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13号,第五届北京全山地联赛第二站于北京香山圆满落幕。
据了解,在首站比赛完后,主办方对赛道进行了全面升级,皆按照“山地耐力世界巡回赛(Enduro World Series,EWS)”的标准进行制定,对路面的复杂程度和赛事的相关制定提出新的标准,同时对参赛者来说也是一种福音,与赛道亲密接触的同时,也多感受一份激烈的竞技精神。
“全山地联赛”自2010年首届开赛以来,以每年一届的频率在北京及周边城市举办,至今已满五届,是全国山地赛界内启动最早且最具影响力的专业赛事之一。
作为全山联赛的创始人“木马”在历经五年的创办过程中,逐渐将“全山地联赛”由最初的爱好者自发组织的娱乐赛,转而带向具备国际标准的专业赛,且参赛人数是逐年上升,“木马”曾表示“EWS风格更贴近山地自行车运动本质,更加追求自由、长距离的骑行风格。而我们的联赛,正是鼓励这种风格,除了追求力量和速度之外,还应该存在一种平衡。”由此可见“木马”对全山联赛的制定方向一直向国际标准看齐,同时也为成功举办下一届“全山地联赛”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次赛事采用单日多段赛制,即将持续一天的赛事共分为三个赛段,第一赛段“子明路”特点是坡度陡,落差大;第二赛段“水库”特点是下降速度块,且路线较长;第三赛段“墙根儿”特点是碎石多,路面较滑,且路面多变。其中第三赛段由于路面施工等原因,考虑到车手的安全性,主办方再三犹豫后最终取消了第三路段,虽然减少了一段路程,但为主办方对安全性的着想还是要深深的点个赞!
9月13号比赛当日,天气非常的晴朗,原定11点正式发车,可早早的便有选手赶到现场提前准备,不一会的功夫参赛人员几乎全部到齐了,现场除了参加赛事的选手外,还有其亲友团前来呐喊助威,欢声一片,现场的气氛十分的高涨,本次比赛共吸引了80位选手前来参加,其中还不乏国内DH界的著名车手李显一,李雨,李昂、原八一队专业车手兰峰,以及全三联赛创始人木玛等高手。而且本次比赛第一次运用了分段式赛制,第一次使用电子计时系统,技术革新对活动效率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基本在所有人完成比赛后不久,成绩就统计出来了,非常的方便快速。参赛选手共分为三组,少年组,青年组,成年组,其中少年组参赛人数最多,真是英雄出少年啊!当然,作为前线的记录者,早已在山中道路“埋伏”就等待那精彩激烈的一刻了!
最后的成绩,基本还是情理之中。前三分别是A组:兰峰,李昂,陈辉,B组:张扬,尤添麟,杨书磊。这些都是全山联赛的老面孔,其中A组领奖台最有力竞争者韩春子科等选手的缺席,相当遗憾。C组:获奖选手的年龄均在20岁以下,前三分别为: 尹鹏、闫文博、宋子豪。这些都是未来全山联赛的主角,他们的山地车之路无疑会更加灿烂。其中,获得第三名的宋子豪更是只有15岁,而A组,领奖台上年龄最大的选手已经44了!从最小的15岁到最大的44岁,这样的年龄跨度足以证明全山地联赛优越的传承性!
Tips:以下部分照片由“郝文辉”和“嘉楠”友情提供。
顺流直下的S形山道对选手的心里要求也是颇高
灌木丛中闪现的车手,从远处即能听见其冲山的声音
跨越落崖的瞬间,虽然伴随着危险性,但车手的激情依然高涨
作为专业车手,其专业的装备是必不可少的
铠甲武士
本场比赛年龄最小的车手——只有10岁哦!小伙子不错,有前途!PS:看样子也是个小土豪,竟然用左撇子!
准备入弯
这车蛮亮骚的;PS:这背包有点大了吧
下山对车手来说不光要掌握号刹车力度,同时对复杂多变的路面也是不可分神的
能够发现大多数选手都是背着小包~这是为了在赛道上如果遇到突发问题可及时处理
坡是需要勇气的尤其是S形路线,如果对赛道不熟悉的话那就更要注意赛道的变化了
极速下坡
林中的身影随处可见
飞一个
作为实力悍将,从其身姿即可看出
哎呀,车跑了,我得追去
摔车在所难免!调整好心态,再次出发
技术不够牛,还是老老实实推车下来吧
不小心摔车,赶紧扶起车继续
由于赛道复杂多变!车手对自身的安全性一定要注意
A组—成年组 前三名分别为:兰峰,李昂,陈辉
成年组,获得第二名的选手和其宝贝儿子的合影,其儿子是本次比赛年龄最小的参赛者
B组—青年组 前三名分别是:张扬,尤添麟,杨书磊
赞助商们相聚合影
C组—少年组 前三名分别为: 尹鹏、闫文博、宋子豪 (其中“宋子豪”更是只有15岁)成为本次比赛最大的亮点
抽奖环节正式开始,奖品数量非常的丰富!包括,车圈、车胎、T恤、清洗剂等众多奖品!台下的朋友都擦亮了眼睛,好似期待!
获奖的幸运儿~台上跟抽奖大哥一起合影,而且T恤衫上的图案是组办方自己设计的!
B组的第一名张扬(右图),又获奖品!运气爆棚啊;
随后主持人开始抛洒奖品,奖品已在天上,请看大家表情!
赛后参赛选手和全组工作人共同合影
责任编辑:Ada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