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主观的动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识,所以这个世界才会如此缤纷多彩。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有自己喜欢的事物。在骑行生活中,也会有喜欢的各种装备、器材。不过作为一名技术编辑,我的职责是要用理性与客观的目光去看待每一辆自行车、每一件装备,站在中立的角度为各位美骑网友们去分析、去传达每一件产品的特性、优缺点。这要求我要理性、要客观、不带有个人情绪......不过在这篇文章里,我可以尽情释放我的主观意识,写下的都是个人本年度最喜爱、最想拥有的产品,这必须要带有浓烈的个人感情色彩,和大家分享下本年度我最想拥有的自行车装备。来,服下这颗安利。
我有一个梦之公路车:TREK Madone 9.9
TREK Madone 9.9,官网售价80,000元整
在2015年环法前夕正式发布的Trek全新Madone系列是我本年度梦寐以求的dream bike,没有之一。为什么?因为它的设计理念和我对一辆公路车的期待非常符合:不谈虚无缥缈的空气动力学设计,也不说高度整合的设计理念,我们来谈谈舒适性。在高端公路自行车里,要做到硬并不是很难的事情,不过硬的车就一定好吗?我并不这么认为。刚硬的车确实在传动效率方面有着更好的优势,但过高的刚性带来的清晰的路感却让人感到不适,相反,柔和的路感才能让我骑的更久、跑得更快、看得更远,因此,刚柔并济的车才是我的菜。
这辆TREK Madone 9.9除了拥有本年度最热的设计元素:空气动力学设计、高度整合之外,还把IsoSpeed设计——IsoSpeed能够在不影响车架踩踏刚性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垂直顺应性,也就是说踩起来依旧很爽,坐起来却变得更舒服,这不就是我梦寐以求的吗?
除此之外,高度整合的车把也让我着迷。它所带来的空气动力学优势并不是我所追求的,我最看重的是它所带来的的简洁外观。虽然在初次调试安装的时候需要花费更大的精力,不过对于非车队技师来说,花点时间和爱车呆在一起不是更好么?
TREK Madone 9.9让我向往的还有整合刹车,简单却极具科技感的Vector Wing技术,这让我想起Pagani顶级超跑Huayra引擎盖上所采用的电动扰流板!还有专门整合电子变速系统的车架细节设计等等等等,都让我感受到了TREK在这款车上所倾注的心血,对它所寄予的厚望,以及更适合广大骑行者的设计需求,你们说说,这难道不值得我们为它买单吗?
我有一个梦之铁三车:CANYON SPEEDMAX CF SLX
和环法前夕各大厂商推出顶级公路车一样,KONA世锦赛是众多车厂推出铁三车时候,2015年的KONA前夕,CUBE、GIANT、CANYON等厂商都推出自己的铁三利器,ZIPP还推出了最受铁三选手欢迎的ZIPP 808新款。这么多的新产品中,新科世界冠军Jan Frodeno的CANYON SPEEDMAX CF SLX无疑是我最钟爱的铁三车。
SPEEDMAX CF SLX的主题同样是今年火热的空气动力学设计和高度整合。通过大量的风洞实验和CFD立体力学计算来达到优异的低风阻造型。同时大量整合附件使得外观更加简洁。
补给方面,SPEEDMAX CF SLX前整合式水壶、下管水壶以及坐垫后方水壶能够满足长距离补给的需要,前水壶同样符合空气动力学设计;上管前方的能量补给包可以存放能量胶、盐丸等补给物品,上管与立管交汇处能够收纳内胎,CO2充气瓶、撬胎棒等建议工具,长距离续航得以保证。
另外,Jan Frodeno的CANYON SPEEDMAX CF SLX还装配了最新的SRAM red eTAP无线电子变速TT版本、Quarq功率计、ZIPP 新版808碳纤维轮组,均是我的梦中之物。
我有一个梦之轮组:ZIPP 404 FIRESTRIKE开口胎版
2015年中旬,ZIPP更新了旗下最受欢迎的公路车轮组之一:ZIPP 404 FIRESTRIKE
限量供应,能量无限——Firestrike迅速地成为Zipp“疾速利器”精英中的精英。新的设计、科技和生产技术一旦获得验证,就马上应用在新版本的404 Firestrike轮组上。得益于58mm的框高, Firestrike产品线成为我们空气动力学效能,侧风稳定性,耐久性和刹车表现等各方面的顶尖之作。每种版本的Firestrike都限量供应——目前新的Firestrike管胎版和碳纤维开口胎版都只生产四百零四对(404)。
Zipp Firestrike 除了继承了了Firecrest® 系列轮组的专利轮圈设计,新款刹车边加入了碳化硅表面,在潮湿的环境下能够获得更优异的刹车表现。实际上,ZIPP新版本的轮组刹车效配合原装刹车皮能达到目前碳纤维轮组刹车效果的顶尖水平。新的88/188v10花鼓采用双侧交叉编法,让一直为人诟病的侧向刚性得到了加强,同时精度设置轴承预载荷,让自己精细保养花鼓成为可能,但是内置性能优越的 CeramicSpeed培林又让保养变成不是那么有必要的事情。
404 Firestrike 开口版在外观上采用了ImPress™ 直接印刷技术,也就是轮圈上的LOGO是印上去的,比传统的贴花更符合空气动力学的要求,更加的耐用,而且以ZIPP的logo的面积来看,新技术至少为一对404 Firestrike 开口版轮组节省了20g以上的重量。新的快拆杆形状用起来更加顺手,锁紧更稳定。这一切都让ZIPP 404 FIRESTRIKE开口胎版变得更加优秀,更加吸引。
我有一个梦之变速套件:SRAM red eTAP
本年度最激动人心的时刻莫过于8月26日SRAM 在德国发布旗舰变速套件RED eTAP。近几年随着SHIMANO和CP在公路电子变速的建树,曾经占据半壁江山的SRAM风光不再。不过随着SRAM RED eTAP的面世,相信在2016赛季,会有更多的的顶级车队将采用这套划时代的变速套件。
美骑网作为SRAM邀请的唯一中国大陆媒体,倍感自豪啊!
SRAM此款点击变速并不是我们常见的有线电子变速(因为电子变速高昂的售价,其实并不常见),而是使用无线通信技术。通过手变头与前后拨配对,前后拨自带电池,这让整套系统不再需要电线来传输信号和供电。安装和调试更加简便。而且,前拨没电了,还有后拨啊,后拨没电了,还有前拨啊,总比单数强不是吗?
SRAM在设计RED eTAP的时候,目标是让骑行变速变得更加方便简单,你只需要根据SRAM初始设定的非常简单的操作去使用即可。因此,SRAM RED eTAP目前并没有与电脑连接,改变操作模式等设计。针对公路车的大组以及TT车分类,SRAM提供了两套解决方案,分别是大组弯把公路车使用的SRAM eTAP ROAD以及TT车使用的SRAM eTAP AREO,另外手变头还可外接Blips线控器,用在古典赛上倍感顺手啊!
我是一名SRAM red 22的使用者,对eTAP非常期待
梦想已成真之头盔:Bontrager Ballista 亚洲版
适合大组赛的气动头盔火了三年,作为外观控的我硬是没看上一个,而随着Bontrager Ballista的上市,不得不有点小兴奋:终于有一款各方面都符合我要求的气动头盔了!
本人的头型是正常的亚洲头型。在面对以往的Bontrager头盔,总是“想说爱你不容易”,头部两侧总是夹得难受(亚洲头型比欧洲头型更宽 )。而这一款Ballista, 左右两侧设计得更宽,使得Ballista能够更加契合亚洲头型,实现舒适、稳定的佩戴效果。
冒着上班被控诉做闲事的危险P下这张照片,足以表达我对它的喜爱
这款头盔的外观、重量、舒适性都非常符合我的要求,无论是日常通勤、户外训练还是下场比赛都非常合适。最重要的是它的价格非常良心:不要1999,不要1888,只需要1180!没错你没听错,真的只要1180!买买买啊,给我狠狠的买!
梦想已成真之外胎:S-WORKS TURBO公路外胎
23C的外胎从来都不是我的菜,25C的外胎选择也有限,在陆陆续续尝试过米其林、马牌、世文等一系列中高端公路车外胎之后,我最终选择了一对24C的Specialized S-WORKS TURBO公路外胎。
我进入公路车的世界并不算很长,但一入门我就在使用25C的公路外胎,相比与23C,25C宽度的公路外胎带来更舒适的路感、更优秀的抓地力,更稳定的过弯性能。不过同样是25C,不同品牌之间也会存在很明显的性能特性,在综合各种性能表现匹配自身的骑行习惯,我最终选择了24C S-WORKS TURBO公路外胎。
国外有机构测试表明,S-WORKS TURBO是世界上最快的外胎,它的滚动阻力很小,但抓地力很强,无论干湿路面下都有非常不错的抓地表现。24C的宽度气压100psi下路感柔韧,滚阻却不大,非常适合长距离骑行训练;而把气压提高到120psi,路感清晰不少但依旧舒适,滚阻大大减少,加减速反应很快,高速压弯依旧稳定。
虽然是24C,但S-WORKS TURBO仅为210g,算是很轻量的一款外胎。24C的宽度非常适合目前流行的宽圈碳纤维轮组,带随着车圈越来越宽,未来等我的24C寿命将至的时候,我应该会采用更加款的26C S-WORKS TURBO作为我的新选择。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价格:单条售价人民币290元。好吧,相信不少人都觉得贵,我其实也有点肉痛,但是你知道吗?2014年的时候这条外胎售价高达450元!2014年版和2015年版我都有,说实话性能基本没有区别(450元的S-WORKS TURBO新胎的时候抓地力其实更好一点,但也是一点而已)。说实话综合售价和性能来看,这条S-WORKS TURBO外胎已经是无敌的存在了。
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美骑网立场。
责任编辑:J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