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网络安全法》规定,账号需要绑定手机号才可以使
用评论、发帖、打赏。
请及时绑定,以保证产品功能顺畅使用。
车友故事丨骑行10年,过手十多辆车 有些事不得不说
骑行VS游泳:和游泳比起来,骑行这事真的是几乎没有门槛,你所要做的就是学习一定的自行车知识,买辆单车,买个头盔/骑行裤(至于为啥买,谁用谁知道),选个相对合适的天气,骑就完了。
骑行爱好者经常会说一句话,只要你有水,有吃的,不扎胎(扎了自己补),那骑着单车真的没有到不了的地方,无非是早晚而已,是不是跟咱平日里做事是一个道理呢?至于其他的有氧运动方式,就不做对比了,毕竟没有那么大众,各位可以根据情况自己琢磨!
▲(2021.黄河滩日常骑游)
骑自行车旅行,无与伦比的感受,咱重点说说这个~
说到旅行,可能绝大多数人都会滔滔不绝地讲出一堆自己的理解和经历,当然了,国家强大了,生活水平提高了,谁还没去旅行过还咋~先说个题外话,咱们都知道马可波罗,还知道徐霞客,他们都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旅行家,他们之所以这么知名,一方面是他们留下了一定数量的著作,关键还是在于他们的著作还广为流传,获得了当时社会的认可,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认可呢?因为他们那会可是在拿命去旅行……而且还确确实实的有了很多很多的收获,这在当时是非常了不起的事迹!你仔细品品是不是这么回事,光是拿命去做这条就能拦住绝大多数人了!
相比起来,咱现在这旅行,哪里还有门槛啊,只要有钱,哪里不能去?连珠峰都有保姆团了~当然,绝大多数普通人都是在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宾馆睡觉三位一体中沉溺,无非就是从一个自己呆腻了的地方去到一个别人呆腻了的地方看看而已,太无趣了,也太容易了,这不能叫旅行,只是旅游而已!
▲(2018.雁鸣湖日常骑游)
但是骑着自行车做这件事,那就不一样了,这不是光靠你花钱就能完成的!一旦选择了自行车旅行这种形式,选好了目的地,定好了日程,如果你不是一个半途而废的人,那这事就不管你花多少钱,买多贵的车,跟几辆保姆车,找多少个随从,吃多好的饭,喝多贵的水,这段路程就必须得用自己的腿脚一点一点踩过去,因为自行车就是这样子的属性,你不踩,它就是不会动,也永远都不可能到达目的地!
旅行,重点在于行,注重过程,是体验,是感受;
旅游,重点在于游,注重享受,是游玩,是消费;
那自行车绝对是旅行的标准打开方式了!
真正的旅行,不是要到达了目的地,吃了美食,拍了照片,买了纪念品才算,而是从你出门的那一刻,旅行便已经开始了!
于是,从带着自行车出门起,在这个过程中遇到的一切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便组成了这次旅行!
▲(2019.台湾东海岸.台26边上的太平洋)
还有人会说,开车不行吗?摩托车不中吗?当然可以啊,方式不同而已,但怎么讲呢,机动车速度太快(飞机高铁之类就不说了),太容易注重目的地而忽略了沿途。而且如果这件事太容易完成的话,也会让旅行者不够重视目的地所带来的种种感受,因为你可以在心里跟自己讲,大不了下次开车再来啊~然而骑单车不行啊,骑个百十公里得小一天,因为速度问题,也不得不更多的注意周遭的环境人文以及种种变量给自己带来的影响,到达目的地之后更是会不自觉地给自己一种突破万难终完成的成就感(内啡肽而非多巴胺),那对于目的地的观察或者重视程度自然也不同,最起码,不能白骑这一趟吧~
可能没跑到那种境界…骑车起码带个手机听歌不会觉得累赘,跑步多带一个手机会感觉很明显负担大了
我是逢人就安利骑行,可经常会被跑友diss,所以还真就反复的琢磨过这两者的对比,就是为了被diss时候好奋起反击,反倒顺便写了这篇文章
车架不要太激进,舒适为主,毕竟要长途跋涉,要考虑颈椎腰椎; 尽可能选金属车架,防止车架磕碰损坏的意外,毕竟途中什么都可能发生; 尽量选c刹,别用无线套间,好维护; 别选某宝某多的杂牌,命最重要; 别的就看自己的经济实力了,各种品牌价位都有
云岸钢架可以的,我也有个钢架公路,班纳德的架子,不过基本都给墙上挂,没怎么骑过
看见 文昌,瞬间回到2015,爷青回 如今成家,以前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已经遥远。能拥有一间独立陈列室是我接下来的目标。
同在郑州,给老哥点个赞!
+1
22山地自行车
+1
22“我*3/女儿*1/儿子*1/公用*1” 没有媳妇的
+1
22有句话说得好,玩具不过是从幼年的玩具熊变成了其他东西,本质是没什么变化的,不存在幼不幼稚,只有玩的人幼不幼稚
自行车旅行家/非著名摄影师 用心感受,认真生活!
广州美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Magic Cycling Corp.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377号 粤ICP备120458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