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网络安全法》规定,账号需要绑定手机号才可以使
用评论、发帖、打赏。
请及时绑定,以保证产品功能顺畅使用。
深夜骑谈 | 骑游,我们都“游”什么?
当我要展开这个问题的时候,担心有些骑友会说我明知故问,因为在大众眼中,“游”的传统对象不外乎自然景观、文化遗迹以及主题乐园等。身边也有不少朋友感叹:国内都走遍了!其话中的潜台词就是:该看的都看了,该游的都游了。但我并不这么认为,于是也就有了今天的文章题目。
我是一个铁杆骑游党,曾骑游了一些地方;同时,我也是一个狂热的旅行者,并以不同的方式到多地旅行。今天就将这些零散的感悟结合起来,谈谈我眼中的骑游,以及我都“游”了什么。
在《我们为什么喜欢自行车?》这篇文章中,光哥的一句“骑行的快乐就像尿裤子,所有人都能看出来,但其中的暖意只有自己知道”的经典评论,引发了大家的共鸣。
我觉得这句话用在骑游上,更能传神地表达“暖意”背后的丰富内涵。也正是“骑游那么辛苦,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趋之若鹜”的最好注解。
骑游看似门槛很低,却不一定谁都能驾驭。我认为想要有高质量的骑游体验,首先应该具备三个基础条件:体力、毅力、心理。正因为大多数人无法同时满足这些条件,从而使骑游成为一种小众的旅行方式。
但我不得不遗憾地说,有不少骑友付出了很大的辛苦,骑了很多地方,却没能将“游”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这也正是我在文章标题中发问的深层原因。
传统大众旅游就是“点”式旅游,目的性非常强,强调的是实现,但骑游是“线”性的,我认为既要有传统旅游的实现,更要有传统旅游无法比拟的深层次体验。先来谈谈我骑车出门都“游”些什么。
我每次出门旅行前,会搜集大量相关地域的地理、文化(饮食、民俗、工艺美术等)以及历史类的图书进行阅读,使自己在纸面上对将要行走的地方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即使这样,当我真正深入这些地方的时候,依然会觉得自己纸上得来的东西很肤浅。要不然也不会有广为传颂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之说,其强调的正是体验的重要性。
只要出门旅行,我一定会怀有孩子般的好奇心,往往能从当地人司空见惯的生活中,发掘出有意思的内容。如2014年冬天,我们一家人在海南骑行时,街头一个卖烤甘蔗的小摊一下就吸引了我;后来,在广东、广西等地骑行时,虽说曾穿越了大片的甘蔗产区,却再也没有看到有人烤甘蔗。
免得把人熏着了是吧…………
+1
22霞客兄过奖了。我的想法就是,旅行和读书一样,是开阔眼见、增长知识的绝好方式,所以也非常希望各位热爱骑游的骑友能利用好这样的机会。
+1
22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骑游思维,也都有自己的快活方式,我的经验和想法就是一些简单的建议。
+1
22您的照片非常好看,我可以下载吗?
+1
22无论骑游还是做什么其它事,从过程中收获感悟才是精髓和真谛!
+1
22海遥,陕西人。热衷旅行、骑车,爱好写作、摄影。
广州美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Magic Cycling Corp.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377号 粤ICP备120458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