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网络安全法》规定,账号需要绑定手机号才可以使
用评论、发帖、打赏。
请及时绑定,以保证产品功能顺畅使用。
ACT大环线骑行(1)长途奔袭 仿佛曾经的中国
美骑编者按:尼泊尔被誉为“徒步者的的天堂”,徒步路线极多且设施完善,其中最负盛名的便是环安娜普纳地区环线(Annapurna circuit trekking,简称ACT)和珠峰地区线路(Everest Base Camp,简称EBC),安娜普尔纳地区位于尼泊尔北部,喜马拉雅山中段。在世界十大徒步路线中,ACT综合排名第一,沿途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最为丰富,配套设施也最为完善。那么,骑行ACT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呢?从本周三开始,美骑网将更新“沙漠里一棵葱”的ACT大环线骑行故事,欢迎点赞、评论和分享。
我被一种不确定的欲望所激励,这种欲望是从熟悉的生活转到另一个陌生、奇幻的世界。——亚历山大•冯•洪堡
尼泊尔的安娜普尔纳大环线(Annapurna Circuit Trek,简称“ACT”):从传统起点、海拨760米的贝斯萨哈出发,翻过海拨5416米的坨龙垭口……高差变化带来植被的变幻,造就不重复的景致。
沿途村落处处可见庙宇、经幡、佛塔、转经筒……领略喜马拉雅风光,骑行也是一种选择。
(一)未知的旅程
从确定十一去尼泊尔骑行那一刻起,亢奋与忐忑就一直相伴而行。
9月17日,网上刊登“尼泊尔登革热疫情蔓延全国,造成7人死亡有中国游客染疾”的消息;
9月20日,本该结束的雨季不见消停,纠结“要不要带凉鞋“的我问(尼泊尔)亚洲探险公司的冯源,对方给我发来了一段当地大雨的视频。
9月24日,坐早班机由北京抵西安转机,落地接到加德满都达尔文酒店老板红梅发来的信息,说加都这边托人代办“进山两证“,不带背夫、保险还是办不下来。如果直接到安娜普尔纳ACT的起点—贝斯萨哈办,两证收费有可能是加都的两倍。
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乘坐的西藏航空TV6019航班,抵达加德满都特里布万国际机场,比原定的晚了两小时。
出机场后一路狂堵,到达尔文酒店已是晚上七点。
顾不上吃饭,跟着红梅又去了泰米尔区的自行车店试车、租车。询价、侃价,成交后骑车回酒店……换钱、买电话卡、询问去长途站路线、洗洗睡已是凌晨一点。
天气不一定,各种延误不一定,什么时候能拿到“进山证“不一定……2019尼泊尔安娜普尔纳ACT骑行,就在什么都不确定下开启了未知旅程。
(二)两眼一抹黑 差点误了长途大巴
凌晨五点,天未亮,起床收拾东西。下楼才发现:大门紧锁,服务员不住一楼。
在几楼呢?昨天忙进山前的准备忘了问。
“服务员?”
“有人吗?”
冲着楼上嚷嚷了几声,服务员出现。
开锁出门,大街仍是幽暗泛着蓝色的光。
沿着维什努马蒂河右岸骑行,不知是修路,还是连续下雨的缘故,道路泥泞不堪,深浅不一的水坑差点让我阴沟里翻船(如果真是那样,我可是连换衣服的时间都没有)。
攻略上说去往贝斯萨哈的班车早上七点发车,可搭乘大巴的地点在哪?之前,我只估摸了个大概。
加德满都长途汽车总站位于泰米尔区以北4公里的环城公路边,这个汽车站非常大而且混乱。
因为错漏了一个点,“小拐接右拐“,谷歌一直带着我在这个车站附近兜了好几圈。
“去哪里?”
“贝斯萨哈。”
马路上一辆接一辆拉客的大巴停下来问我,知道不是他们要拉的客人便扬长而去。
就在我一筹莫展时,走过来一位敦厚憨实的中年人(上图,后者)。“去贝斯萨哈?跟我来。”
七拐八拐,终于见到了那个传说中红色告示牌底部写有”Beshisahar,Bhulbhule”的售票窗口。
我以为中年人会跟我一起排队,没想到一直留给我背影的这位“阿尼哥”领我到这后就拜拜!(好人啊,接下来的行程还会遇到不少像这样素昧平生、却总是主动施以援手的好心人。)
上车,发现车上人不多,时间还够,便想到站内小吃店吃早餐,被司机恩准。
行前就知道尼泊尔最著名的食品就是藏式煎饺“馍馍”(Momo),好些煎炸的也没吃过,就要了份“红茶+馍馍”。
边吃边拍,这顿早餐吃得有些长,就听见服务员说了声:你的车开走了!
啊?!“人在呢,人在呢!”(情景再现哈),拚了老命追上大巴,就听见司机、助手在哈哈大笑。
事后知道,这车不是马上要开,而是他们先驶出“乱成一锅粥“的车站用的一招。
我靠,吓出一身冷汗,关键是我那一天三十五美金的捷安特还在车上。
(三)乘坐长途大巴 感受当地人生活既像印度也像曾经的中国
“去往贝斯萨哈方向的,上车啦,后面有大座!“(情景再现)
从加德满都到贝斯萨哈有八个小时的车程,从总站出发,车上的两位助手就没坐过,一路站着吆喝到终点。
提着记分牌的老师、穿着纱丽的妇人、抱着小孩的少妇、购买板材工艺品的小伙陆续上车,过道上、驾驶舱机器盖子上都坐满了人,30余席的大巴估计装了40来人。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中国最常见的编织袋随处可见。
出城不久,便遇上了十几公里的大堵车,站在山上都能看到山下的长龙。摩托车依旧见缝就钻,汽车大多有序在排着队。
司机等得无聊打开了播放机,英国流行歌星阿黛尔的“Set Fire to the Rain(烈雨焚情)”和着车厢内的咖哩味、藏香味,窗外飘进来的柴油味……多重味道搅拌,让人有些迷幻。
终于走起来了,很快进入一个小镇。各种水果、山货都往车顶上装,我双手做揖、冲着车顶上的师傅说了一句:“小心!“
——我是惦记租借的自行车别给人刮了。师傅回我一句:OK!
不知摇晃了多久,车开进了一个宽敞、可停大车的餐饮店,全体下车—本大巴指定餐馆到了,司机、助手进屋里吃饭,乘客想吃的交钱、端盘“自助“。
人饿了啥也不挑,“咖哩再多一点“、“米饭再来一点。”
坐在店里看尼泊尔人吃饭,不用筷子用右手抓。最令人惊讶的是桌上摆放的矿泉水,“前赴后继”不在意剩多少打开瓶盖就喝。仔细观察发现,他们都是离着瓶口一段距离,仰头入喉。
接着一段路开始有些颠簸,每过一个坎,底盘都会传来磕碰的声响。车厢内,不知谁嚷嚷了一声:“苹果?!“于是大家开始弯腰、捡拾谁家滚落一地的苹果。
好在这段烂路不长,窗外越来越多呈现亚热带田园风光景色。
“贝斯哈萨到了!”
而我的骑行挑战才刚刚开始。
待续……
推荐阅读:
美骑网长期征集优质骑行游记及自行车相关稿件投稿,欢迎各位作者大大扫码添加“美骑小七”微信,进行详细沟通。
责任编辑:虾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