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网络安全法》规定,账号需要绑定手机号才可以使
用评论、发帖、打赏。
请及时绑定,以保证产品功能顺畅使用。
Canyon Ultimate Evo CF Disc公路车外媒评测
Canyon Ultimate Evo CF Disc 10.0 LTD,价值价值 9099英镑/10000欧元/12000美元/14499澳元,现今轻量碟刹公路车型之一,刚在七月初发布并市售后便占据了各处的头条。
这台车M码的重量仅6.04kg,简直是车架制造业的奇迹,让人印象深刻。这很可能是代表了轻量化碟刹公路车型走向普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整车的组成部件都非常靠谱,你不用担心太轻了会散架什么的。最重要的是,骑行感受十分不错,如果还能有其它不是那么黑不隆咚的涂装就好了。
▲ M码测试车仅重6.04kg
主要特点
● 据说特定尺码的重量不到6kg
● 升级过的碟刹车架M码仅645g
● SRAM Red eTap AXS 12速电子变速套件
● 限量版DT Swiss轮组
● Schmolke超轻坐杆和Selle Italia坐垫
整车搭配
首先Canyon Ultimate CF Evo Disc 10.0 LTD整车搭配使用SRAM Red eTap 12速电子变速套件,这是你能在市场上买到最轻的套件之一,这辆车上使用了35+28t的最小齿比组合。如果想要进一步减重,搭配上1x单盘也不是不可能,但我个人更偏爱双盘带来的齿比多样化选择以应对路面变化。
整车还配了一对DT Swiss PRC 1100 DICUT 25Y Edition轮组,这对特别版轮组配带DT Swiss的全新Ratchet EXP花鼓,空转的声音甚是悦耳。我实在无法挑出这对1283g(据说)的轮组的毛病,毕竟搭配这样一对轮组更是锦上添花,很符合这台车轻量化的特点。
▲马牌Grand Prix TT外胎
说到实用性,外胎使用马牌25mm宽的Grand Prix TT。这对超轻外胎带来的路感舒适且轻快,但超薄胎面注定了它不是太耐用。不过至少还是有Vectran保护层,所以实际上路使用问题不大。所以,对比许多为了减重而使用极窄的管胎的超轻整车,这里还是要给选择了更为实用的配置的Canyon致敬。这对轮同时兼容使用真空胎,不过好像没什么用处。轮组内宽只有18mm,这说明使用28mm或更窄的外胎是最适合这对轮组的。
▲Schmolke坐杆搭配Selle Italia C59坐垫很轻,但也让我很头疼
Schmolke TLO超轻坐杆搭配Selle Italia C59坐垫,这样的搭配我只能说……让我很头疼,我从没试过这种搭配。当我68kg的体重压在坐垫上时,我能感觉到中间陷下去了,而坐垫前端还往上顶起来,真的很难受,我不得不按照习惯将角度往前倾一点。坐垫两侧很薄,施加压力你能很容易看得出形变。
话又说回来,这种形变反而提供了出人意料的舒适感。坐垫虽然很明显没有任何缓冲物,但是两侧弯曲的形状恰到好处,把我的臀部“照顾”得很好,坐垫后部的弯起同样提高了舒适度。
尽管如此,如果这台车是我的话,我更愿意换一个更适合日常骑行的坐垫,毕竟牺牲一点重量换来更好的舒适感是完全值得的。
▲我很喜欢这根Canyon一体把组的外形
这辆车上提供Canyon自家的CP20整合一体把组,但不像Canyon其它的一体把组,这款并不会单独市售。这款CP20一体把据说仅重270g,具体尺寸未知,差不多比CP10一体把轻上50g。当然Canyon还有其它更轻的把组,不过重量差距不大。
我十分喜爱Canyon这个一体把的外形,上把位的reach十分友好,把横位置的扁平状提供不错的舒适感,下把位的drop也是空间十足。至于骑行体验来说,刚性和舒适性是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
弯把的“设计语言”和车架其它部分是共通的,如果你觉得这点很重要,那么就美学角度而言,这个弯把很适合整车的“设计语言”。
在Canyon的网站上虽然不提供弯把宽度和把立长度的选项,但是有人向我保证说,如果有兴趣要买这台车,是可以接受客制化的。
▲这根纤细的前叉提供了不错的舒适度
骑行感受
整车的轻量使得这台车极其适合爬坡,骑着这辆车在爬英格兰西南部那几条我喜欢的又长、又陡、又恼人的爬坡路线时比起平常要舒服不少,低框轻量的轮组明显帮助提速,车架在发力时响应也十分迅速。
即便是全新的轻量化版本,Ultimate在下坡时前端转向指向性十分清晰,在重刹车时全车提供的刚性也让人安心。也许碟刹跟轻量化车型不总能扯上关系,但是碟刹的制动性能在较具技巧性的下坡时给予你极大的自信。
Ultimate的舒适性也令人出乎意料,纤细笔直的前叉过滤一切来自粗糙路面的细碎震动。
相同的,坐垫的形变吸收了大部分来自路面的冲击,在经过长时间的骑行后,我的腰受到的摧残比我预想的要少很多。
▲坐管夹的位置也让人头疼
整个车架我唯一觉得有问题的地方就是这个坐管夹,它被放在了立管后面、后上叉的中间的位置,这是为了尽可能地露出坐杆增加形变以提高舒适度。这是我第一次在骑一台Ultimate的时候会被坐管夹的事情困扰,而且这还不是最后一次。
嗯,确实够舒适了,但是这个坐管夹的4mm锁定螺丝放在了泥沙最容易堆积的地方,而且我没有合适的便携工具在路上调整坐管夹。
总结
对于我这些23km/h的“周末勇士”来说,任何现代且价格合理的公路车都是再适合不过的了,如果说要买一辆Ultimate CF Evo Disc 10.0 LTD这样的高端车款,至少可能是脑子进水了。
但是,如果你肯定想要骑价值九千英镑的超轻公路车,是因为这样感觉很爽,而且你会喜欢车上有一些先进黑科技,那么你要花多少钱这种问题就可以置之度外了。
相同的,Canyon并没有在Ultimate上提及任何与优秀气动性能和全车整合的问题,Ultimate的特长就是超轻,就这点来说它做到了。
现在或许只有很少主流厂商的碟刹车型能做到像Ultimate这样的轻量化,并且实际上路能有很好的表现。更不用说用这么轻的车爬坡还能有强劲的碟刹制动力,简直是毋庸置疑的出色。
可能花同样的钱可以组一台更轻的碟刹车,更不用说使用圈剎了,但是对于小众市场来说,能轻易买到一台超级公路车整车不是更诱人吗?
▲黑色可能很讨喜大众,可是也过于单调乏味了
我唯一想要点名批评的一点就是涂装了。这台Ultimate仅提供单调乏味但能取悦大众的黑色涂装,就我而言,就显得有点掉价。如果我要在一台自行车上花个九千英镑,我就想要它是“这条街上最靓的仔”。
我理解一个花哨的涂装可能会增加额外的重量,而且重量明显是这台车不想要的,然而我宁愿牺牲一点重量去换一车骚气的涂装。
但是Canyon也够大胆去做双层弯把这种玩意儿,所以,尽管涂装的喜好看个人,我还是希望Canyon在涂装方面稍微有点大胆创新,全黑超轻车涂装也太old school了。
最后抛开极少数的小毛病不讲,这台Ultimate令人印象十分深刻。庆贺吧!超轻碟刹公路车的新时代开始了!
具体配置
尺码:XXS,XS,S,M,L,XL,XXL
弯把:Canyon CP20 Cockpit CF
外胎:Continental Grand Prix TT 25mm
把立:Canyon CP20 Cockpit CF
手变:SRAM RED eTap AXS HRD
坐杆:Schmolke TLO UD Carbon
坐垫:Selle Italia SLR C59
后拨:SRAM RED eTap AXS
把带:Canyon Ergospeed Gel
中轴:SRAM Pressfit RED DUB
前拨:SRAM RED eTap AXS
车架:Canyon Ultimate Evo Disc Carbon
前叉:Canyon Ultimate Evo Disc Carbon
曲柄:SRAM RED D1
链条:SRAM RED D1 12s
飞轮:SRAM RED XG-1290 10-28t 12s
刹车:SRAM RED eTap AXS HRD/SRAM Centerline X Rounded Edges
轮组:DT Swiss PRC 1100 DICUT
责任编辑:Avalon
坐管架 夹那里可以贴一片技师之友(电工胶布)在那里就可以解决泥沙堆积问题
+1
27纯个人看法(勿喷)
+1
22哈哈哈哈xswl
+1
22看这个车架重量,觉得现在TCR真是被花式吊打
+1
2384000的定价真心不贵啊,圈刹版本车架这久搞活动才1.8左右。比自家SLX还便宜了,2个这个车架才够买一个闪电tarmac车架。贵吗?我就等明年碟刹车架单卖搞一个。
你能把这辆车骑出来,你就是整条街上最靓的仔,还要皮涂装。
+1
2284000元,大家可以散了
+1
222014年从看环法录播开始渐渐喜欢上自行车运动,隔年便入手了人生第一台公路车,闲暇时写写赛报,因此结识不少好友。虽然心知不能成为一名车手,但还是会努力做一条不会在“休闲骑”中被随意拉爆的咸鱼。
广州美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Magic Cycling Corp.200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377号 粤ICP备120458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