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被人疯狂吐槽的在顶级环赛中引起过三场车祸的Shimano中立器材车吗?它那么巧每次都能撞正著名车手,连萨甘也遭过此横祸(2015环西第8赛段,萨甘在最后10公里被Shimano的中立摩托车撞飞,导致他不得不因伤退赛)。
据规定,考虑到潜在危险性,在UCI赛事的赛道上驾驶机动车的司机都必须考取UCI认证的驾照(机动车包括引导车、后勤车、裁判车、媒体摩托等等)。一场多日赛,考验着主办方方方面面的组织协调能力,他们对队车的管理也有一套办法。美骑小编在2016环台赛的第三站坐上了RTS-森地客的队车,跟随车队教练和技师,以后方的视角带你看比赛。
这一站为桃园市站,全程118公里,途经风景优美的石门水库,开始了真正的山地赛段。路线共设置1个冲刺点,2个二级爬坡点和1个一级爬坡点。然而跟昨天类似,今天再次上演突围小将拿下单站的戏码,来自荷兰帕克职业车队的Schulting Peter率先骑过3个爬坡积分点和最终点,不仅成为了赛段冠军,同时夺得了圆点衫。有意思的是,他在上一届环台赛的同样赛段摔伤过锁骨,今天也算圆了遗憾。而个人总成绩黄衫落入纽西兰亚凡堤车队的Ben O’CONNOR手中,冲刺王为美国联合赫斯队Carlos ALZATE,亚洲最佳车手的白衫则回归尼伯队的日本选手小石佑马。
纽西兰亚凡堤车队的这位选手一大早看起来有些得意。
队车统一由主办协会提供借用,其中后勤车是在赛报中上镜率最高的。
教练坐在驾驶位研究路线。
随队技师帮选手调试夹器。
随队按摩师抓紧时间做开场前的按摩,各角色各司其职。
其他人看起来井然有序,不知这位车手为何淡定地等到现在才刷牙。
在上个赛段大出风头的哈萨克维诺队。
黄衫所有者准备领骑荣誉骑行。
选手们都出发后,我跳上RTS-森地客洲际队的队车。这支车队有一定历史了,于2002年成为亚洲第一支洲际车队(那时还没有洲际队这个说法,当时是称为“TT3”),15年来从未间断运营,现在它的赞助商有RTS、鑫元鸿、朝阳轮胎等。
大集团路经有着浓郁台湾风情的桃园市街道。
后勤车的行驶顺序是按上一站的车队成绩排行。
本站开篇的路段不仅是略微下坡的地形,还伴有顺风的情形,因此大集团速度上到了60至65km/h。
在队车上,你可以收到现场实况解说的广播。本届环台赛解说是由邱基金教练来主持,他亦曾在环青海湖赛上做现场解说。RTS-森地客队的林教练(上)则将最新信息口头整理好发给车队的形象营销负责人,让对方在Facebook、微博等社交平台进行文字直播,抢先给车迷输送新闻。
在集团中的车手若有补给需求或机械问题,需退至“总执行长车”旁示意,车上的裁判或工作人员便会通过广播告知后面相对应的后勤车,该车才可在左侧超上队伍和自己的车手对接。但当进入爬坡路段之时,这种默契就会变为队车之间的“凶狠”抢位。
一名车队“送水工”退下来“干活”。
拉开拉链,在紧绷的骑行服内塞入尽可能多的灌满的水壶,选手张富肇要加速赶上自己的队友。
不久便赶上大集团的尾部。
比赛至约70公里处,RTS-森地客队的主将侯赛因和法兰西斯科居然同时出现爆胎(今天集团中出现爆胎的情况非常多)。队车第一时间猛冲上前赶至集团尾部(想象一下加速时的推背感),机械师以最麻利的手脚帮他们换好车轮,助他们尽快安全回到大集团。
起步时技师给侯赛因推一把。
早在比赛到达65公里处,便有3名选手发动进攻突出主集团,在进入今天的重头戏——山区地段前,两者的差距已拉开至3分15秒。
选手们在山区路段被拉开得较为分散,基本都在队车之间穿插猛冲,尤其到了下坡段时其实非常危险,让我有些能理解Shimano中立摩托在大环赛上的事故。在过往一届的环台赛上,曾有一辆媒体摩托错误地停在过弯外线等待时机拍照,结果因行为过于危险,指挥摩托司机停靠位置的记者遭到了大会罚款,并被夺去了媒体背心,再不被允许坐上媒体摩托。自行车赛在一定程度上是脆弱的,若发生严重车祸,将深刻影响这项赛事在当地的命运。本届比赛的一位裁判曾跟我讲:“One car accident, no more tour in Taiwan. (只要有一场机动车事故,以后在台湾就不会有环赛了)”
林教练吼着为185号选手俞辰宪打气,要求他在爬坡路段死咬在黄衫车手的后面。最终俞辰宪排名61,为最佳台湾车手。而另一本地强手,台湾队的巫帛宏在进入第二个爬坡点时还在主集团中,不料于终点前十几公里爆胎,加上山区信号不佳、道路狭窄,后勤车一时跟不上去,延误了换胎时间。另一受爆胎影响较大的是昨日的黄衫获得者,在爬坡过程中爆胎,导致过终点线时已落后今日的黄衫得主3分多钟。
队车激烈抢位,除了担心车手在发生机械故障时无法及时跟上应对,也是因为车手在爬坡过程中对补给的需求十分强烈。
图为今天的最佳台湾车手俞辰宪。
来自荷兰帕克职业车队的Schulting Peter率先通过3个爬坡积分点和最终点,不仅成为了赛段冠军,同时夺得了圆点衫。
赛段冠军的战车CKT是台湾队前教练蒋光燦创立的自行车品牌。看到国外车手在台湾用台湾车取得冠军,也是挺有趣的事,成为了本地媒体的新闻追逐点。
主办方在终点处安排了民俗表演,表演者多为当地的中学生(下半身还穿着校裤)。
台湾单车美少女也来到了终点处为选手喝彩。
她车上可爱的自制“号码牌”吸引了我的注意。
赛后赶紧来一发蛋白粉。
个人总成绩黄衫落入纽西兰亚凡堤车队的Ben O’CONNOR手中,他也是第一赛段的白衫获得者。
开香槟时,日本选手表现出了一贯的羞涩内敛(你们嗨就好)。
赛后黄衫得主接受采访时讲起上一年赛季的三度摔车:“摔车本来就是比赛的一部分。“
给你们感受一下领骑衫获得者们的双腿。想要在爬坡上拿到更好成绩的你们,这就是身材目标。
技师在抵达酒店后马上忙碌起来,为下一个赛段做准备。
无施加水印的图片源自2016环台赛官方摄影
其他赛况:
责任编辑:Alex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