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台北展还是和以往一样的热闹,又由于台湾属于岛屿的地理位置,周边沿海风景线优美,道路环境理想,再加上《破风》电影的宣传,使得车迷更加热爱公路车,而不像欧美那样钟情山地车。但山地车仍是不可或缺的车种,BIKETO小编将汇总今年台北展的山地车亮点总汇。
属于第五代半的双连动虚拟转点+浮动避震系统技术是很多品牌厂商都使用的最新技术,再加上27.5英寸轮径换上3.0或2.8的超宽轮胎,成为新兴27.5+轮径,小编这里戏称为“小胖车”。
SWIFT的这款耐力型软尾XC挺有战斗气息,配置略为高端令人垂涎十几尺,作为一个南非的自行车品牌做得相当的不错,颜值高性能好。
一直在重型山地车市场大热的MAGURA MT7四活塞刹车,在Enduro和DH赛事中出现率很高
无线控制的升降座管也是MAGURA首先推出市场,这是一个先进的东西
经典的MAGURA 33油压夹器,攀爬车爱好者专用装备
FUJI的全避震车型貌似也更换了新型的避震结构,这貌似是特别的AURIC车款,后三角避震转点位置在后下叉中间,非常特别的一款
功学社出品的胖胎车好强壮,有没有要开发有前后避震系统胖胎车的打算呢?
X-Fusion前叉一列,入门车友和高端车友的需求都能满足,他们的产品基本覆盖XC-DH级别的前叉及后避震系统
YT CAPRA前地形山地车,用它来玩Enuro绝对是一种享受,当年的闪电速降大神Aaron Gwin也加入了YT
SCOTT SPARK 720凶悍的耐力型越野车种,有几何行程的调节技术,XC玩法或Trail玩法亦可,属于一款可玩性高的车款
全新美利达120全避震车型,27.5英寸的主流轮径搭配全新的悬浮式后避震结构,有点像TREK的结构,但是又不完全相像,经典的绿色涂装还以为是佳能戴尔。
重新改款的当年经典“至尊96”作为XC竞技的全避震车款,战斗力十足值得期待
山地车单盘仍是山地车玩家的改装方向,简单高效的变速系统才是王道,副厂精美的正负齿盘片有很多玩家支持
使用定位为Trail级别的FELT DECREE全避震山地车可玩性极高,整车搭配150mm行程的ROCKSHOX Pike前叉和拥有140mm避震行程的后避震结构,基本已经达到AM级别的数据了,定位为Trail是不是太轻量了一点?
在世界赛场上享负盛名的DEVINCI(达芬奇)WILSON速降山地车也出现在今年的台北展,车手STEVE SMITH驾驭它征战国际赛场拿过不少好的名次。
HAIBIKE的HARDTAIL硬尾山地车也是使用主流的27.5轮径,现在很多车款都已经和SHIMANO开发新的前拨走线位置,在车架下管处预留SHIMANO最新款前拨的走线通道,如此大倾斜的上管是不是为矮个子车手而设计的呢?
最新款的KINESIS 636车架已经面世,这款应该是它的新款涂装,比以往的更好看了,转点的规格也变大了不少,使用的强度有所上升
KS出品的无线控制LEV升降座管让车迷等了好久,现在终于有个样品出来, 大家都在期待它何时能量产市售
Xpedo的重型车锁踏有变速处理工艺,看起来好炫酷的样子
微转也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山地车电子变速系统,虽说现场模拟使用过的车迷都说反应有点慢,但小编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期待他们升级高性能版本。
大英国品牌HOPE今年主打的是橙色,各种一体CNC切削的高精度铝合金部件总让人留下口水,是山地车玩家的最爱
整车搭配SHIMANO Di2电子变速系统,加上FOX iRD电子控制的前叉和后避震器是不是过于先进了,让很多车迷感受到无电子不骑行的感觉。
责任编辑:DJ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