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网络安全法》规定,账号需要绑定手机号才可以使
用评论、发帖、打赏。
请及时绑定,以保证产品功能顺畅使用。
车轮上的童年:浙南赣中带娃Bikid旅行
这篇游记记录了父子俩在浙南赣中的单车旅行,充满了挑战与温馨。每一次爬坡、每一段路程,甚至是突如其来的生病,都是父子间珍贵的回忆。希望这段旅程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难忘的一页。
时间与路线:2024年10月下旬,金华最高峰北山~千岛湖~婺源篁岭~景德镇,相比3月的海南难度加大(海南游记回顾:《奶爸带娃环海南岛骑行,还是重装?》)。
装备:Bikid运动级带娃车*1+儿童座椅+犀牛前叉包*3+犀牛装车包*1,供同好参考。
▲Bikid全副武装的模样
视频剪辑,骑行路上的美丽风景:带娃骑行,路上的美丽风景,千岛湖的兰,篁岭的秋与雾等等
D1:金华北山的挑战 34公里 1248米爬升
清晨,我们带上自行车乘坐高铁抵达金华,在月台装好自行车,我们就直奔金华最高峰北山。
父子两在山脚下来了一顿饺子,便开始颇具挑战的北山爬坡,总计34公里的山路,1248米的爬升,挑战不小,相比此前带娃骑的胶州半岛、云南东南线、海南东线,这次的爬坡难度大了许多。
▲南京南站出发
▲与金华站合影
▲儿子很喜欢吃饺子,点了三种口味,包括金华特色豆腐馅
Bikid不愧是高性能抽管钢架带娃车,即使重装爬坡(连娃带行李约48斤),在坡道上每一脚都能感受到车子的有力回应。同时得益于超大的齿比范围,加上北山几乎没有20%以上的坡段,我有把握可以顺利登顶。
当然整个过程并不轻松,汗水湿透全身,来到山顶后,军禁区和气象雷达站两条直线也被我们逐一征服,超级满足。
一路上开车的、骑摩托的、徒步的,很多人给我们点赞加油,谢谢他们的鼓励。
▲观景台偶遇当地车友
▲半山腰的观景平台,可惜能见度一般
▲景区工作人员告诉我他也喜欢骑车,拥有大行P18
▲金华车友经常拍摄的北山地标,往上还可以再骑两公里,会有军区和气象站
▲气象站
▲军区不能拍照哦,这是边上的林区办公室
▲码表实时海拔1180米,很羡慕金华车友拥有千米高山
随后一段约3km的放坡,我们来到盘前村,这是一个几乎没有旅游属性的村子,番茄种植是他们的特色,漫山遍野的大棚,黄色、红色,大小不一的番茄品种,预感我们将吃到不错的番茄。
▲漫山遍野得大棚哦
▲仔细看,有绿绿的番茄
▲村口的小摊和游人,多种颜色、大小的番茄
▲盘前村:完全坐落在北山深处,下山只有一条马路,路况很好
夜宿盘前村,儿子已经能帮我做很多事,这会正在洗番茄。番茄也在民宿买的,价格并不便宜,但口味新鲜度很棒。
晚餐是土豆烧肉、丝瓜毛豆和黄色小番茄,我们很喜欢,除了肥肉被儿子拿去喂狗,其他光盘。
mam
▲貌似是盘前村当时唯一经营的民宿,卫生挺好,小朋友在洗番茄,比市场上的甜
▲饭菜很口味,光盘哦
▲等待肥肉的毛毛
▲干饭父子
▲村子就要黑下来了
饭后儿子还给村里的狗狗取了汪汪队里面的名字:毛毛,可能是因为它是黑白色的狗狗。我们还去村口看了会星星,真是夜深人静,唯有狗声。
孩子越来越懂事了,火车站帮我拿包,吃饭洗漱穿衣都自己来。遇到我工作时,他也比以前更有耐心的等待,玩起来更加洒脱,更愿意说出自己的想法和需要。
D2:金华~千岛湖 97公里 715米爬升
昨晚父子俩都睡得很香,清晨我们在鸡鸣中醒来。山顶没有预期中冷,衣服可能带多了。阳光洒满大地,我们在乡村老式厨房里享用早餐,双锅土灶,一边煮粥,一边蒸红薯鸡蛋,还有现做的肉菜饼,这些食材都是民宿自家产,这一切景象都勾起了我的童年回忆。昨晚整个村子可能就我们俩外来人,村子位于后山死路上,下山需要原路返回,30公里就到金华市区,住在金华的车友好幸福,有这座千米海拔的高山可以爬,不像南京,市区唯一的紫金山还不给自行车上T_T。
▲远处的气象站
▲民宿老板家厨房,早餐10元一个人,都是自家地里的食物
▲大锅粥,儿时的味道~
▲板栗薯,是不是也勾起了你的回忆
▲超香的梅菜肉饼,比外面卖的真心好吃
▲体验了烧火的感觉
▲看起来像野板栗,我尝了2颗
昨天的爬坡有多累,今天的放坡就有多爽,很快我们就离开了大山。然而,通往千岛湖的大部分路段都在G330国道上,车多灰也多,沿途很多水泥厂,体验不算好。
▲太阳出来,热
▲洗干净的小番茄,口味很好吃,儿子今天的零食
▲依旧雾霾
▲沿途古镇
▲偶遇过马路的小学生
▲特色小烧饼,我和儿子觉得一般
▲来到千岛湖畔
▲抵达酒店,单车带入房间
傍晚我们来到千岛湖畔,新安江边的生活热闹非凡,带孩子逛GAI,看看当地大爷大妈的夜生活,也许还能收获一些特色小吃。
▲湖畔的猫
▲新安江夜景
▲当地人的夜生活,很是热闹
▲豆腐小点心,背景中庞大的广场舞队伍
▲这...是夜宵,吃撑了
D3:建德~汾口 107.8公里 爬升889米
让孩子睡到自然醒是很不错,但也意味着出发会晚。刚离开建德城区儿子就被农夫山泉厂和千岛湖水电站吸引,我们偶遇了从上海过来环千岛湖的车友,玩耍了好一会,再次上路已经11点,然而今天里程100+,下午还可能飘雨,略感压力。
▲正在装农夫山泉的大货车
▲偶遇上海车友,后来我们一直有联系,还为我的广西骑行出谋划策
▲新安江水电站
▲和上海车友童古晓风合影
沿途的山丘和云雾让人仿佛置身广西,在爬了不知道第多少个小山丘后,我觉得千岛湖也可叫千山湖,因为带着孩子和行李,加在一起50斤,每一个小山丘都比自己骑公路车困难许多,一路景色宜人,我们骑一会下来玩一会,很开心。
▲后面的景色更美
▲儿子很喜欢过隧道,他会认真观察隧道里面的所有装置
▲休息一会,爷俩来点补给
▲连接千岛的桥们
▲来张纪念合影
今天的最后25公里开始飘雨,乌云遮住了太阳,加上下雨,骤然变凉了,担心万一雨变大,那可会冻感冒,于是给儿子加了衣后我开启了40分钟TT,运气不错顺利抵达汾口镇,今天也是强度满满的一天。
▲下午云层开始变厚
▲乌云囤积,可能会有雨了
▲开始加速,开启TT
▲在田里劳作的人们
▲嗯,这张有广西天然穿洞既视感,下一篇写环广西骑行
▲沿途美景
▲沿途美景
▲沿途美景
傍晚抵达汾口,我们几乎没有淋雨,一路其实我蛮担心,甚至想在半路住下,无奈千岛湖南侧别说商业配套了,连村镇都很少,午饭我两都是吃的自带补给。感谢最后20多公里下坡和平路,让我们几十分钟就能抵达汾口(其实带娃骑行能保持25km/h就算很快了,一方面是考虑安全因素,另外齿比也决定骑不快,不然大坡档位就不够用了)。
D4:汾口~婺源篁岭 93.6公里,1393米爬升
清晨吃完汾口特色早饭,我们就上路了。其中大饺子和辣味粽子我都挺喜欢。
▲早餐合集
刚刚出汾口镇,就遇到了美丽的田园风光,有一种在日本骑车的感觉,大概下面的山像富士山了。
一路我们轻轻松松边聊边骑。
▲山虽不高,直入云端
▲现场看感觉超棒
▲再来一个公路视角,即使开车路过也是美美哒
▲看到了江西名山之一:三清山,此刻我们可能已经从浙江进入江西
▲途中休息,儿子也活动一下
▲一路无人
▲最后的补给,下面就要翻越篁岭前的大山了
▲苦瓜和番茄,是不是都蛮特别的
▲小朋友吃完洗手
从汾口来到婺源,那得翻山越岭,我们走的老路也年久失修,好几段都杳无人烟,陡坡也频频出现,说实话带娃爬坡还是蛮不容易的,有些老路瞬时坡度超过20%,还好Bikid齿比够大,因为在全力爬坡,忘记拍路况照片了,不过我们成人自己骑这条路线无需担心,尤其是老司机那还是easy的,毕竟载娃爬坡得多消耗至少2-3个档。
▲特色小吃
▲怎么看,都觉得像年糕或者包子吧,但做好是下图的脆锅巴
▲做出来是这样的,像干脆锅巴
▲这个小吃看来还是挺受欢迎的
▲穿越几个村子,此时已是江西
▲唯一的老路照片
但这一路景色挺漂亮,尤其是爬到最后一个垭口,一边望着不远处的篁岭村落,一边吃着当地的甜美新鲜柿子和某种梅子,儿子都笑得合不拢嘴。一路我们只碰见了大概2-3辆自驾游的车子,其他几乎没人,自驾的大哥大姐们惊讶于我们竟然骑上来了,赞不绝口,其实他们不是自行车爱好者,不知道经常骑大家都会变强的。
▲抵达垭口,我们都很开心,因为这段坡确实漫游挑战,小朋友也想吃点什么了
▲下面就是篁岭
▲来张爱车Bikid
▲当地的柿子和一种梅子,类似梅子和普通的口味,表面还很透亮,我们各买了一盒,别看它小,很甜哦
▲从垭口放坡到篁岭景区
▲丁达尔不明显呐,还得亲自去看
▲抵达晓鳙村之前的3KM爬坡
我们订的民宿在篁岭山上的晓鳙村里面,想要抵达晓鳙村,还得再爬3公里爬升200米,还好我体力储备够用。
进入晓鳙村的路让我感觉穿越来到了异世界,注意不是穿越到了小时候的农村,而是异世界。因为村子建在山上,窄窄的道路全是斜的,不是上就是下,村里有大量新旧不一、风格不一的民宿,还有很多在建的,再加上周围有很多穿着靓丽的游客,也有古朴的当地人们,这一切加上灰白的老宅,形成强烈对比,给我以强烈的异样感。
订这里的民宿,老板都会开三轮车来村口接客人,因为外地人根本找不到路,里面像一个大迷宫,我骑着自行车在狭窄的路上跟着老板,时不时穿过施工的脚手架。
▲仿佛到处都在施工,建民宿,过不完的脚手架
▲窄窄的巷子,不是上坡,就是下坡
▲江西建筑:白墙黑瓦
▲老人在独木桥边休息
让我们非常意外的是,篁岭有一个特色菜是“红烧红鲤鱼”,没错就是观赏的红鲤鱼。虽然我想它的味道未必多好,毕竟智慧的先民早就对美味的食材做了一遍又一遍甄选,而它是落选的,但儿子想吃,于是来一条。
红鲤鱼烧好后就变成灰红色了,因为肉很厚,所以内部的不算入味,整体口味中等,确实不算美味的鱼。
▲看饭店老板杀红鲤鱼
▲4个菜,儿子面前的是特色豆腐菜,忘记名字了
▲光盘哦~
▲对,饭也吃光了,看来今天消耗蛮大
D5:游玩婺源篁岭
当晚就开始下雨,清晨依旧飘着毛毛细雨,天气预报要连着下两三天,虽然雨雾缭绕,别有一番特色,但也把我们困在了这里,和儿子一番商量后,决定在这多住一晚,毕竟从篁岭到婺源县城只有40km,而且下坡为主,顺便带他多感受下乡村。
篁岭景区给我个人的感受,像是“高配网红打卡点”,优秀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村落硬件配置拉满,各种点心、饮品售卖也都有自己的特色,并非古镇商业街标配,但可能因为我个人更喜欢自然与淳朴,所以并没有对它很感冒,对于我儿子来说,可玩性也一般,唯独其中的怪屋、水车、拓印很是吸引他。
雨雾中的篁岭村落很别致,仙气腾腾的,我和儿子从9点逛到下午2点才回屋午睡,他吃到了喜欢的冰糖葫芦、上饶清明果、上饶鸡腿,还有芝麻薏仁等,这个景点的消费也比晓鳙村高,据当地人说我们11月去已算淡季,放假期间更是人山人海,物价飞涨。
▲从晓鳙村进入篁岭,门票会稍微便宜一点,需要民宿老板事前线上登记
▲著名打卡点:中国地图镂空的墙面
▲仙气腾腾
▲游人络绎不绝,这是10月下旬的工作日哦
▲晒秋一角,当然它们已成布景,不再是真的农家食材
▲1元拓印福字,这张福字我们还一路带回了家
▲进入怪屋,秒会爬墙术
▲整个上午仙气腾腾
▲上饶清明果,也就是艾草团子,可惜都是辣口,儿子吃不惯
▲篁岭除了古建筑群,还有徒步山道可以爬
▲村民家墙上满满的奖状
▲餐馆老板在为我们做饭
▲又是儿时的记忆,我都好多年没见过纸惯炮了
▲这么多辣椒。。。不是我们点的,是老板在做泡椒咸菜,就是下粥用的咸菜哦!
▲今日晚饭:粉蒸排骨+青菜,排骨炖得不够烂
D6:篁岭~婺源县
今天本身只有40km,原本应该是很轻松的一天,但晚上一直下雨,直到9点多才稍微停下来。于是我们决定抓紧离开。村里的路真像迷宫,硬是没有找对出口,还是问人才走出去的。
▲雨停后湿漉漉的地面
离开晓鳙村没多久,又开始下雨,并且于是很大,我们在一家木工坊避雨,他们家是做手工木制品的,和老板聊了会,生意还可以,单价也不便宜。大约等了半个小时雨停下来,接下来我们再次怀着忐忑的心上路了。
整个上午3个小时仅仅骑了20km,一路停车躲雨大概有五六次,后来儿子都有点委屈得想哭了,现在想起来依然后悔,应该在木工坊就叫货拉拉的,让儿子跟着受苦了,不过我也这样安慰他:即使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也肯定会遇到困难,我们带足了衣服,还有雨衣,别担心。
▲木工坊的作业车间
▲雨点不小哦
▲再次上路
▲儿子在加衣服,已经瘪瘪嘴不开心了
▲我只穿了夏季长袖骑行服+防泼水风衣,也有些冷
▲再次等雨停,这是在一个榨油坊
山里面下雨确实蛮冷,我给儿子把所有衣服都加上,外面套上雨衣,但他依旧觉得冷,怕他受凉生病,于是午饭后叫了骑行好伙伴货拉拉,半个小时直达婺源县的酒店。
▲吃上了热乎乎的米粉、瓦罐汤,还有婺源特色小吃糯米子糕,儿子很开心
▲货拉拉上线
下午和孩子在酒店午睡休息,傍晚出来逛街,品尝婺源的特色小吃,这种很像粽子的食物我们蛮喜欢的。
▲晚上再次品尝这个糯米子糕,我们都喜欢
▲我们特地找了一家评价不错的,到了一看满屋子的糯米子糕,超级多,还有真空邮寄的
D7:婺源~景德镇 85.7公里 爬升598米
不知道是昨天的雨骑冻到了,还是食物卫生问题,半夜我被儿子吐的声音惊醒,并且伴随着发热,当时真是很担心,脑海中在考虑各种可能,加重的话是否去医院急诊,就这样半睡半醒陪着他,晚上后来又吐了一次,但肚子空的,只吐了一些苦水,那时我在想带娃旅行已有不少次,这是第一次在外面生病,是我这个做爸爸的麻痹大意了,小雨中骑车虽然看似儿子有雨衣,但没有雨裤,以及他毕竟只是坐着不动,还是冷,糯米子糕可能晚上也不应该买,也许那是早上做的,放到晚上就不太新鲜了,而且现场好像还有苍蝇。直到第二天上午10点半确认他情况基本稳定了,我们决定继续上路,一路上儿子没有再吐,但一直发低烧,我更多停车摸摸他的体温,带他喝电解质水吃点简单的补给。
下午4点多到景德镇,儿子精神状态已基本恢复,但仍然在发低烧,以及不太有胃口,我们住在陶阳里景区内的酒店,晚上散步偶遇今年最大月亮,他看得很开心,月色很美天涯共此时。
▲景德镇小吃:油条麻糍、牛酱骨,后悔自己贪吃,如果少吃点也许半夜不会拉肚子
▲儿子睡前喜欢把衣服叠起来放在床边
不幸的是半夜我也拉肚子,并开始轻微发热,所幸夜里摸摸儿子已经不发热了。事后我们分析觉得吃坏肚子的可能更大一些,正好那段时间婺源有食物不卫生的曝光新闻,这给我这个做爸爸的狠狠的上了一课,在外虽然多品尝不同风味很值得,但健康别吃坏更重要,下次带娃出行定要谨慎注意。
D8:收工回家
很高兴早上起来儿子已经活蹦活跳,他说已经没有感觉不舒服了,心中的石头基本放下,我自己也比夜里好了一些,基本不发热了。
今天的早饭我们吃得比较谨慎,倒不是担心卫生,而是生病更好注意清淡和少吃点。
吃完早饭,我们在景区逛了一圈,参观了景德镇御窑博物馆。随后我们将此行的座驾Bikid带娃车交给了当地一位车友,对方是最早参与Bikid众筹的车友之一,只因工作长期出差海外,正好他年底回国,希望Bikid也陪伴他和孩子度过美妙的童年。
至此,这段带娃单车旅行结束,我们乘高铁回家,感谢Bikid带娃车的陪伴,下次再一起出发。
谢谢大家耐心阅读,关于带娃骑行欢迎在评论区交流哈^_^。
责任编辑:Ting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