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网络安全法》规定,账号需要绑定手机号才可以使
用评论、发帖、打赏。
请及时绑定,以保证产品功能顺畅使用。
【单车城游记】沈阳(上):东方鲁尔的屈辱历史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以赵本山为代表的一批小品及二人转艺人火遍大江南北。一时间东北方言、本山式幽默成了几乎全国人民娱乐的佐料,沈阳也作为这股“东北风”的策源地被大家熟知。
但许多人只知道沈阳有个赵本山,却不知道沈阳曾是附有“东方鲁尔”之誉的重工业基地,也是屈辱的“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地。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东南门
今天,我以共享单车为出行工具“走”进沈阳,以“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和中国工业博物馆为载体,带大家换个角度认识沈阳。
▲中国工业博物馆北门
沈阳作为东北唯一的特大城市,城区规模较大。目前,沈阳站、沈阳北站、沈阳南站都有客运列车开行。
其中,沈阳南站位于浑河南岸,距上述两个博物馆较远。因此我建议各位选择抵达沈阳北站和沈阳站,这样骑行会更方便一些。
▲沈阳北站。在沈阳南站建成之前,它是东北最大的火车站
共享单车上,如今沈阳街头有哈啰、青桔、美团三家,且保有量都很大,骑行非常方便。
我从沈阳北站抵达,便以北站为出发点,首先去了距离较近的“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里程大约为3.5公里。
▲沈阳街头的共享单车与共享助力车
▲在铁西区一个厂区内,停放了大量共享单车
进入博物馆前,让我们重温一遍“九·一八”事变的来龙去脉。
1928年6月4日,日本关东军以炸毁铁路的方式制造了“皇姑屯事件”,炸死了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1931年9月18日,日军再次如法炮制,在沈阳附近的柳条湖(今天“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附近)炸毁了南满铁路的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以此为借口,日军开始炮轰东北军营区北大营,这便是震惊世界的“九·一八”事变。
第二天,日军便侵占了沈阳。至1932年2月,整个东北沦陷。
所以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肇始应该是“九·一八”事变,东北人民更是进行了长达十四年的抗战。
接下来,让我们进入馆内感受一下这段沉重的屈辱历史。其实在望花南街上,距离很远便能清楚地看到那座高耸的残历碑,其上方刻着巨大的数字“18”。只需扫一眼这座残历碑,便仿佛扫过目录一般能够马上检索到那段历史。
▲残历碑,这是纪念“九·一八”事变出镜率最高的标志物
▲换个角度来感受一下它的雄伟及振人心魄的历史感
正对博物馆大门的地方,悬挂着一口铭铸“勿忘国耻”字样的大型警钟,那醒目的字眼确实令人过目不忘。
▲“警钟常鸣”用在这里再恰当不过了
▲“勿忘国耻”就应该像这口钟一样需要铭记,即使历史沧桑也不能将其湮灭
继续往里走,在广场边陈放着一个混凝土桥墩,正是当年侵华军队安放炸药的爆破点。
▲看到这些遗物,让想到的是日军的虚伪。干小人的勾当,还要立一块君子之碑
展厅门口,有一组流亡者的雕塑。其中有妇孺、青年等,他们的脸上都写满了国破家亡的忧伤。
▲看到这组雕塑让我想起了流亡歌曲《松花江上》以及著名作家萧红
展厅内用详实的图文资料介绍了日军侵华的种种罪恶行径,相关资料大家可以通过网络、图书获取,这里我将不再赘述。
我们且将目光放在展陈的实物上。(展厅内光线条件不好,我便只展示一些拍摄相对清楚的物品)
▲侵华军队用过的水壶,上面刻有日语,能看懂的朋友不妨翻译一下
▲东北天气严寒。不光人需要保暖,水壶也不例外,需要穿上厚厚的“衣服”
▲日军用过的布满弹孔的钢盔,也算是罪有应得
▲日军用过的望远镜,做工看上去非常精致。据说他们当年用的许多望远镜都来自德国的老牌光学仪器厂“蔡司”
▲这两款望远镜属于什么型号呢,有懂得朋友,可以给大家解读一下
▲日军穿过的皮鞋,鞋底上烙印有制作时间
▲被刑讯逼供的革命者
▲日军奴役中国人采矿时所使用的矿车
▲当时使用的手榴弹、地雷等武器
▲日军用过的防毒面具。这造型大家一定不陌生,在许多抗战题材的影片中总能看到它的身影
▲离开展厅后,门口有博物馆落成时江泽民题写的“勿忘‘九·一八’”
▲门外的广场上停放了一辆苏制T34/85坦克
上图是我随手拍来给我家小军迷看的,他果然没让我失望,看了图片能够准确说出坦克型号。明明他还不到七周岁,可见爱好能够带来出色的收获。
塔克的炮塔上依稀可见“八一”军徽,标志着它曾在解放军部队服役。
▲T34/85塔克负重轮特写
▲伪满时期的防空警报器
现代人远离了战争,许多人对防空警报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了文字的描述中。但是每年的9月18日9时18分,东北主要城市都会同时鸣响防空警报,以此来警醒国人。
离开“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后,可沿着崇山(东、中、西)路向西骑行,这条道路刚改造修整完,非常适合骑车。骑行大约11公里,即可抵达中国工业博物馆。
无论是新中国成立前还是成立后,沈阳都一直是我国乃至整个东北亚地区非常重要的工业中心城市。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沈阳的GDP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名列第一,由此可见“东方鲁尔”绝非浪得虚名。
但随着计划经济的结束,沈阳这种以重工业、国有企业挑大梁的城市终究逐渐显出疲态,最终落伍。对于如今东北经济的不振,许多人抱着嘲讽的态度,当然这其中也有怒其不争的心理。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像沈阳这样的老工业基地对共和国的成长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接下来让我们透过中国工业博物馆,好好感受一番中国在工业化的道路上所留下的艰辛印痕。
机床馆中陈列了上个世纪各个时期,尤其是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我国自己研发制造的各种用途的机床。我随机放几种,大家仔细端详端详。
▲1972年沈阳机床厂生产的C3163型转塔式六角车床
▲1976年沈阳第一机床厂生产的SM8650型精密丝杠车床
▲1970年天津机床一厂生产的YT54型插齿机
▲1993年沈阳第一机床厂生产的C2640.8型立式八轴自动车床
精通机械的朋友可以帮大家深度解读一下。如有必要,我可以在评论区发布更多的老机床图片。
▲铸造馆内景,当年这里曾是沈阳铸造厂
▲作为文物完整保留的铸造设备
▲铸造工人工作场景还原
▲这应该是我们比较熟悉的铸造件“叉车的平衡重”,通俗点说就是叉车最沉稳的“屁股”
▲此铸造件名称为“100万伏超高压断路器壳体”,属于同类铸造件中的世界之最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手动织袜机
▲1951年沈阳第三橡胶厂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生产的飞机轮胎与轮胎制造模具
▲蒸汽拖拉机
▲大庆油田铁人王进喜的1205钻井队所使用过的钻头
汽车馆中收藏了不少国内外的老式汽车,我且放几辆能代表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老爷车”。
▲1965年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的红旗CA770型小轿车,共生产了1300辆
▲1973年上海汽车制造厂生产的上海SH760型小轿车
▲1985年一汽生产的红旗牌CA-630型旅行车
离开中国工业博物馆后,为了第二天能够及时参观辽宁省博物馆,我特意在距离沈阳南站不远的白塔堡大学城附近预定了宾馆。这段南北跨越的距离有点长,总计约18公里。
哈啰单车在骑到距目的地还有约1.5公里的新秀街时,显示即将脱离服务区域,因此我只得还车徒步前往宾馆。
途中我看到有不少人在骑青桔单车,于是也下载了滴滴APP,发现青桔单车在浑南区有很大的服务面积。
第二天我便使用青桔单车,它和哈啰单车一样是免押金骑行,新用户赠送三天的骑行卡。
骑行途中,我跨越了沈阳的母亲河,浑河。且正赶上落日,便拍了几幅图片。在此分享给大家,让我们共同感受一下沈阳的黄昏美景。
本篇小文也就此打住了,咱下篇再见。
责任编辑:余孟珊
赞一个,浑河两侧都有供行人和自行车使用的森林廊道,浑河也是沈阳骑行者主要的活动范围。
+1
23十月份还去,要是有时间去骑一圈。
+1
22可以在浑河北岸长青桥下出发向东到鸟岛返回,这一段是骑行人数最多的。长青桥下被沈阳骑友称为“大树”,也是各个骑行团队的集合地点。
+1
22下次去要是时间宽裕一定按你说的地方骑一圈。上次走了南京桥和浑河大桥。
+1
22所以,它们依据占领沈阳的速度计算了一下,三个月占领中国,结果……结果大家都知道。
+1
22在开战之前他们已经在东北屯兵多年。一天占领,他们抓住了时机。918当天张学良误判了形势,放水了
+1
22是时候来一场休闲骑了,大树鸟岛棋盘山,望滨环湖向阳寺大环走起
+1
23真正的粉丝,看到这篇文章里某张图的时候会心满意足。
+1
23像哑谜一样,你最好揭示一下谜底
+1
22江....泽....
+1
22过奖了。
+1
22看了很多年赵本山的小品,感觉沈阳人简直都土的掉渣了。没想到沈阳还有那么多光辉的历史,有时间我也去沈阳看看,从新认识沈阳。再也不看二人转了,那些人太没文化了。
+1
22你最有发言权
+1
22要想不被欺负首先要强大自身。
+1
22道理很浅显。
+1
22现在,绝大多数国人对那段历史没有切身体会,有时对国耻的理解非常浅薄。所以应该让更多的人深刻认识这段历史,尤其通过这些历史遗留文物,至少能给人带来切肤之痛,对历史的认识也多少能进一步。
+1
22广州美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Magic Cycling Corp.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377号 粤ICP备120458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