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网络安全法》规定,账号需要绑定手机号才可以使
用评论、发帖、打赏。
请及时绑定,以保证产品功能顺畅使用。
美骑专访:全球经济不稳 赛事市场还能稳吗?
自行车运动应该如何融入大体育营销
早在两三年前就有不少业界人士认为自行车赛事运动会成为马拉松之后下一个风口。但这几年,伴随着经济不确定性的因素增加以及共享单车的影响,自行车赛事在今年发展变得疲软。巍美作为全球最大的体育营销公司之一,在这时候进入中国的自行车运动市场,是如何看待自行车运动在体育营销的将来的呢?
Greg说他们之前在中国举办铁人三项、跑步、网球、高尔夫等比赛,之所以迟迟没有进入自行车市场,他认为自行车项目还需要时间去培养,需要多年的时间。因此,他们要把自行车运动带到一个国家的时候,会非常慎重去做决定,当中比较重要的是需要一个很好的合作伙伴进行长年的支持。而上海青浦政府则给予了巍美这样的机会。据了解,巍美与上海青浦政府签署了五年的合约,未来几年赛事将会继续在上海青浦举行。
当马拉松在中国遍地开花,如果自行车要发展成为下一个风口,赛事的规模是否需要向马拉松学习呢?Greg对此并不认同。他说每一个运动项目的发展,都是不一样的,并不是每一个运动都以参赛的规模衡量一个赛事的商业价值,有些项目有1万人参赛,有一些只有500人。当中的关键是你项目的目的是什么?合作伙伴的需求是怎样?有些合作伙伴,如政府,他们是想推进旅游的发展;有一些则是希望进行品牌的建设。Greg说你要聆听合作伙伴的需求,去推荐合适的产品。
Greg说他曾经在北京住了三年,当时没有很多人跑马拉松,但现在马拉松赛事在中国遍地开花。他认为自行车运动也会是这样,如果大家能组织安全又有保障的自行车活动,将会越来越多人喜欢上自行车运动,自行车运动也会发展。他再强调,不是所有项目都需要有很多人参加,要根据场地和赞助商的需求而制定。
全球经济发展不稳,体育公司应该如何生存?
开篇提到全球经济发展不稳,对于体育行业是重大的挑战。因为这意味着企业的市场营销费用将削减,对于体育营销市场的影响巨大。
拥有多年体育营销经验的Greg认为,在这一时期,你需要更多聆听赞助商和合作伙伴的需求。他说“强买强卖”的时期已经过去,再也不是你有什么产品要让客户买单。你需要更多的聆听和交流,根据合作伙伴不同的需求去找不同产品去配合,甚至进行定制和策划。如果合作伙伴愿意长期投入,他们活动就能培养起来。
对于哪些体育项目将会受到市场的热捧?Greg说很难说哪些项目将会成为发展的趋势,但总体来说将会朝着三个方向发展:
1、观众希望看到的体育项目会更短一些。这也是为何奥运会现在会把BMX、滑板等项目融入到奥林匹克大家庭中。
2、家庭亲子方面,能让家庭可以聚在一起参与的体育项目。
3、大众个人训练项目,这也是为什么他们要做自行车、跑步、游泳等。
规模扩大是未来吗?
前文提到,巍美、RCS以及上海青浦政府已经就环意RIDE LIKE A PRO长三角公开赛的发展签订长期的合约。至于赛事活动的发展,Greg说他们不会追求规模的扩大,当中包括参赛者的人数以及将来赛事在中国落地的数量。他们要评估本届赛事活动的效果以及赞助商和合作伙伴的意见去看赛事的发展。他们或许会在一些小的城市举行分站赛,然后在青浦举行总决赛,但绝对不是把赛事发展到全年100场,单场参赛人数提升到1万人的做法。
▲环意RIDE LIKE A PRO长三角公开赛首日以嘉年华的形式带动人流,提升数据和商业价值;而第二天70公里的赛事则着重于自行车爱好者体验的感受。
通过这次对Greg的采访,我们可以看到未来自行车赛事运动发展的方向。过往,中国自行车赛事发展由行业和政府不断推动向前。但自行车项目要持续发展需要积极融入到更加市场化和商业化的大体育营销环境当中。当环法、环意的品牌进入到市场中来,像巍美等全球体育营销巨头走入到自行车行业,这必定会让更多行业外的品牌认识自行车运动。而通过这些综合类体育营销巨头的带头,也希望一改当前自行车赛事市场疲弱的竞争局面,通过更多的异业合作能带动起市场的活力,并早日在大体育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责任编辑: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