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网络安全法》规定,账号需要绑定手机号才可以使
用评论、发帖、打赏。
请及时绑定,以保证产品功能顺畅使用。
UCC 2018新品发布会 推出更低风阻的翼型管
今天(3月15日),UCC在海南岛上的石梅湾威斯汀度假酒店召开了2017经销商大会暨2018新品发布会。大会突出了两大重点:“产品策略差异化”和“品牌经营标准化”。
产品差异化的思想落地体现在聘用美国RALEIGH自行车品牌的前设计师对UCC的公路车进行大改款,提出气动设计的新思路;在整车上使用不少客制化的零配件;还重磅推出了自己的骑行APP“放肆骑”,兼具2B与2C的功能。UCC希望强化产品的设计基因。
而UCC的品牌标准化建设将包括库存管理标准化、业务动作标准化、营销覆盖标准化、品牌形象标准化和店面服务标准化。但与此同时,又要保有渠道策略的精细化和促销策略的多元化。
UCC上述动作非常明确地显露出要朝高端路线走的决心,即他们不仅追求手握有竞争力的产品,还渴望强化品牌形象在市场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且要求自己各级队伍的服务都能保持住一定的水准。
接下来,美骑记者的详细报道会让你了解这些动作厉害在哪里,并让你感受到UCC团队在市场环境不够好时的强烈进取心与高效行动力。
▲UCC的骑行APP“放肆骑”的VI充斥着本场大会的每个角落,极具视觉冲击力。
▲记者的籍贯是湖南,在湖南话里,“放肆”是一个用得很频繁的褒义词,意为“使劲、拼命”,用在这里,我感觉比普通话的意境更耐人寻味,即倡导大家酣畅淋漓地骑。
▲来自全国各地约200名经销商出席了本次大会,在场的还有与UCC合作的零配件商代表、媒体人员、UCC的赞助车手等。
▲会议一开始,UCC董事长林庆熙先生率先致辞,发表了对UCC的未来乐观的看法。在会议间隙,美骑记者询问了林总对行业大环境的预估,他表示市场将在2017年的下半年开始回暖,因为“上半年业内各品牌能把库存都差不多清理完毕”。
▲副总经理兼产品经理Gavin为经销商们讲解了2018新品的特点,并担任了UCC新任用的美国设计师Mark Landsaat的现场翻译。
▲Mark Landsaat与UCC的董事长相识有约二十年了,因为他以前参与设计的品牌与UCC有OEM、ODM的合作。Mark在离开老东家RALEIGH品牌后,成为了一名自由设计师,并从去年开始与UCC展开整车设计的合作。新款GALLOP盖洛普气动型大组公路车是他在UCC设计的第一款公开亮相的车,在会上被重点介绍。
▲他对UCC以往的公路车设计改动最大的地方是管型。他认为现在市面上常见的水滴状管型并没有达到最佳的空气动力学效果,他设计的新管型拥有更平顺的曲线弧度及更小的收尾角度,能让气流经过管壁时更为贴合,降低骑行时的气流干扰。
当这种管型被应用到车架的前叉、下管、立管和后上叉时,Mark确保了管型方向处于一致,从而获得最佳空气流线通过性。
▲通过3D建模设计和电脑模拟风阻的反复测试,他最终将管型定为图中的样式,被UCC命名为“翼型管”。根据两张电脑模拟风阻测试对比图,我们可以看到尖尾巴的管型会造成更多扰流。软件得出上图的阻力是7.47N,下图的阻力是8.72N。
▲Mark向大家展示风阻测试的动图,图中绿线代表流速较慢,红线代表流速较快,他研发出的“翼型管”比市面上常见的水滴型管有更多的红色线条。
视频:翼型管装载 UCC新款战车火热登场
▲Mark设计的GALLOP盖洛普公路车正是应用了这种“翼型管”,实际上,他操刀改动过的不只有车架。
▲他为这辆车装配了适用25C宽胎的胖圈,框高35mm,铝合金材质。
Mark在讲解时声称使用了内侧调节的辐条帽,相对外侧调节的能拉更高的张力(如简笔画图示)。但我仔细看Mark给出的辐条帽实拍图和现场样车上的实物,觉得应该是用了内外双向调节辐条帽(双矩形辐条帽),只是他推崇在这款产品上用内侧调节。
▲“NPG”字样代表这是Mark的客制零件配置设计,其中N代表North北方,是因为Mark来自西雅图,NPG的研发团队是美国北方地区的团队。这里使用的NPG牙盘曲柄组是一体式锁紧曲柄和CNC双盘的组合(并没有盘爪)。虽然没拆开看,但我想类似的设计应属Cannondale的菊花盘。
▲弯把采用一体式抽管,做到更轻更薄。比较特别的一点是弯把在简图所示的位置有略微下沉8mm,能减少长期握那个把位时弯把对手腕神经的压迫,增加舒适度。
▲把上管做窄,Mark表示是为了提升舒适度。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隐藏式坐管夹的新设计。市面上大多数隐藏式坐管夹的锁紧力度比较有限,总是让人骑着骑着,坐管就往下滑了,Mark很有效地改进了这一点。大多数隐藏式坐管夹靠压迫一个曲面来实现锁紧,但盖洛普公路车的坐管夹是通过压迫一个平面来实现锁紧的,大幅提升了防滑性。
▲这视频展示了3D打印的坐管夹样品结构,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验证之前通过建模设计的结构是具有合理性的。样品组装上车架后,被拿到实验室里进行高负荷测试,结果是下压力达145kg/f时,坐管才开始下滑,超出行业标准的45%!
产品经理Gavin补充说:“有些同行在测试时是进行侧向力测试,但实际上隐藏式坐管夹的大问题是下滑问题。”暗指同行逃避了下压力测试。
▲最后,Mark展示了盖洛普整车的电脑模拟风洞测试,证明这达到了他在前端设计时想要的低风阻效果。(空气流速由快到慢的是红线、绿线、蓝线)
看到这里,你一定会产生疑惑,一辆如此用心设计的公路车为何还使用铝合金车架?(而且由于没有Cannondale或Specialized等品牌能做超薄铝管的技术,这辆车搬起来真有点重。)这不太符合目前各大厂商的产品潮流。
我就此私下问了Mark,他很坦诚地表示若这辆车要做成碳纤维车架,研发周期会拉长,包括开模等研发、生产成本也会大大增加。他们不妨先做铝合金的版本推向市场,等待消费者实际骑行过后,有测试反馈到手,若发现市场接受度比较理想,就再花大价钱把这车架量产成碳纤的。
读者们觉得中国市场能不能接受这样的运作手法?你愿意买一辆铝合金的,比较重,但空气动力表现较好的公路车吗?欢迎在文末投票么么哒~
对了,它的价格在6000~7000元级别。
在这样资本乱战,自行车核心品质弃如敝履,行业道德惨遭践踏的时代,UCC这样正在崛起的品牌依然能够凝神静气专注于研发设计,执着于精益求精,扬清激浊,不改推动运动自行车文化发展的初心。在荆棘中成长总是充满曲折和竟争的,却可以培养出百折不挠的精神;在茧中的成长是孤寂和艰辛的,却可以锻炼出坚韧不拔的意志去走破茧而出后更长的路。为这类企业点赞,祝他们越走越远越辉煌,给中国人带来品质生活和对知识产权的尊重!
我在写那段的时候就特别怕大家有不同解读,你解读成“骑山马的都是中老年人”还稍微好点,就怕还有人解读成“中老年人都只会骑山马”。我冤枉啊,并没有这些意思,我没有使用绝对化的词汇哦
+1
22等消费者都趋于理性了,评判一辆车就不会只看套件档次的高低,而是去看车架的设计,以及整车在各部件搭配上的合理性,后者其实很重要,但没什么人会考虑这条
+1
32UCC在北方卖得好些
+1
22我们 四线城市 的 市区、and10线的县城 UCC 已经倒闭三四年了!
+1
22风洞只是一种测试手段,设计时都是通过电脑软件模拟的好吗?如果不吹都是流氓,崔克就是最大的流氓了。
+1
22sonic有没有升级,SORA还带螳螂须。UCC 3000-5000的公路车没什么产品?
+1
22有几款还挺好看的,不看logo的话。
+1
22两种材料就用顶级或次顶级,我宁愿要铝架。
+1
22试骑的那个照片我看了好久~~
+1
24广州美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Magic Cycling Corp.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377号 粤ICP备120458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