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网络安全法》规定,账号需要绑定手机号才可以使
用评论、发帖、打赏。
请及时绑定,以保证产品功能顺畅使用。
车友故事丨骑行10年,过手十多辆车 有些事不得不说
又有杠精来了,那我徒步可以不?够慢,够细致,够重视,够珍惜……徒步是挺好的,但是对于大多数社畜来讲,这有点太慢了……步行的速度基本在5km/h吧,就算一天走8小时,这也就40km而已,比如说从郑州要到洛阳龙门石窟,160km,我的天这不得走3-4天?环个海南岛不得个把月(900km)?哪有那么多时间啊……所以,这种方式对于社畜来讲,并不合适!
▲(2015.雪后骑行黄河滩.被冻住的自行车)
拿我本人来讲,其实现在基本已经无法接受其他的旅行方式了,无论是去哪,都会先考虑自行车是否可以到达,又或者是目的地是否有合适的线路,能够骑着自行车去感受!
真正意义上的自行车旅行,我应该是从2015年底开始的,之前大多数都是郑州周边的游骑,到处跑跑看看,练练心肺,散散心,缓解下工作压力酱紫,直到15年底,那时我遇到了人生第一个非常大的波折,搞得自己筋疲力尽,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失去方向,失去自我!于是,我做了人生中可以算是除了买房之外的第二英明的决定——我要骑着自行车去环海南岛!
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孤身一人上路,独自面对途中的所有,那种感觉,既忐忑,又激动,整个旅程真的是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2016环海南.海口-文昌途中)
7天的时间,900多km路程,风吹日晒雨淋狗撵爬坡迷路伤痛的,该遇到的不该遇到的,基本都遇到了,然而这个过程中,我跨过了瓶颈,找到了自我,见识了海岛风情,结识了无数骑友,深深的迷醉在踩着自行车,每天都是新鲜事物扑面而来的那种感觉中,可以说,这件事给我带来了自己的新生!
之后的几年中(除去2020),抛开郑州周边的城市及景致,光是自行车业余赛事参加了有十来次,也在台湾尚能自由行的时候环完了台湾岛(11天,1200km),而且还带着女儿(那年她10岁)完成了她的第一次长途骑行——环海南半岛(450km),6月底也要带她一起进行下一次的旅行——环青海湖(360km,3300米海拔),到明年底大概率会带着女儿和儿子一起再来一次海南环岛(儿子明年9岁),之后的太湖、千岛湖、独库、台湾、川藏、日本四国岛、欧洲骑游、冰岛等等都在计划之内,只等着一点点的完成了!
▲(2020.带女儿环海南)
其实并不是为了单纯的带着他们锻炼身体,又或者是走走看看,而是尽可能地带着他们去看看这大千世界的多姿多彩,感受这个世界的无尽美好,在这个过程中学会计划、学会发现、学会面对、学会承担、学会解决,还要踏踏实实的明白,自己的路,别人能够给予的帮助是有限的,还是得依靠自己,才能继续走下去,而且千万不要只盯着目标而去,而是要充分的享受这个过程,这样到达既定的目标时刻,才能会有和他人不同的收获和感受!(你看,连亲子教育这事,也顺便做了)
我爱自行车,我爱骑行,我深深的知道我能够从这件事里收获多少,这事对我有多重要,所以我对关于自行车的一切都会很感兴趣(书籍/概念/赛事/发展甚至股票),看到骑单车的会打招呼,遇到骑友有难会主动帮助,而且会尽可能的跟所有的朋友家人去灌输骑行的好,虽说成效甚微,但起码自己已尽力,只是希望能够有越来越多的人认可这件事,这个领域能够发展的越来越好!
责任编辑:张半仙
可能没跑到那种境界…骑车起码带个手机听歌不会觉得累赘,跑步多带一个手机会感觉很明显负担大了
我是逢人就安利骑行,可经常会被跑友diss,所以还真就反复的琢磨过这两者的对比,就是为了被diss时候好奋起反击,反倒顺便写了这篇文章
车架不要太激进,舒适为主,毕竟要长途跋涉,要考虑颈椎腰椎; 尽可能选金属车架,防止车架磕碰损坏的意外,毕竟途中什么都可能发生; 尽量选c刹,别用无线套间,好维护; 别选某宝某多的杂牌,命最重要; 别的就看自己的经济实力了,各种品牌价位都有
云岸钢架可以的,我也有个钢架公路,班纳德的架子,不过基本都给墙上挂,没怎么骑过
看见 文昌,瞬间回到2015,爷青回 如今成家,以前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已经遥远。能拥有一间独立陈列室是我接下来的目标。
同在郑州,给老哥点个赞!
+1
22山地自行车
+1
22“我*3/女儿*1/儿子*1/公用*1” 没有媳妇的
+1
22有句话说得好,玩具不过是从幼年的玩具熊变成了其他东西,本质是没什么变化的,不存在幼不幼稚,只有玩的人幼不幼稚
自行车旅行家/非著名摄影师 用心感受,认真生活!
广州美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Magic Cycling Corp.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377号 粤ICP备120458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