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网络安全法》规定,账号需要绑定手机号才可以使
用评论、发帖、打赏。
请及时绑定,以保证产品功能顺畅使用。
如何顺利完成一次优雅的长途骑行:身心准备篇
为何要远行?
老贼李敖曾说过:“花开可要欣赏,然后就去远行,唯有不等花谢,才能记得花红”。远行首先是能暂时告别乏味的生活,告别现在的自己,其次是有发现的乐趣,而且通过一段时间的离开,你能找回自己对原有事物的新鲜感。此外,请不要给远行附加太多所谓意义,最终你还是要回到生活。
我为何远行?
如果说是《洛奇》这部电影把我领入了锻炼的大门,那么《阿甘正传》就是激励我远行的推手。
这部电影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水池中的拥抱,不是不顾一切的奔跑,而是阿甘在珍妮的床前平淡的话语:“在越南,有时候雨停得久了,夜里有星星出来,天空一闪一闪的……我看到太阳下山前的海湾,水面上有千万片闪光……我看到那山中之湖,水好清澈,就像有两片天空……”我忽然就被打动了,好像人生被打开了一扇窗,我也要去看看那不一样的风景,于是我开始了属于我自己的远行。
山西陵川
我这个人是很记仇的,记得第一篇帖子里有位哥们一针见血的点评道:LZ可能旅行经验比较丰富,但对车的认知只是一知半解。说实话这直击了我的痛处,确实!但即使对于前者,我也谈不上经验丰富,毕竟我比不过那些动不动就辞职过间隔年的职业旅行家。不过就算如此,我还是把我仅有的一点骑车旅行经验分享给各位吧。
首先,为什么要选择骑行?而不是徒步搭车、自驾、火车或者其他的旅行方式?答案很简单:
第一、我希望最大限度的使用自己的力量来完成旅行;
第二、我可以选择一些不常有外人走过的县道乡道,能看到常人看不到的风景;
第三、骑车能和自然融为一体,即使不用停车也能360度全景天窗无阻挡无死角的观景;
第四、相比自驾,不招摇,不容易被劫富,很多地方对骑行者更友好;
第五、身体和心灵都得到了锻炼,当然也可以减肥。
如果你认同以上,请加入我们的骑行队伍!
骑车是目的不是手段
骑车旅行的人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以骑车为目的的旅行,一种是以抵达目标为目的的旅行(把骑车当成抵达目的的一种手段)。我属于前者,因为我只要是骑行在路上,就很开心了,所以能不能抵达目的地我并不太重视。你会发现,当你的目标不在目的地的时候,旅行一下子变得轻松愉快起来。想停就停,想改变线路就改变线路,经常有不期然的发现,旅行充满了不确定性。(其他方式的旅行也是如此)
可能有人会不以为然,路上有什么风景可看?不就是上车睡觉下车撒尿吗?哈哈,这就是选择骑行的理由了!自行车旅行者往往会绞尽脑汁做线路规划,为什么会宁愿绕远走鸡肠小路省道县道,而不会去考虑走更短更直接的国道,为什么会搭车到远地再骑车而不是一直骑过去。
说句不夸张的,骑车旅行可以抵达几乎任何地方,人能走的地方就能骑车去,甚至是扛车翻山越岭。牛背山、武功山、五台山、灵山等等以往只能徒步的线路,也都经历过骑行者的轮印碾压。在体能达到一定的程度后,你会发现天地变宽广了,你敢于挑战更多高难度的线路以及更远更长的爬坡,能看到各种极少见于宣传的难以想象的风景。
你想象中的骑车旅行(图片来自国家地理)
实际上的骑车旅行(图片来自国家地理)
我经历过:雨后初晴,看到山谷间升起的霓虹,宛若桥梁;飞瀑从头顶的悬崖冲入路边谷底,形成水的廊道;山间的云雾漫过山脊,被巨型风车割裂成碎片;笔直的路划开原始丛林,野兔与松鼠从轮前几米处逃开;暴雪过后的天空碧蓝深邃,戴雪群山如冷酷仙境;在狂风暴雨的肆虐中无畏前行,从雨幕中撕裂一个缺口重归艳阳下……你们说,在路上已经有这么丰富的体验,目的地还重要吗?
接下来先说说骑行长途你个人需要具备的几项重要要素,以及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可能会比较冗长,但我确保都是我用血汗和学费换来的经验之谈,绝非百度所能获取。
一、淡泊的内心
-如果你是一个情绪化的人,那么最好不要远行,因为旅行中的不确定性会给你的心情带来各种影响,而这些影响会造成什么后果完全取决于你对自己情绪的驾驭能力;
-如果你是个急功近利的人,那么最好不要远行,因为旅行中的各种得失会让你的内心受到煎熬,从而使旅行的快乐大打折扣。
一颗淡定淡泊淡然的心,是一场完美旅行的最好保证,遇事不慌,泰然处之,既来之则安之;事情发生了,冷静应对,应对不了就试着接受它。只有这样,你才能继续下去,你才能享受到旅行的全部。
我经历过:大山里的夜骑(那真的黑到只能看到野兽的瞳光);爆胎了气筒却坏掉(钢圈骑行几十公里),气温突降十几度我却只有短衣短裤(被冻到几乎失去意识);被陌生藏民尾随,被恶狗追到飞起,扛车爬悬崖,还有暴雨、冰雹、大雪、塌方……等等突发情况,最后依靠的就是处变不惊的心态,所幸最后都没影响到旅程的顺利进行。
二、优于常人的体能
骑车的人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向竞技的方向发展,追求越来越快越来越强;一种是向旅行的方向发展,想用骑行的方式到更远的地方去。这里我们只谈后者。但是我们会发现,不管是哪一种发展方向,都是需要一个良好体能作为基础的,有了好的体能,你才能骑得更远、更畅快。当然,前者要转职成后者很轻松,反之则很难。
应该有意识有计划的针对长途骑行进行练习,其中主要是爬坡训练。因为大部分人平道骑行100公里问题不大,但是“见坡死”!即使不少长途经验丰富的人,在遇到大山的时候也只能龟速爬行甚至推行,严重影响旅行计划。当你规划出100公里的线路时,你也许没有细化到要翻过几个山头?这些山头有多高?坡度多少?(需要用到详细路书及等高线地图,参照路线规划篇)所以,请让身体适应爬坡。如果有条件的话,请每周不少于一次,每次不少于10公里连续爬坡的练习。也许你的城市没有爬坡的线路,那么就去找到它,我以前在上海的时候,方圆100公里都没山,只能坐火车去160公里外的无锡爬惠山,于是经常在周末的早上,在闸北老火车站二楼售票处,能看到一个傻X扛着单车买火车票……真的,只要你有决心,没有做不到的事。
十七天骑完川藏,对于一个常年爬坡的人来说并不算难。有人说这是疲于奔命,没玩到,其实这是他以自己的体能来衡量别人。当看到我晒出来的一千多张照片后,这些质疑的人基本失语了,我没少停车拍照啊,因为很多人下车推的时候我是骑着的,我的速度让我节约了大量时间可以停车玩耍。折多山我爬了三个多小时(康定出发),有些人要六个小时,阿志玛到理塘我骑了9个小时,到理塘天还没黑,而很多人要走两天,这就是差距。为什么有这个差距?因为我的爬坡里程可能比有些人骑过的平路都要长,我的车架上洒满了汗水……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我的车和行李都比大多数人的要轻(后面会说到长途装备)……再补充一句,我的水平在业余比赛里属于中等偏下,不算是爬坡高手。
理塘最后一个垭口
(悄悄:从阿志玛到理塘的最后一个山头我也推了一段,真的超累!)
练爬坡没什么技巧可言,就是多爬,缓坡陡坡都要尝试,坐骑摇车踏频都要练。练到大腿成为纺锤形,膝盖上方肌肉明显隆起,爬坡不再气喘如牛,恭喜你,可以下山去也!因为爬坡多了,下坡自然也多了,你对盘山公路的下坡会更有掌控力,有经验了,就能大大减少下坡事故的发生率。
也许你会说我想去的地方都是平原不用爬坡……呵呵,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两省交界必有大山,除非你想以后一直只骑平原,或是以后都不再长途了,否则你不可避免的要用你的车轮和大山对话。而且,骑长途不走山路走大路(大部分国道),有意思吗?国道在很多城市的城乡结合部简直是通往地狱的路:漫天的灰土,飞驰的大货车,狭窄而稀烂的路面几乎没有单车的路权,一不留神就把你挤到沟里去。相信体验过一次你就不会再想第二次。
竞技型车手在长途中是否有优势?
答案是肯定的。前几年吵得火热的丁涛大战尹某某的十天川藏挑战不知道有人关注没有?丁涛我是和他骑过的,他是那种耐力很强大,持续输出时间长,但爬坡速度并不占优的类型,他骑川藏的方式是消耗战,能连续骑行十几个小时,路边睡几个小时起来继续骑,这是他的方式,也是BIKETO上各种长途达人赞美的地方,姑且叫做草根骑行者吧。而尹氏则是在业余比赛中练就的一个速度型选手,所以每天也按比赛的节奏早起晚休息这么干十天。如果按RIDETIME来计算,其实我认为尹氏并不输于丁涛,虽然丁涛占用的日期少1、2天,但是他休息少啊!我相信如果是一对一的用一天时间进行比拼,丁涛未必拼得过尹。再加上,早几年深圳攻队的远华和丁丁用公路车轻装创下了2个半小时爬完折多山的成绩,可见专业的训练对于长途旅行是非常有好处的。
敬请期待《如何顺利完成一次优雅的长途骑行:路线规划篇》
责任编辑:Leoric
上一篇:巴朗山骑行:因为山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