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网络安全法》规定,账号需要绑定手机号才可以使
用评论、发帖、打赏。
请及时绑定,以保证产品功能顺畅使用。
专业选手增大碳水摄入赢取优势,普通人效仿是否有效?
碳水化合物,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碳水革命”的风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各大媒体平台,成为了人们热议的焦点。我们总能听到人们热议着耐力运动中的“高碳水化合物趋势”。在这股潮流中,职业自行车运动界无疑是最为引人注目的焦点,职业自行车运动员们对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有着极高的要求。
在追求运动表现的道路上,我们不仅要关注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更要关注绝对运动强度与相对运动强度之间微妙关系。
高碳水摄入热潮的演变之路
在我们进一步深入这个话题之前,让我们先回溯一下历史的脚步,看看我们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如今的高碳水热潮的。以下,便是引领我们走向这一时代风口浪尖的关键事件简要时间线:
21世纪初
21世纪初,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实验室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多数出自伯明翰大学(University of Birmingham)的研究团队之手。这些研究聚焦于不同类型碳水化合物的单独或组合摄入,深入探索了它们在消化、吸收、输送至肌肉并转化为能量过程中的奥妙。
在此之前,运动营养学界普遍认为,每小时60克是肠道吸收并利用碳水化合物的极限速率,因此,无论是专业运动员还是日常健身者,都鲜少尝试超越这一界限。然而,伯明翰大学的研究者们却以开拓者的姿态,挑战了这一传统认知。
2008年
2008年,一项被誉为“经典”的研究论文横空出世,它详细比较了每小时摄入90克仅来自葡萄糖的碳水化合物与葡萄糖(每小时60克)和果糖(每小时30克)的组合效果。这种通过肠道不同机制吸收的两种碳水化合物的组合,被赋予了“多重可转运碳水化合物”的崭新名称。
这项题为《摄入多重可转运碳水化合物可提高耐力表现》的研究显示,在参与者以最大摄氧量55%的功率骑行两小时后,再进行计时赛时,摄入多重可转运碳水化合物的表现比单一葡萄糖提高了8%。这一发现无疑为运动员和健身爱好者提供了全新的营养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该研究并非简单地比较每小时60克和每小时90克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相反,它关注的是在相同碳水化合物总量下,不同种类碳水化合物的组合如何影响运动表现。同时,这项研究以及之前的相关研究也证实了一点:每小时摄入90克或更多的碳水化合物并不会引发肠道问题,反而有可能在骑行过程中将更多的外源性碳水化合物转化为能量,从而提升运动表现。
2008-2010年
2008至2010年间,凯文·柯雷尔(Kevin Currell)与阿斯克尔·尤肯卓普(Asker Jeukendrup)教授携手进行了一系列开创性的研究。他们当时的合作伙伴包括拉波银行自行车队、多次荣膺铁人三项世界冠军的克里斯西·惠灵顿(Chrissie Wellington),以及埃塞俄比亚长跑传奇人物——海勒·格布雷塞拉西耶(Haile Gebrselassie),这位田径巨星在2007年和2008年两度打破了马拉松世界纪录。正是这些精诚合作,催生了第一批专门推广2:1葡萄糖:果糖比例的运动营养产品。
2010-2012年
2010至2012年间,尽管“碳水革命”的理念已经开始在运动界传播,但对于大多数运动员而言,每小时摄入90克碳水化合物仍然是一项挑战。当时,主流观念认为运动饮料每100毫升应含有不超过6-8克的碳水化合物,以确保最大的液体摄入量并尽量降低肠道问题的风险。因此,运动员们需要大量依赖凝胶和固体食物来补充碳水化合物。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市场上开始涌现出超大容量的凝胶产品,每包含量高达60克的碳水化合物。
2013年
2013年见证了碳水化合物摄入与运动表现关系的重要里程碑。当时,一项可能堪称前所未有的“剂量反应”研究得以发表。这项在运动科学领域都极为罕见的多中心试验中,共有51名参与者完成了总共12项不同试验中的4项。在两小时的骑行过程中(以第二乳酸阈值的95%的强度进行),这些参与者首先在没有摄入任何碳水化合物的情况下进行,随后再以每小时10-120克(以10克为递增单位)的三个不同摄入量摄入碳水化合物。完成骑行后,他们还需在模拟的起伏路线上使用CompuTrainerTM Pro完成20公里的计时赛。
当所有数据被纳入分析模型后,研究者们发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结果:最佳表现并非出现在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最高的组别,而是在每小时78克的摄入量时达到峰值。当摄入量超过每小时80克时,运动员的表现反而开始下滑。这一发现为运动营养学领域提供了新的见解,也提醒着运动员们在追求更高碳水化合物摄入量的同时,也要注意寻找那个最佳的平衡点。
2015-2018年
2015至2018年间,运动饮料市场迎来了一次重大变革。以Maurten和SiS Beta-Fuel为代表的新型运动饮料开始提供更高的碳水化合物浓度,每100毫升含有高达16克的碳水化合物。这一创新打破了以往每100毫升含6-8克碳水化合物的限制,为运动员提供了更丰富的能量来源。
随着这一变革的到来,人们逐渐认识到,饮料混合物在胃中可以与凝胶、能量棒等其他食物混合,形成每100毫升含20克碳水化合物的混合物。这种混合物不仅提供了更高的能量密度,而且便于运动员在比赛中快速补充碳水化合物。此外,从饮料中获取碳水化合物比从其他食物中更方便快捷,特别是在激烈的比赛中,这一点尤为重要。因此,高碳水化合物浓度的运动饮料逐渐成为运动员们的首选。
2017年
2017年,墨尔本莫纳什大学的里卡多·科斯塔(Ricardo Costa)教授和他的研究团队发布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他们首次证明,通过肠道训练——即在非必需的情况下也特意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进行训练——可以显著提高跑步者在运动中每小时耐受和吸收90克碳水化合物的能力。
2018年
2018年,环意大利自行车赛的一段历史被书写。克里斯·弗鲁姆(Chris Froome)在第19赛段中发起了一次果敢的冲刺,成功为他赢得了粉色领骑衫的荣耀。赛后,车队领队戴夫·布雷斯福德(Dave Brailsford)坦率地谈到了营养策略的重要性,弗鲁姆在那天比赛中每小时摄入了大约95克的碳水化合物,这是他在与车队合作期间所尝试的最高摄入量,充分展现了车队在营养补给方面的前瞻性和创新性。
2019年至今
2019年至今,随着运动营养学的不断进步,车队对于高碳水化合物摄入量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有时甚至超过了每小时100克的标准。无论是在训练日还是比赛日,车手们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都有所增加,以满足高强度运动对能量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