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网络安全法》规定,账号需要绑定手机号才可以使
用评论、发帖、打赏。
请及时绑定,以保证产品功能顺畅使用。
自行车赛事、活动这么火 砸钱办赛就能捞一笔么?
赛事活动多样化 业余和职业赛事联动
目前国内的赛事分为职业赛和业余赛。职业赛中环青海湖、环海南岛、环太湖、环中国等关注度较高,但是普通车友的参与性较少。业余赛则有中国自行车联赛、中国山地自行车公开赛以及云南格兰芬多以及其他各种规模的赛事和活动。
著名业余车手戴珞曾经尝试过职业赛,表达了部分业余车手参加职业比赛的诉求。上海万胜的沈蔚先生介绍,目前中国职业赛和业余赛泾渭分明,业余赛车手很难参加职业赛,而职业车手须退役两年后才能参加业余赛。总的来说职业赛带动业余赛,业余赛跟随职业赛的潮流。
▲奥运冠军马丁与业余车手在黄山同场竞技
其实职业赛事和业余赛事的联动已经有尝试,今年的环太湖,业余选手现在赛道上比,职业队中午再出发。今年黄山国际山地车节,烈风车队车手米格·马丁应组委会邀请作为嘉宾与胡浩、封宽杰等车手同场竞技(不算成绩)。
业余赛和职业赛能否有更多联系呢?近日,女子世巡赛车队CANYON-SRAM车队举行海选,从草根中选出一位加入车队。国内的业余车手能否有这样的机会?
笔者建议,可以举办高水平的业余比赛,选出能力最强的业余车手,再邀请职业车手,同场参赛,让业余车手了解职业需求,也可以让职业队补充新鲜血液。业余和职业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后,骑行运动的发展会更好。
徐稼逸先生介绍,各大赛事品牌不存在“突围”说法,不会有某个赛事一家独大。骑行是一个多层次的活动,多样化、个性化的赛事会服务更多车友。各大赛事公司共同把蛋糕做大,共享骑友资源,是互惠协作关系。而叶剑华先生也看中国内赛事的发展,明年将与比利时一家赛事公司合作,将UCI granfondo(长距离挑战赛)引进国内。
运动刺激产业 产业反哺赛事
叶剑华先生在主题演讲中还以环海南岛国际大帆船赛为例,介绍到赛事与产业的关系。运动会带动相关制造业的发展,制造业的发展会推动赛事的举办,最终行程运动文化。
▲广州速降联赛,广州速降自行车运动协会牵头举办的赛事
目前国内的自行车制造业以及市场以中低端山地车和公路车为主,常见的赛事活动也是公路赛、XC赛甚至山马赛。而自行车的玩法很多样,公路越野,gravel、林道、速降等还有待开发。
这些自行车运动形式慢慢流行之后,会带动相关车型的生产,骑友们相应的赛事需求就会越来越多。所以,赛事活动公司也可以适当开拓不一样的赛事活动,与制造商合作,传播自行车新玩法,发展新的骑行文化,让车友们的选择多样化。目前国内已经有不少速降赛,但是还没有具有重大影响力速降IP,至于公路越野赛基本没有,这些赛事蓝海等待开拓。
责任编辑:昭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