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网络安全法》规定,账号需要绑定手机号才可以使
用评论、发帖、打赏。
请及时绑定,以保证产品功能顺畅使用。
车友生态:没奖金的挑战赛到底在玩什么
当之前有人问我,花几十上百块去参加一场只有证书却没其他奖励的挑战赛是否值得时,我并不知道如何回答。而当我真正参与到这项活动中后,我觉得回答这个问题变得很简单——有些东西是难用金钱去衡量的,所以参与挑战赛很值。
——写在最前
质疑:与高奖金PK?挑战赛能否闯出一片天
近年来,国内的自行车运动呈现出高速甚至井喷的发展趋势,除了几大传统的业余赛事,各地的自行车比赛层出不穷。而这其中不少比赛的一大特点,便是高奖金。当然,我们不能否认高奖金带来的巨大效益——吸引全国顶尖的车手参与,比赛一炮而红。
但值得思考的是,在高奖金的背后,很多比赛的内在却非常疲软,高水准的业余赛如何更好的面向基础骑友群体,是一个问题。全国的高手来现场将奖金席卷而走,普通骑友的参与度并不高,后期再想做深入的挖掘,可谓是异常艰难。
在这样的环境下,骑行挑战赛应运而生。这种基本是“零奖励”的模式为国内的自行车运动开辟出了一条新的道路。对于广大骑友而言,传统的高奖金实际上是与自己无缘的,那么参加骑行挑战赛没有奖金便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当然,零奖励实际上并非重点,重点是骑行挑战赛往往需要较高的投入。以之前西安的怕不怕600KM挑战赛为例,骑行挑战时间为40个小时,参赛骑友需在骑行中自行解决吃饭和住宿,花费轻松突破200元,加上报名费和其他费用,一场比赛的实际参与成本基本会在400-500元。而这个数字对于外地骑友而言,将可能是四位数。
不过,从参与度来看,关于挑战赛热度的质疑已被完全打破——15年磨坊200KM挑战赛参与人数已破万人,怕不怕全国近百场比赛平均参与人数都在几百人。
思考:没有奖金我们能收获什么
很多人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当你去参加一场比赛或是挑战时,他们总是把关注点放在“你拿了第几名”,而并非是“你在过程中有什么收获”。而骑行挑战赛的出现,正是为了打破这种传统的理念。
当我们抛弃用金钱和名次去衡量一场比赛的收获时,关注的重点自然就转移到了挑战过程之中。而像怕不怕这种中长途的骑行挑战赛,因为骑行距离和时间都较长,所以参与者会在过程中经历很多计划和意料之外的状况,而这也就成为了赛事的一大乐趣。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之前参与过15年11月在西安举办的怕不怕200KM挑战赛,作为第一次参与这种挑战,准备的不是很充分,所以在骑行了约40公里后爬陡坡时遭遇了抽筋。但是自己还是坚持着推一会骑一会,以差不多5KM/h的均速完成了最后3公里的爬坡。在后面的100多公里中,又多次强忍着抽筋的疼痛,最终以近11个小时的成绩完赛。
如今,这段经历对我个人而言可以说是印象深刻,在多年之后也不会忘记。而我与周围朋友交流时也会经常提起这段经历。可以说,虽然我没有拿到任何的物质奖励,但过程中的收获,已远不是能用金钱去衡量的了。所以对于参赛者而言,过程中的那些坚持、感动还有最终的成功,都是值得铭记的。
现实:热情之中难掩尴尬
虽然说,骑行挑战赛这两年办的风生水起,但是其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思考。而这也是决定这样的模式能否能走得更远更长久的重要基础。
骑行人群相对集中,需特别关注交通安全
一是赛事本身的可控性较差。因为骑行挑战赛往往距离较长,路线经常穿越多个城市,因此路上的状况基本是不可控的。虽然前期探路时会尽可能规避一些复杂和有危险的路段,但在如此长的路线基础上,没有人能保证万无一失。而这就对车友们自身的安全意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长距离骑行挑战赛几乎永远不可能封路,因此如何提高赛事的可控性,是摆在主办方面前的一个难题。
二是骑行过程中带来的交通违规和环境污染。在2015年磨房挑战赛结束后,有细心的媒体记者关注到路线沿途车友们留下的垃圾。如果路线本身人流量较大尚且好进行收拾,如果是进山或走一些小道,那么这些产生的垃圾究竟该如何清理?带来的环境污染究竟该由谁买单?而且,虽然说挑战赛不计名次,但是一些车友们为了更短时间内完赛,势必会有违反交通规则的情况,这样的情况又该如何解决?值得思考。
基于以上两个现状,实际上还引发出一个现实的问题——如何把赛事的整体规格提升更高?以怕不怕为例,2016赛季,全国各地将使用全新的设计以及新的执行标准,同时将提升舞台、桁架等的搭建规格。但在执行过程中,各地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也是需要思考的。
讨论:如何将挑战赛做到极致
虽然说现在全国各地骑行挑战赛做的风生水起,但是必须承认的是,各地的挑战活动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即便是同一类别的挑战赛,因地域差异也会有较大的区别。
因此,如何将挑战赛做得更好,吸引更多的人参与便是大家经常讨论的话题。为此,我们需要重视以下三点:
挑战是不分年龄的
1.大力宣传挑战精神:既然是不记名无奖励的挑战活动,就一定会有很多人质疑其参与的必要性。那么针对这个疑问,我们就需要更大范围和更为深入地去宣传挑战赛的精神——坚持、互助等等。只有当挑战理念深入人心之后,才能有更好的参与度。
与景区的结合尤为重要
2.结合当地旅游特色:骑行挑战赛的核心是路线,路线的核心是自然风光和人文风俗。因此需要将挑战与旅游结合起来,当然这不是说让大家挑战过程中去旅游,而是将路线包装得足够有旅游特色,这样的路线才能吸引大家来参与,挑战结束之后,也会有更多的人在这条路线骑车。
只有服务得更专业和到位,才能让活动发展得更好
3.提高赛事执行标准:虽然挑战赛本身不记名,但既然是挑战赛,也需要按照比赛的标准去执行——从赛事报名、现场布置、成绩统计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力保有序且不出错。这样会提升赛事的整体形象,有助于长期更好的发展。
展望:推动全民体育前进的助力剂
在国家倡导全民体育健身的今天,骑行挑战赛算是如沐春风。
与骑行挑战颇有类似的,是这两年发展最成功的一项运动——马拉松。马拉松之所以能够动辄召集上万人参与,除了其本身非器械运动的优势外,也是因为它的参赛门槛较低(迷你马拉松,半程马拉松等)。而自行车作为器械运动,实际上已经有较高的准入门槛,那么如何在保证挑战赛有意思有逼格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拉低参赛门槛,召集更多的人参与,就需要思考了。
虽然证书上没有名次,但对于参与者而言也是尤为珍贵的
在全民体育的浪潮下,传统的竞技体育思想正慢慢被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参与感与完成感。当有一天,参与体育活动的人们不再计较名次和奖励,而是乐此不疲地讨论参与过程中的种种收获,全民体育的思想便算是深入人心了。
我们也希望借助于这些不记名次的挑战赛,能吸引越来越多的骑友参与骑行。往小了说,每位骑友通过这样的骑行挑战,能够突破自我,在过程中收获成长;往大了说,这能推动当地的体育和旅游产业发展,做到体育与旅游产业的大融合和共繁荣。而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一同把这样的挑战活动,做到最好。
责任编辑:hzh
没有奖金可以。但为什么需要交钱?还不便宜。没有封路,没有后勤,我们为什么参加?自己骑不可以?
PBP 就是打着骑行的名义搞诈骗
+1
23这种长距离不间断骑行跟功率训练相悖,更多是心理精神层面上的打磨,对于提升竞技水平毫无作用。
+1
25这种活动就是大家骑的开心,没什么竞技一说,
+1
22今年的西安200,是我第一次跑长途,也是抽筋问题,还跟一位外省的公路车友多跑了32公里,快跑到蓝田了。体验这么一次真的感觉很爽,最后11个半小时完成了200,整个人脱水上火吃了一个礼拜药才恢复。
果然还是菜腿!调侃一句哈!加油,棒棒哒!
+1
22PBP,怕不怕 我觉得应该叫骗不骗更贴切
+1
24+1
+1
22这种比赛最重要的是要让人感受到我们交了钱不是为了紧紧是骑车的,是为了充足跟完善的后勤保障补给,让我们觉得值我花多少钱都乐意,难道说我平时的骑车方式跟这种挑战赛有区别么?为什么我还要给别人钱去骑车?这种挑战赛喷点无非在于收费与人感受到的服务不等价。并不是说挑战赛没有存在的价值,让更多的人体会到骑车的乐趣,这才是挑战赛的目的,而不是说我交了钱,还依旧苦行僧一般,我凭什么掏钱呢?
PBP这种比赛偶尔参加一次挑战下自己就可以了,感觉频繁参加不利于身体健康。至于高奖金的业余赛事大部分骑行爱好者也是打打酱油,之所以会选择高奖金高规格的业余赛事,我个人觉得首先比赛的管理和组织相对到位,能够感受到相对专业的比赛氛围,可以见见顶尖业余车手、车队、战车也是不错的啊。
+1
24挑战塞本身是不错的,跑完全程和挑战自我才是重点,
+1
22年轻就是要挑战一下
+1
22广州美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Magic Cycling Corp.200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377号 粤ICP备120458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