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网络安全法》规定,账号需要绑定手机号才可以使
用评论、发帖、打赏。
请及时绑定,以保证产品功能顺畅使用。
为什么高端电助力自行车都在用中置电机?
二、中置电机的变速条件多,扭矩更大
即使增加了力矩传感,传统的轮毂电机也只能通过电流大小来控制车速,单纯增加转速去提升负载和爬坡的扭矩,这样会令电量消耗更大,而且无用功多,总体效率偏低。
技术更先进的中置电机,它是以内变速齿轮的组合机制,在电机壳体内部以多个离合齿轮组成变速棘轮,使得其输出扭矩提升,负载和爬坡的功率更高。而且其力矩传感也更加灵敏,感应曲柄的踩踏力度变化,会直接作用在中轴上,加速也更迅速。
由于没有改变自行车整体的基本变速和传动结构,骑行者还可以配合车辆原有的机械后变速机制,与中置助力协同使用,达到更高的骑行效率。
三、中置电机使整车重心分配合理,更适合运动自行车
旧款设计的E-Bike,无论其轮毂电机放置在前轮、后轮,由于电机质量较高,整车的动力重心都不会均衡,因此还要靠电池的前后重量分布,来分担电机质量的不平衡。
而且电机在助力工作时,动力端在车轮上,启动时会导致很强的拖拽感、段落感,严重影响骑行体验,也不适合控制车辆。
此外大部分重量的分布位于车轮上,也会影响制动系统运作性能,电机自重产生的旋转惯性更会增加刹车系统负荷。
“中置”电机顾名思义,电机在车架中间,因此车辆重心依然处于中部,不会影响车辆快速行驶下的平衡性,更无须安排额外电池重量来配重,所以目前市面上多数新车款,都会把电池放置甚至隐藏于车架下管部位。
另一方面,动力作用仅位于中轴-曲柄-牙盘,正常模拟骑行施力,亦不会改变骑行者操作机械变速系统的习惯,故仍可选择不同的速比,来配合不同路况和骑行环境——因而中置电机更适合使用在运动自行车上。
而且也不会增加制动系统的额外负担,前后车轮的轮下质量没有变化,对常规刹车性能毫无影响。
四、中置电机的连接走线更少,附件更精简,一体化程度高
集成化、一体化、整合式,这都是中置电机的优势点。所有传感器都集成在中置箱中,仅有一条电线伸出,连接到车把上控制器,甚至电池连接都是内走线加触点的隐蔽方式,这种精简化的整合式设计,使中置电机的车子维护更方便,外观更简洁,用户使用更便捷。
五、中置电机的防尘防水性能更强,故障率低
近期面世的新款中置电机解决方案,如志庆NECO在白鸽行动展会上展示的新型号MM18,拥有非常高的整合度。
除了前述的离合齿轮和传动齿轮外,连新型力矩传感器、速度传感器都整合在中置盒里了。一般中置电机的盒子都拥有极高的防御力,普遍能达到IP65以上的防护等级,电机在运转状态下,可完全抵挡外物及灰尘侵入、以及任意角度的低压水柱喷射。
作为对比,传统的电助力系统多为勾爪力矩传感或外置中轴力矩传感,外加单独设置在车架上独线连接的速度传感器,如此之多的外置附加部分,在日常使用中会增加故障的几率。
E-Bike引领着未来自行车的发展潮流,减轻骑手的负担,提高骑车的乐趣。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研发力量的大力投入,厂商们百家争鸣,竞争产出更优秀的新品。
在此高新浪潮的席卷下,希望能面世的不只是中置电机的新技术,展望未来,愿有更伟大的革新。能真正体验到的便利就在你我身边,有机会的话,不妨亲身感受下E-Bike带来的新感觉,新乐趣。
责任编辑:Fun倪
确实是,价格影响了普及,奸特atx 1 e+应该是现在市面上相对最便宜的,用的自己的电机和国产电池,骑了半年电机变速箱开始有轻微传动异响,不如yamaha
贵不是车子的缺点 是人的缺点
+1
23不但止贵,普遍中置电机带车架要比花鼓电机的车重3分之1
+1
22电助力自行车需求的激增主要与疫情有关,其主要市场的消费者因为需要保持社交距离的原因,开始使用电助力自行车进行通勤,而非电助力自行车则被更多地应用于健身/健康运动场景中。
电助力自行车是未来趋势已经是行业的共识,销量和产量在近几年实现了非常大地增长,尤其是在欧美市场,普及程度非常高。而中国市场也在慢慢崛起,欧美市场发展比我们早了3-5年,相信在3-5年之后我们也可以达到欧洲市场目前的规模,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持续增长。
非常期待!!我等菜腿山里玩的福音
+1
22我只想知道我国的电助力自行车的额定功率和速度限制!不想知道欧盟的
+1
22归入到电动自行车管理,新国标规定电机输出功率最高400W,25k/h的最高速度,15km/h的超速报警,48V以内的电池,并需带有前后灯关,对车重及宽度高度都有限制
+1
26,,中置只怕断链条,,,能电动的就不怕。。
+1
24不错、要是有机会自己试一试的话、
+1
23重心分配合理这一条感觉非常重要
+1
22限制太多,妨碍发展
+1
22年度真的好多电助力出来?看的馋
+1
22我用真心换情深,双脚踩单车,键盘去感受,地表最强工具人是也。
广州美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Magic Cycling Corp.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377号 粤ICP备120458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