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网络安全法》规定,账号需要绑定手机号才可以使
用评论、发帖、打赏。
请及时绑定,以保证产品功能顺畅使用。
闪电Diverge E5 Base测试 城市通勤使用篇
首先感谢美骑网和闪电中国给与我这次难得的机会来充分测试Diverge E5这辆车。
我也自我介绍一下自己骑过的车辆,折叠车和正常公路车就略过不说了,山地车曾骑过Cannondale Scalpel一年多;Gravel车曾经骑过两辆,Cannondale Slate骑过一年,自组的公模硬架gravel车骑了一年。我从15年中第一次看见Slate发布广告后开始跟踪了解Gravel车型的信息,到16年直接购买第一批到货的Slate,算是国内比较早接触Gravel类车型的一批人了。Gravel车型在国外虽然已经流行多年,但是大多是小众品牌推出的产品,直到15年Slate这个比较激进设计的产品的出现,刺激了各个大品牌厂商陆陆续续推出自己的Gravel车型产品。16年的时候,公路油压碟刹套件和碟刹轮组的选择屈指可数,那时候想要改装出一台符合自己意愿的Gravel车是比较有困难的,需要的费用也很高。我的Slate也因为其很多特殊规格的零部件,造成改装困难,最后只好放弃出售了。到了17年的时候,得益于各大器材生产商大力推动碟刹套件,器材的选择多了很多,也容易购买得到,我自己组装了一辆公模碳架硬架Gravel车。这两年两辆不同类型的Gravel车辆,让我积累了不少使用心得。也让我对Gravel车辆的个人要求更加清晰明确。
Specialized这个国际大品牌自然也没有放过Gravel车型这个市场,在17年时把在Roubaix上大获成功的Future Shock减震系统移植到Diverge车型上来,再配合全新设计的车架,让Diverge这个旧型号焕发出新的青春。Future Shock减震系统外观非常简练,让车辆外形不会很独立特行。我也试试骑过朋友的S-WORKS Roubaix和S-WORKS Diverge,Future Shock系统的减震效果还是很不错的,虽然不至于能完全过滤所有震动,它能让我的手臂身体免疫于各种细微的高频连续震动,让我减少身体疲劳同时保持车辆稳定顺畅前行。所以在Gravel车型设定的沙土碎石非铺装路面上,Future Shcok减震系统能发挥出针对性的作用。我个人是一直对着S-WORKS Diverge这辆车流口水的,然而高昂的售价令我望而却步……不过这次终于有机会来好好踩Diverge这辆车了,虽然是铝合金版本的,还有少了Future Shock减震系统……那还能好好玩耍吗?
回到这次的正题,这辆Diverge E5 Base是一辆什么样的车,有什么配置,美骑之前的测评文章有详细说明(《还要什么山马 Specialized Diverge Base公路车评测》),我就不再列举了。我这里回复一个很多车友提出的问题:用这个车自己加装一个Future Shock减震系统回去行不行?先不说Future Shock系统闪电没有单独发售,即使你拆了别的车Future Shock系统的过来也是装不上去的。因为Future Shock的安装需要插入到前叉上管之内,需要前叉上管内径较大,而Diverge E5 Base的前叉上管是普通的标准1 1/8英寸直径,Future Shock是插不进去的。通过对比有Future Shock和无Future Shock的Diverge E5车架,可以发现两个车架头管处完全不同,也就是说车架也不通用的,彻底杜绝后期加装。
我从兔贱手上接过新车之后的第一件事情是所有人都喜闻乐见的称重,要看看这个Diverge E5 Base实际重量:安装上一对SHIMANO M8000锁踏后整车重量是11KG(52码)!
贡献重量的各大主要部件是前轮重量915克,后轮重量1210克,外胎重量450克,内胎重量150克,坐管重量320克,还有SHMANO RS200方孔中轴牙盘(这个我没有拆出来称重了,太麻烦)。
重量上其实没多大要求,毕竟这个车我不会拿去比赛,用不着斤斤计较。不过原装42cm宽度的弯把对于我来说实在太宽了,这个必须要换掉。立刻去订购一根闪电的SHORT REACH型号弯把,65mm reach、125mmdrop,上把位36cm宽,下把位38cm宽,非常好用的弯把,而且还挺便宜的,强烈推荐!
另外一个我立刻换掉的零件是原车配置的TEKTRO Mira平装式机械碟刹,这个刹车是单边作动的,手感力度很大。我不能接受这样的刹车手感,用我以前Gravel车上的TRP HYD线拉油压刹车换掉了原车的TEKTRO Mira。换用TRP HYD刹车后会使得后刹车只能用140mm直径刹车碟。TRP HYD刹车高度比较高,配合160mm刹车碟片使用需要加装增高垫块,这样会令TRP HYD刹车与车架后上叉相撞而无法正常使用。
再有一个能立刻换掉的就是坐管,我用一根剩余物资里找到的碳坐管换掉原装那根厚重结实的铝合金坐管了,能增加点舒适度吧(其实就是想减重)。原车配置的牙盘曲柄长度170mm,对于我来说稍微有点长,上把位休闲姿势还能接受,下把位姿势就会造成动作变形了。不过想着在城市里日常通勤踩没啥机会用到下把位,就暂时不管它先了。
车子安装好之后我就用来日常城市通勤使用了。我几乎每天都要沿着珠江两岸的自行车道通勤来回20KM路程,珠江北岸的自行车道在柏油马路上,踩起来轻松愉快,而珠江南岸的自行车道是在人行道上的地砖路面,情况就复杂多了。人行道上的地砖有不少高低不平的坑洼,每块地砖之间也有高低落差。如果是23C/25C的公路外胎压在了地砖边缘上,很容易造成侧滑。而Diverge的原装30C外胎应付这种路面就稳妥多了,我只需要关注路面上行人车辆的,不需要时刻低头注意路面具体状况或者刻意避让不良地面,直接压过去就行了。我自身体重53KG,前后轮胎使用气压是70PSI/75PSI,这样设定下的30C外胎不光可以让我轻松应对所有铺装路面和坑洼的地砖路面,甚至连沙面岛内那类似欧洲古典赛的石头路路面也能顺畅通过而不会颠簸到生不如死。Diverge车架本身的设计配合30C外胎,能很好保持前后轮贴地顺畅同行,让这辆车在城市通勤里保证应付所有路面。不过如果需要出外到沙土碎石路面上撒野,还是要换成真正的gravel外胎才行,原装外胎不足以应付那种情况。
Diverge轴距比普通公路车长,踩起来非常稳定,前轮转向也不迟钝,配合可靠的碟刹系统,让我日常在自行车绿道上人群车流之间穿行自如(速度也快不了,20-25KM时速到头了)。若是回到开阔无人的马路自行车道上,加速至30-35KM时速也不会困难,变档加速车子就会很快响应你的动作,一点也不会迟钝,Diverge这个表现比我之前自组的公模Gravel车要好得多。在平路巡航时,车子原装配置的8速套件让我这个用惯了11速套件的人稍微有点不适应,齿比跳动间隔偏大,有时候找不到最舒适的踏频。不过34T对34T这样的一比一最小齿比,可以让我丝毫不喘气地踩上横过珠江的所有桥梁。所以别看配置好像比较低,设定还是很实用很合理的。要提及Diverge车架一个表面处理特点,铝合金车架表面非常平整光滑,如果不看焊缝完全看不出来是金属车架;用手摸上去车架的温度也是一点不冰凉,和碳车架手感差不多,黑色底色配合白色Specialized显眼商标Logo以至于不少第一次见这个车的朋友以为这是碳车架。
讲完了车子的配置操控特点,接下来要讲一个通勤车必备的东西--挡泥板!先不说风雨无阻这么豪爽,就是平常路面积水、洒水车日夜不停的洒水或者偶尔碰上毛毛细雨,没有挡泥板就会让人在踩还是不踩中困难选择,即使是要继续踩也是慢吞吞的溜车避免水飞溅上身。有了挡泥板,就可以继续“高速”通行。Specialized在设计Diverge的时候也预留了挡泥板安装孔配合它自己的PLUG AND PLAY规格的挡泥板安装,同时整车附件中也配有转接部件来让用户使用传统常用的标准挡泥板。咨询过后发现Specialized中国的DRY-TECH挡泥板还没到货,我只好先用普通款常规挡泥板装上车了。
▲要安装挡泥板,就必须要在附件包里找出来这么写转接附件
4个几米螺丝用来把4个小蝌蚪一样的转接件固定在前后叉脚的安装孔上。几米螺丝记得上螺丝胶稳固。
Diverge的前叉叉肩位置的挡泥板安装孔是从底部向上的,这个和普通挡泥板使用夹器安装孔固定的位置不一样。我只能自行改造一下挡泥板,钻一个孔来穿螺丝安装了。
附件中还有个圆环塑料件是用来安装在立管上,充当后叉桥固定孔的。有了它才能让后挡泥板有一个上部固定点。配合这后下叉前部固定点和后叉脚固定点,三点固定牢固。
挡泥板安装好了整车外观也是很和谐的,重量也不过增加400多克,为了能干净通勤,这点重量无所谓啦。
最后来总结一下Diverge E5 Base这个车,它适合什么使用人群?如果你是第一次想买辆公路车入门,或者想要一辆能适合日常通勤、又能适合假日出去骑游,那么这辆Diverge Base是个好选择。Diverge能让初学者以舒适稳定的姿态骑行,不会像竞赛型公路车那样一开始让骑行者感到不适应甚至造成伤痛;碟刹系统和较宽的轮胎为安全性加了不少分,能让骑行者安心轻松通过城市各种路面;假日出外骑游也是能轻松胜任。如果是在意重量和配置的,Diverge有更高级的几个版本可以选择,还有装有FUTURE SHOCK系统的版本。Diverge这个车是现在一车多用的最好的选择之一,这次的城市通勤测试篇就到这里结束,下次我将带这辆车去进行一次远方的骑游,测试一下它出行骑游的能力。
责任编辑:Aval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