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自行车产业链信息网

行业动态

巨头的进击!从小米单车谈互联网思维

9月10日,美骑网首次曝光了小米要做自行车的消息,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期间我们陆续得到了不少业内外人士的反馈,也得到了更多有关小米单车的爆料。从目前获知的反馈中看,不只是小米,包括百度、360、搜狐、联想等互联网科技巨头在内的众多厂商都有意参与智能单车的研发,其中有部分企业已经组建了相关研发团队,并且积极与自行车厂商沟通生产合作事宜,联想甚至还试图收购某国内知名电动车厂商,智能单车大战可谓一触即发。

智能单车,智能自行车,小米智能单车,互联网思维

这些互联网科技巨头拥有雄厚的研发实力和资金实力,收购一个成熟的自行车企绝非难事。传统的自行车企业如果对小米嗤之以鼻,但面对纷纷进击的巨头们,还能临危不惧么?与传统行业的固步自封相比,互联网科技行业普遍擅长跨界,即便自己有研发实力,也更倾向于与发展成熟的企业或技术团队合作,为什么互联网科技企业与传统企业的作风截然不同,今天我们就从小米单车出发聊聊互联网思维。

上次有关小米自行车的曝光消息中,提到了小米收购了某业内团队,现在我们则可以提供更加确切的消息:软件方面,小米收购了国内某知名骑行社交类软件团队,自行车方面,选择与南方某知名车企合作。两个合作对象都是行业中原有的知名度很高的团队,为小米单车初代产品的成熟度提供了保障。小米完全有自建团队和生产线的实力,但是为什么没有这么做?互联网科技行业发展速度惊人,一个萝卜一个坑,慢人一步连坑位都没了。与发展成熟的团队合作可以不走弯路,极大的保证新产品的研发速度,互联网思维第一招——快!

智能单车,智能自行车,小米智能单车,互联网思维

小米在产品上的策略与苹果极为相似,手机只推出一款产品(后期增加了红米),每个电子产品的大类只推一款或两款产品(如小米盒子和小米电视),然后以年为单位进行迭代升级,与诺基亚、三星的机海战术相比,在产品方面极为专注。苹果的单旗舰策略在科技行业引发了跟风浪潮,但是真正将这个理念执行下去的品牌却屈指可数,小米算是其中的一个。小米进军自行车产业,肯定会维持同样的思路,以一款或两款产品覆盖大部分骑行人群,从行业人士的爆料中,我们获悉小米打算开发两款自行车,一款是针对普通民众的,主要用于代步骑行的城市车,定价范围在2k-3k元,另一款则是针对高端骑行爱好者的碳纤公路车,整车价格1w左右,市场目标直指2w-3w的公路车产品,虽然最终成品能否顺利上市还有待观察,但我们还是窥见了小米“单旗舰”策略的影子,互联网科技行业覆盖面如此之广,面面俱到只会面面不如人,总结为互联网思维第二招——专注、极致!

智能单车,智能自行车,小米智能单车,互联网思维

很多人说,小米是玩营销的高手,《参与感》中用这样一幅插图来形容小米,“营销”只是冰山浮出水面的一角,水下的“口碑”才是支撑冰山的原力。小米发展过程中极大的依赖口碑效应,将粉丝经济玩到了极致,令众多厂商羡慕眼红。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由不对称变为对称,花钱做广告容易,但在社会化媒体中赢得用户口碑确是难上加难。想要获得用户口碑,就要在方方面面都满足用户的需求,不仅要保证产品性价比,还要做好周边服务。之前小米最令人诟病的就是抢不到,今年小米在手机代工厂累积投入十余亿元帮助代工厂扩大产能。国内某碳纤工厂透露说,小米对国内碳纤自行车轮番考察,要求低价格,高产能(每月5w台以上),高性价比的产品理念让传统厂商觉得不可思议。小米以上这些深层次的投入,以及打破规矩的行为,究其根本还是为了提升用户体验,作为小米崛起的法宝,亦是互联网思维最大招——打造用户口碑!

当然,除了互联网和科技企业所擅长的这些方面,我们也要考虑到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就拿产能来说,目前碳纤自行车产品的车架基本还是由手工打造,短时间内想有大提升显然不现实,再就是自行车行业的售后问题也远非手机升级和维修那么简单。小米的这次跨界,有可能是创新的奇迹,也有可能是失败的笑柄,故事如何发展让我们继续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大海

上一篇:文哥的“毒品店”:探访广州宇骑单车店

下一篇:返回列表

大家都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登录  |   注册

您还可以输入200
举报成功,管理员会尽快核实及处理
安全提示

根据《网络安全法》规定,账号需要绑定手机号才可以使

用评论、发帖、打赏。

请及时绑定,以保证产品功能顺畅使用。

推荐骑客

推荐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