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网络安全法》规定,账号需要绑定手机号才可以使
用评论、发帖、打赏。
请及时绑定,以保证产品功能顺畅使用。
六骑千里环祁连(17)崎岖盘山欲问高,山地速降不虚行
上次说到,行程进行到第四天,他们从野牛沟乡出发直奔大坂垭口,骑到半山腰的时候他们终于重聚在一起……
还有多远?
走到这里,越来越接近最后的顶峰——大坂垭口。于是,“六骑环祁连”的计划终于只差临门一脚就可以完成了,而剩下的路很可能只有下坡了。
大家一边吃着东西,一边不得不去思索:这垭口到底还有多远?
对这个问题最在意的,除了身体愈发不适的豆芽之外,就是体能已经严重下降的九零了。虽然他眼下并没有掉队,但是大部分的时候,九零依然是苦苦支撑罢了。
这时,从山那边开过来的一个越野车自驾队伍停在了他们前面。车窗摇了下来,一个中年司机问道:“打听一下,您知道这条土路还有多远吗?”
“没多远了,再有十几公里就下山了。”他们回答。
九零赶紧借机问道:“那从这里到垭口,还有多远啊?”
“哎哟,这个……”那个男士摸着脑袋,努力回想来时的路,却似乎不知道怎么回答:“没多远了,最多十公里吧。”
“啊?怎么还有十公里?!”众人听后,暗自明白这个数肯定不对,但是也不值得再追问下去了。
这时后排座的车窗也摇了下来,一位稍显年轻的女士探出头说:“你们太厉害了,要去哪里?”
“我们今天去肃南县。”
九零又连忙插话问道:“那您知道,我们过了前面那个垭口之后到肃南县,还有上坡路吗?”
“没有了,一路下坡!”中年司机对此颇为肯定,九零长舒了一口气。
此后,又过来两三拨自驾的游客。或是因为问路,或是纯粹因为好奇,大多都会停下车来,和他们聊些诸如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
除了收获一些鼓励和钦佩的溢美之词外,九零依然总是借机询问——“到垭口还有多远?”“过了垭口还有没有上坡?”
然而,开车的人对这么短的距离总是不敏感的。这么问路的人与《小马过河》中的小马并无二致,最终得到的回答也从一两公里到八九公里都有。
听到每个司机胸有成竹地说出不一样的答案时,竟然有些惹人捧腹。他们笑的不是司机们的相互矛盾,而是嘲笑九零那苦苦追问,却越来越不能得其要义的内心纠葛。
于是,大家只好叹气道:“别问了,干吧!”这就是他们得出的最终结论。
大坂垭口
出发前,小灰灰拿出一盒医用葡萄糖注射液,惊讶了众人:这东西还能喝?小灰灰信誓旦旦又信心满满:“对啊!这可是利器。只是我也没用过……”
几个人研究了好一阵子,才打开了一个小小玻璃瓶。豆芽和小灰灰将这糖水一饮而尽:“甜的!”
山巍补充体能的办法就相对简单粗暴,他把几颗干枣扔进了喝水的杯子里。皱巴巴的大枣漂浮在冰冷的白开水上,山巍猛灌了两口冰水之后,反倒咂摸了起来:“嗯,有劲儿了!”
豆芽却大笑起来:“巍哥,你喝洗枣(澡)水!”
“洗澡水!”这话又惹得众人一阵狂笑:“哈哈哈哈……”
几个人在此休息了大约一个小时,寒风中的身体逐渐觉得有些凉,便又赶紧骑车出发了。
继续出发,依然盘山而上,周边的一些山峰也逐渐都被踩在脚下,脚下的路好像是在向天际延伸一样。
众山退下时,风力加大了,气温越来越低,空气越来越澄澈,那种接近垭口的感觉越发明显起来。
六个人都憋着一口气,打算一鼓作气完成最后冲刺,一路直奔垭口而去。山巍、小灰灰、小孟、九零、豆芽、彦臣各有先后,在这条曲折的山路上依次排开。
这样只骑了不到三公里,一个普普通通的垭口就突然就出现在眼前。每个人都觉得意外:除了可以看到不多的积雪之外,这个垭口竟然普通到没有路牌,也没有什么观景平台。
垭口的留恋
山巍率先到顶之后,立刻跑步返回,接过豆芽的车子,三下五除二就帮她把这个“累赘”骑到了山顶。
“啊!终于到了……”当他们骑到山顶的时候,不由得发出一句感慨。
这条没有修好的渣土路一路攀升至此,然后在他们脚下的垭口掉头向下,最终沿着山体画出了一道完美的弧线。手机上的骑行数据显示海拔来到了4150米,这也是他们此行的海拔最高点。
垭口位于这段山体的鞍部,两侧凸起的山包上,除了立有一座祁连山国家公园的石碑之外,一切都是普普通通的样子。
这时,他们也终于看到了山的另一边——在一众光秃秃的山体包围下,一条深深的山谷里依然有些绿意葱茏,几座雪山则在更远矗立着。它们不像山这边的雪山那么连绵不绝,却因为鹤立鸡群而显得更加挺拔巍峨。
大坂垭口是六人环祁连山之路上的重要转折点。它意味着他们站在了八百公里祁连山脉的一段山脊上,意味着他们旅程进入了最后的收尾阶段,也意味着他们将要离开青海重回甘肃。
他们在此逗留了一会儿,回望着来时的路,或是艰苦卓绝或是顺风顺水,又回想起一路上的风景,或是风雨交加或是风光无两。但不管多么五味杂陈,多么难以言表,他们都忽然感觉到一丝不舍。
经历过那些难忘的往事,就像把所见所感拓印在脑海里一样。一直到最后的最后,当时的感觉就会慢慢消失,一切的一切,都会变成平淡讲述的故事。
而这个“拓印”的过程,或许并不完美,却在人们意识到结束的时候,总能体会到心里的些许空落。
垭口风大,气温也低,他们只逗留了十几分钟,拍了一会儿照片就出发了。
山地速降
从祁连山的南麓来到北麓,身处没有阳光“关照”的高山之阴,明显可以感觉到光线变得昏暗了一些,气温也骤降了几度。
路边的积雪很厚,也不知道下了多久以至于还没有完全融化,只是这冰雪更将环境衬托得冷冷冰冰的。
向前骑行转过一两个弯之后,他们回望大坂山垭口,发现那山坡上竟然遍布积雪,忽又感受到了凛凛的寒意。
大坂山上那青天白日里的积雪,好像显得比俄博岭的飘雪更有冬日气氛。他们从恍若初夏的张掖出发,骑到这里似乎入冬了一般。
沿着山体开凿的山路,像柔软的藤蔓一样,盘着山体曲折向下。
时而沿着陡崖直线俯冲,头顶上的怪石嶙峋叫人不免担忧;时而沿着山体的凹凸曲线蜿蜒行进,没有护栏的公路真叫人不敢分心;时而绕过山体的拐角,转了一个90度的急弯,路基之下的万丈深渊又叫人胆寒。
但不管什么样的线路,趋势总是向下的,骑行速度也很快提升起来。那些在上坡时都不怎么显眼的坑坑洼洼和小石子们,这会儿却在他们飞速下降的过程中,开始作威作福。
崎岖的山路颠簸着五脏六腑,下坡滑行的畅快感叠加着全身的震动感,竟然营造出一种山地速降的感觉,野性十足。
石子和泥土被飞速滚动的轮胎碾过之后,在车后扬起一阵风尘,被扬得更高的沙土则混合着空气中的湿气,附着在裤腿和后背,甚至全身各处。
不虚此行
就这样,他们一个接着一个地在尘土飞扬的山路上冲下山去,在山崖间消失又闪现,闪现又消失,一时间似有武侠剧中“六剑下天山”的豪情。
每当手臂被震得麻木或者身体变得僵硬时,他们也会停下来,回望来时高耸的垭口,遥望深不见底的山谷。
小孟取下头巾,看着自己身上的泥点子,颇有些兴奋地对彦臣说:“臣哥,我觉得我可能要喜欢上山地车了,太爽了。”
“哈哈哈,山地车就是比较野性,抗造!”
小孟回想着自己骑公路车的体验,又补充道:“公路车哪会有这种体验,这次祁连山真的是来着了!哈哈哈……”
他打开了头盔上的运动相机,打算记录下这次难忘的体验,继续对彦臣说:“臣哥,你在前面走,我在后面录一段儿。”
九零拍了几张照片,这时也很快赶了上来,对彦臣说道:“臣哥,这次真的是不虚此行啊……”
彦臣听了小孟和九零的话,忽然觉得,骑到这里,大家的旅程总算是圆满了。
倒不是行程有多么完美或者风景多盛,最圆满的莫过于心里的满足。最满足的行程,莫过于体验的丰富,这就是旅行吧。
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虾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