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网络安全法》规定,账号需要绑定手机号才可以使
用评论、发帖、打赏。
请及时绑定,以保证产品功能顺畅使用。
成为第二颗曼岛飞弹(4)如何像冲刺手一样骑车(上)
书接上回,曼岛飞弹全世界只有一颗,不弱于卡文迪什的体能绝非赢得一场比赛的充分条件。
在系列文的第二大部分(Part.4&5),让我们来聊聊那些与功率无关、体能之外冲刺手需要具备的能力。虽然这些因素并不总是能够直接决定战局,但都是不可忽视的细节。
一、 冲刺姿势
1、空气动力学与发力习惯
我们知道,风阻随着速度增长的比率并不线性。虽然相较于MotorGP和F1方程式,公路自行车的速度并不快,但我们所依赖的“发动机”仅仅是我们的大腿,风阻则是我们最大的敌人。如果能够在高速的冲刺中尽量减小自己的截面积,就能够很有效地省下不少宝贵的功率。
但问题是,气动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09年环法香榭丽舍大街冲刺中在赛道边与冲刺车手并行拍摄的摩托车视角让人们对马克·卡文迪什(岱凯)低肩位冲刺印象深刻。近几年雅各布·马雷茨科(CCC)和凯莱布·尤安(比利时乐透)也选用了重心更加前倾、更加激进的低肩位冲刺姿势,这两位车手的姿势引来极高的话题度,车友们争相模仿,但是车坛中一线冲刺手们并没有多少为了空气动力学边际效益变更自己的冲刺姿势的做法。
▲卡文迪什与带冲手伦肖的冲刺姿势在这张照片中有明显对比
极端重心前倾、肩部下压的低姿虽然能够显著降低迎风面积从而减小风阻,但并不适合所有人。改变冲刺姿势意味着变更自己多年来养成的发力习惯,而这不是一件轻松的事。笔者认为每个人都需要在自己的发力习惯和迎风面积中寻求平衡。笔者自己裸高1.7m,与马雷茨科、尤安一样都属于较矮的冲刺手,我的习惯冲刺姿势重心并不靠前也并不极端下压肩部。我曾尝试调整重心和肩部位置,但这与我多年形成的冲刺发力习惯相悖,难以让我爆发出最大力量。此时我甚至忘记了如何摇车,控车也当然因此受到影响。
▲不是谁都能这么冲
因此笔者认为,冲刺手在考量冲刺姿势时应当首先考虑能否最大限度地保证高功率输出,并以此为前提尽可能榨取空气动力学收益。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冲刺姿势只能是一成不变的。埃利亚·维维亚尼(快步)和费尔南多·加维利亚(阿联酋航空)近年来的冲刺姿势相较于生涯早期就有明显的肩部下压,当然这样的改变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这之间必然有大量的测试和训练相助。
2、弯把宽度对冲刺姿势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肩宽是选用不同宽度弯把的一项参考指标,但是选用不同宽度的弯把对冲刺姿势也有非常大的影响。
冲刺手常选用宽度为42cm和40cm(中到中)弯把。
“大猩猩”安德烈·格莱佩尔(阿凯阿-桑西克车队)选用相对于自身体格偏窄一些的40cm宽度弯把,从而榨取空气动力学边际效益,更窄的弯把也更方便风骚走位;体型稍小一些的荷兰冲刺手赫鲁内维亨则选用42cm宽度弯把,这让他可以更好地摇车和控车。
不过也有冲刺手完全按照肩宽选择,比如“兰卡威虐菜王”安德烈·瓜尔蒂尼(巴迪亚尼-CSF)。笔者曾在2018环兰卡威第一赛段后以辅助工作人员的身份参与对意大利冲刺手的专访,在采访行将结束时我曾向瓜尔蒂尼提出数个问题,其中就包括他对弯把宽度的选择是否参考了边际效益或发力。瓜尔蒂尼明确回答称他完全根据肩宽选择弯把宽度。
3、Bring your feet to your bike(带脚踝)
这句话是卡文迪什在gcn的一档视频节目中提到的冲刺tips之一。意为用脚踝帮助带动摇车——这是一个对于摇车发力极为有用且重要的小动作。
首先要区分的是,摇车与站起来骑是两个概念。笔者见过不少车友的所谓“摇车”实则是站起来骑——也许他们站起来时自行车也在左右摇动,但是这时的左右摇动更多是双臂的刻意行为,所以会出现摇着摇着忘了上臂左右摇摆战车——这样的动作对发力意义不大。
图上▲冲刺手们的脚的方向都与战车同向,很好地解释了Bring your feet to your bike
当然▲这也并非冲刺手的专利
用脚踝帮助摇车能够更好地帮助发力。在很多正面拍摄到的大多数一线冲刺手的摇车姿势往往都带有明显的带脚踝动作——在车被摇向最左侧时,车手的两只脚的方向也指向最左侧;反之亦然。这一动作在辅助完成摇车动作的同时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上半身爆发力不足。
相信许多人都看过朱利安·阿拉菲利普(快步)的单手摇车姿势,如果没有带脚踝动作,光凭单手完全不可能实现摇车。所以他的单手摇车时战车的侧向摇动完全得益于带脚踝动作,搭在弯把上的一只手更多得是操控车头而不是摇车。
二、位置和控车
临近终点,主车群以极高的速度向终点进发。在讨论冲刺手扛筛选能力的系列文第二篇——成为第二颗曼岛飞弹(2)“活”到开冲中我们曾提到冲刺手在最后数公里中位置往往会因各种原因不断变化。除去体能带来的影响,冲刺手的卡位和控车能力也是重要因素。
最后数公里,高速行进的主车群中缺乏副将的冲刺手希望能挤到别家带冲手或冲刺手身后;拥有带冲手的冲刺手则跟在副将身后不断向前并试图抵御对手抢位的袭扰。
卡位也是一门艺术
在2010年前后,身前有一串带冲火车的卡文迪什的位置或是带冲好手马克·伦肖身后的位置可谓 “火热”。能够挤到他们身后意味着能够在进入冲刺前保留更多体力,也就多了些许胜算。在进入冲刺前的对抗筛选阶段,一旦有所松懈,对手很可能就会毫不留情地“雀占鸠巢”。
而要得到好位置,无论你占据主动或被动,你必须清楚得知道如何在高速下冒着摔车受伤的风险顶开对手和如何精准不失风骚得走位。
▲在“人员密集”的主车群里卡位和走位需要技巧和心理素质
在顶开对手时,需要强调的是弯把或前轮绝对不能与对方任何部位发生接触。因为这两者如果发生碰撞,失衡摔车几率极高。
常见的方法是只将身体歪向对手,保持战车平衡的同时向对手一侧移动,用身体把对手顶到一边去——用头槌开道算不得讲究,曾经这么干的伦肖和尤安都在赛后被DSQ——但裁判很少会管用肘子或肩膀开道的车手,但如果因为你这样的动作直接导致摔车事故发生的话,面临处罚的几率倒也低不到哪去。
顶开对手时的身体对抗是一场博弈,谁先怂谁就会丢掉位置。这个游戏的本质就是,谁对自己的控车能力和判断更加自信,谁就能卡到更好的位置;这时候需要的自信则来源于日常训练和过往比赛中对自己控车的认识,并对你的对手的卡位能力有基本认识。你需要做的是凭借强大的上身力量、优异的控车能力时刻控制自身平衡,从而保住自己的位置或是把对手推开——无论是和对手身体撞在一起时还是对手突然放弃时。
虽然卡位往往需要身体对抗,但这样的碰撞裁判可不会无视。图上二位控车水平都上佳,即使这样也没有摔车。
精准而不失风骚得走位也能成为加分项。假设在抢位过程中你位置不佳,而此时身前两位车手间突然出现了一个似乎刚好能通过的缝隙,你的胆量、判断和控车能力是否足以让你以50+的速度加速钻过去?要知道此时即使是0.1秒的迟疑也有可能会断送一次绝佳的“上位”机会。
这里不得不提及被车迷戏称为“斯洛伐克大泥鳅”的彼得·萨甘。这位世界冠军常常为我们表演从比弗鲁姆弯把还窄的空裆里钻过去——而这也是他昵称的来源。
PS:带冲手和冲刺手往往是整个主车群中控车最好的。
三、 冲刺按钮
如果你仍在使用机械变速,那我非常建议你换成电子变速并在顺手的位置上装上一个冲刺按钮。
冲刺按钮简直是电子变速最有意义的部件,在紧握下把位全力摇车时,你不需要再翻转你的手腕伸出食指为了变速而以一个不自然且不利于全力发力的握姿摇车。
冲刺按钮是我更换电子变速的唯一动力
四、过弯
过弯实际上体现的也是车手控车能力,但是其对冲刺的重要性更高故单独列举叙述。
从斯柯达HEROS环上海一类业余赛到环法一类顶级世巡级别大环赛,赛道的最后几公里总是伴随着几个难度不同的弯道。而更快地过弯是拉开或追回差距的好办法。
最快的过弯选线是外-内-外:从外线入弯;向内线切向弯心;再切向外线出弯——除了自行车赛事,你还可以从赛道上的汽车或摩托车赛事中发现这一点。
如果你正好过弯技能点更高,能够比其他人更快地入弯、出弯,你可以选择通过充分利用快速过弯技能抢得更靠前的位置并减少能量损耗。
▲车手们从外线向内线切弯
尽可能快得过弯你需要做的是:
1、入弯前适时适当减速
及时评估判断你的器材和过弯控车能力以及路面允许你以什么样的速度通过弯心。避免在高速入弯前一刻突然发现速度过快而急刹(否则你可能会被身后的车手问候祖宗十八代)。尽可能保证整个过弯过程的流畅与高速。
2、选择合适的外胎、胎压、轮组框高
部分品牌的外胎侧向抓地力强于同级别竞品;更低的胎压可以带来更大的侧向抓地面积;更低的框高在过弯时有着更低的侧向扭矩。
3、在过弯时控制自己和车的重心
向大家介绍一种过弯时的控车方法——CounterSteering,即在过弯时车相对于竖直平面的倾斜角度较大,而身体倾斜角度稍小从而更好地在高速过弯下控制平衡防止侧滑。尼巴利在米兰-圣雷莫波乔山进攻下坡时经常使用这种控车过弯。
Counter-Steering在摩托车赛中有广泛应用
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在过弯过程中,前轮平衡绝对不可打破,否则摔车几率极高。后轮平衡在被打破时还有漂移救回的可能(参考丹尼·范波佩尔在2016环瑞士第四赛段终点前150米弯道的表演)。
范波佩尔的后轮已经“上天”,但他及时控住了平衡,前轮也未失衡,最终并未摔车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在冲刺集团中其他车手的包围下,你并不会有条件以最快的过弯方式切弯,此时你只需要挑对后轮并紧跟着过弯即可。
▲珀斯特尔伯格利用弯道打爆了整个冲刺集团
弯道曾决定过一场大环赛平路单站的战局。2017环意第一赛段,全长206公里平路赛段,预计争冠剧本为大集团冲刺。但是进入终点前数公里后,多弯狭窄的赛道给主车群带来了不小的麻烦。数个弯道后,为冲刺主将萨姆·本内特(博拉-汉斯格雅)领骑大集团的卢卡斯·珀斯特尔伯格与身后的队友出现脱节,奥地利人不断回头查看队友位置。但连续的弯道一直给身后的车手们带来麻烦,最终珀斯特尔伯格果断把握机会发起加速并一度建立优势,领先冲刺手们通过终点。2017环意也因此在第一个赛段就爆出大冷门。
相关阅读:
第一作者:周铖;微博ID:Joe_TheCrazySprinter
第二作者:赵马克;微博ID:MARCXHAO
责任编辑:KzMe
作者:周铖
简介:我是一名业余车手/赛事记者,作为业余车手曾获得2017年HEROS环上海高校组年度冠军、U25年度亚军;作为赛事记者曾参与对知名冲刺手安德烈·瓜尔蒂尼(巴迪亚尼-CSF)的专访,并曾独立对胡安·莫拉诺(阿联酋航空)进行专访。
1:卡文迪什有两条腿,我也有两条腿,所以我的冲刺像卡文迪什。2:萨甘有两只眼睛,我也有两只眼睛,所以我的冲刺像萨甘……
当我好不容易骑到重点时,发现身边已经没有人跟我冲刺了,连组委会都收摊了...
+1
26都有电子换挡了,不如加个电机吧
+1
22卡碟,真的好胖啊
+1
22各种冲刺POSE都有,厉害了!
+1
22享受骑行的乐趣就好了,我们不是竞技选手
+1
22广州美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Magic Cycling Corp.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377号 粤ICP备120458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