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网络安全法》规定,账号需要绑定手机号才可以使
用评论、发帖、打赏。
请及时绑定,以保证产品功能顺畅使用。
抢先看!Cannondale尚未发布的新车“SYSTEMSIX”
▲我们可以在UCI官网上查阅许多与国际赛事相关的规范条例或资讯
▲UCI Equipment(器材)页面
近日,一位车友在UCI官网闲逛时发现了UCI Equipment页面受认证的车架与前叉列表中,Cannondale于上年不动声息地把一辆名为“SYSTEM SIX”的公路车送往UCI并获得了相关的认证许可。另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与出处的Cannondale相关人士对笔者表示,这辆采用十一年前与Cannondale老款公路车同名的“SYSTEMSIX”还是一辆具备一定程度整合的空气动力学大组车!【气动与否直至目前尚未得到官方证实,属“小道消息”。】
▲已受UCI认证许可的车架与前叉列表
列表里的项目译名,从左到右分别为:“车架名”、“前叉名”、“类别”、“尺码”、“日期”、“获批车架代号”、“获批前叉代号”。新款仍未发布的“SYSTEMSIX”,是一款使用了同名前叉,在2017年7月27日获批的公路大组车,提供47至62cm共7个尺码,与现有的SuperSix Evo十分接近。同年提交并获得审批的还有18年新款低模、高模、碟刹版的耐力车型SYNAPSE,与圈刹、碟刹新款的“铝架之王”CAAD 12,以及公路越野赛系列铝合金车型CAAD X。
车型回顾
Cannondale SuperSix
Cannondale SuperSix是一辆大家耳熟能详的碳纤维公路车,命名来源于元素周期表,周期表的第六元素正是碳,与兰博基尼的限量超跑Sesto Elemento(意大利语中的“第六元素”)的命名不谋而合。虽然在赛场上的战绩不如Specialized、Pinarello等品牌来得辉煌,但也靠着萨甘这活宝以及当年天然气车队风骚的绿色给广大车迷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说“超六”从古至今外观都没有十分耀眼突出的超大改变,他们也没有这几年十分流行的空气动力学扁管车架,但实际“超六”这么多年来材质、工艺、设计都一直都在不断地革新,每一代的车型都走在行业潮流的前端。
Cannondale SystemSix(2007年款)
在2007年,Cannondale发布了碳纤维化程度更高的新车System Six。与那个年代“前三角铝后三角碳”的主流不同,Cannondale使用一种称为共模塑成型的方法,将CAAD 8级别的铝合金后三角与碳纤维前三角组成一辆新车,这就是当年的System Six。
车架全部在宾夕法尼亚州贝德福德工厂制作,Cannondale的工业设计师Torgny Fjeldskaar表示,车架的刚性和舒适性的平衡非常令人满意,但并没牺牲重量优势,1112克的重量比当时许多高级车架都要轻了。System Six的超强刚性来源于其粗壮的管型,1 1/2-1 1/8英寸的锥形头管十分粗壮;没错,那个年代Cannondale已超前地在公路车上使用锥形头管了,并特别设计了一支粗壮的把立使外观变得和谐。
System Six的尺寸几何设计奠定了Cannondale未来10年的设计方向,那就是“看起来水平,实际稍微压缩,小尺寸压缩得更多”以及提供48cm-63cm共八个尺码。
更多精彩,敬请点击:《一直都很“6” Cannondale Super Six 编年史》
更多精彩,请持续关注Biketo美骑网、美骑APP、美骑公众号以及美骑产品频道。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Kent
上一篇:阿斯塔纳的绿帽 Limar Air Speed气动头盔
下一篇:返回列表
走线什么时候成为区分自行车性能的点了?内走线需要在车架上打进打孔,会削弱区域刚性与强度,解决办法是简单,在该区域加上补强,可这补强势必也提高车架的重量,换过来说就是你觉得用低得不能再低的空气动力学跟刚性重量比对换,值得?
+1
22能在车架上打孔的同时做出更高的刚性重量比的品牌早已不在少数,这不是借口,我相信相机电脑绝对有做内走线的技术。压缩车架的优势早已被业界和厂商认同,现在几乎所有的爬坡架甚至相当一部分气动架都有压缩,而超六依然坚持水平上管,我觉得外走线也是一样的道理。与传统钢架相似的圆管型与水平几何搭配外走线正是超六的经典与特色所在,简直是当今车架同质化潮流中的一股清流,谁还会在乎它的具体刚性数据是不是最高呢?
已经落后太多了 在国内基本凉凉的牌子
+1
28骑佳能戴尔还挺多的。。。我也觉得很神奇。。。哪买的
+1
23快,铲除绊脚石
+1
22就是这么的6,就问你服不服
+1
22你6你有理
+1
22一直都有搞气动的好不好。
+1
22又没说是气动架,只是有这个元素在
+1
22出的是气动我立马把我black inc卖了换
+1
23你闭嘴吧
+1
22佳能戴尔近几年有点冷啊,骑出去回头率都低了不少!
+1
22广州美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Magic Cycling Corp.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377号 粤ICP备120458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