赛第四名。
▲准备
▲臀下的准备
▲冷静
▲模拟
▲色彩
▲新视角
▲无聊
▲等候
▲速度
▲弧线
▲飞檐走壁
▲摔车
▲故障
▲独自上场
▲一种关注
▲昔日的恩师
带领中国国家队取得自行车奥运金牌零的突破的法国教头本努瓦,在新奥运周期将带领日本队出战。
▲消失的中国红
新的国家队还没组建,新的国家队教练还没上任,这届世锦赛,中国队获得的奖牌为零。
▲胜利
马来西亚阿旺在凯林赛中拿到个人首个冠军,这也是亚洲地区获得的唯一一块金牌。
▲突破
▲祝福
▲拥抱
▲筋肉人
男子争先赛冠军迪米特里耶夫
▲国旗
男子个人追逐冠军乔丹·科比
▲失落
俄罗斯名将沃恩诺娃在个人计时赛卫冕失败。
▲摄影师
香港市场虽小,但本土媒体占据了半壁江山,内地媒体只有两家。
▲媒体与我
▲彩虹战衣
法国选手托马斯拿下男子全能赛冠军。
▲队友
▲宣泄
波兰选手泰克林斯基拿下了男子捕捉赛的胜利。
▲漫长的等待
马来西亚选手阿旺亲吻彩虹衫。
▲谢谢你的肩膀
男子麦迪逊冠军被法国拿下。
▲为国而战的荣耀
英国美女巴克拿下女子记分赛胜利。
▲一切荣誉都属于你
后记:
时隔两年,再度到香港采访,确实有一点不适应,但并不是香港变了。香港没变,而只是内地变化太快。
对于已经习惯了电子支付、只拿着手机出门的我来说,突然发现香港还是一个连购买赛事纪念品都要现金支付的地方。从这一点上看,内地的发展已经开始赶超香港。
不过,采访了本届赛事之后,发现两地赛事质量还是有差距。当中的差距,是指在观众与选手之间互动。观众不只是赛事的消费者,更是一场赛事的核心组成部分。观众的加油声、掌声和呐喊声,可以刺激运动员的情绪,让运动员的肾上腺激素上升,从而让选手有更好的表现,运动员更好的表现也可以带动观众的情绪。在这一点上,香港市民更愿意把自己投入到比赛中,去享受一场比赛,无论他/她是否真的是自行车粉丝和体育的粉丝。
现在,香港的社会矛盾很多,香港需要找回香港精神再把他们凝聚在一起,走出发展的瓶颈。而香港精神最好的表现途径便是在体育场上。
刻苦耐劳、勤奋拼搏、开拓进取、灵活应变、自强不息是香港精神的诠释,这也是体育精神的体现。越来越多的赛事,香港队员越来越好的表现能再次点燃起香港精神。而在本届赛事中,美骑记者Nel也专访了中国香港队的功勋教练沈金康,他表示香港将力争在东京奥运周期每一年都举办场地世界杯的比赛。这一举措,一方面是为了推动香港场地自行车运动的发展,另一方面给香港运动员更多接触世界大赛的机会,争取在东京奥运会上夺得一枚奥运的奖牌。体育精神告诉我们不应以奖牌论英雄,但香港现在需要这样的体育成绩振兴香港精神。
预告:稍后我们也将送上中国香港队主教练沈金康的专访,他将会对中国自行车赛事的发展进行大胆前瞻,请勿错过。
图片:Nel&Knightof1
责任编辑:Nel
港人的素质水平要比我们高,礼貌待人,在场内就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水平
+1
25人家说平均,你说特例,香港人是中国最好素质的人群没有疑问,我们挑他们一万个毛病,就代表我们可能有两万个。一点也不光彩
在碗里骑车,呵呵
+1
22看过柴静写的一本书,上面采访黄金宝。黄金宝说:自己都是和教练两人去云南训练。所以香港发展场地车完全是因为,训练大组赛的条件不充分
乔。。。乔。。乔。丹。。科比
+1
22中国之所以在这个项目上不够重视,都是因为中国在这个自行车项目上没有好的表现所至,比如奥运会中的马术,单双皮划艇,标抢,山地车,公路车,小轮车等。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室内排球和沙滩排球一样,那个报道得多显而易见,为什么会这样归根结底是因为不会带来利益的东西国内媒体是不会报道的,虽然都是运动员,虽然都是中国人,但是利益永远高于一切,这就是目前中国运动的现状!
眼一花,就没有了
+1
22当年香港也是以公路为主的,因为内地的公路水平高了,香港拿公路比赛奖牌的期望没有以前大,聪明的沈教练适时的改变策略。
场地车比赛其实应该更具有观赏性,毕竟是固定场所。
+1
22广州美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Magic Cycling Corp.200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377号 粤ICP备120458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