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碳纤维制造技术越来越普及的年代,每家车厂都在全心开发碳纤维车型。近两年来,越来越高端的碳纤维车型层出不穷,而高端铝合金车型则越来越稀缺。不过铝合金高端公路车的需求是市场无法忽视的:铝合金在使用上没有碳纤维那么娇贵,比碳纤维更具金属质感。好像我们今天的主角一样,BH AR。
BH AR是一款超轻铝合金的空气动力学设计车型。AR空气动力学公路车源自于BH创新的铝合金加工工艺以及继承G6 Pro的空气动力学设计基因。在几何设计上追求更多的舒适性,同时保持不妥协的性能以及操控性。先进的制作工艺以及优良的设计,这让AR成为BH品牌旗下唯一一款铝合金竞赛系列。
AR铝合金空气动力学公路车源自于BH G6 Pro的空气动力学设计基因。在几何设计上追求更多的舒适性。采用多重液压成型工艺的超轻铝合金车架,完美平衡了轻量化与性能。
几何设计
AR一共有6个尺寸可以选择,每个尺寸的几何都根据实际情况所调整,让不同尺寸的AR车架能够有同样的性能表现,无论是身材娇小亦或是人高马大的车友都能够买到合适的BH AR。
从几何角度来看,AR的几何设计较为中庸。从XXS开始直到XL,Reach值从363mm到401mm,这个几何设计还挺符合中国基本国情的。然后关注下h2(头管长度),可以发现AR的头管长度较长,这能让你获得一个较为舒适的坐姿,不过如果想要凌厉的操控,AR恐怕满足不了你。
BB386五通规格最宽处达到86.5mm,提供优秀的踩踏刚性和强度,保证高效的踩踏效率。
细致饱满的焊点,做工一流
头管与上下管的衔接处稍作打磨,但依旧保留着浓厚的手工痕迹
车架前三角采用和往日旗舰G6同样的管型设计,继承G6系列的空气动力学设计优势。下管的LOGO采用电镀镜面银处理,和金属拉丝工艺的车架表面产生非常强烈的视觉反差,拥有强烈的质感对比,回头率超100%。
又扁又宽的下管大大减少迎风面积,有助于减少高速状态下的空气阻力
上管从头管到立管由粗变细,上面的电镀涂装非常精致,质感爆棚
AR的前叉直接从G6移植过来,除了带有G6上优秀的气动性能之外,碳纤维前叉可谓是一辆高端铝合金公路车不可或缺的标配,它能让指向更为精准、操控更加得心应手。
而后三角这是源自Ultralight的经典设计。精心设计的后三角能够提供高效的传导效率以及舒适性。说到舒适性,27.2mm的坐杆口径设计为此添色不少。
CIR内走线设计。AR采用内走线设计,并且兼容机械变速与电子变速。内走线设计方案已经非常成熟,所以无论刹车还是变速都能保持高效的操作和顺畅的手感。
不过后变速线依旧采取外走线设计,变速线芯从车架内走线衬套中穿出,使之更耐用。但是最后一节变速线管并没有使用防尘线管帽,不知道是不是样车的装配出现问题,希望市售能够装上一个防尘线管帽,才能让衬套发挥更好的效果,以及保持变速的精准度。
配置
BH原厂高性能EVO 38碳纤维开口版轮组,38mm框高,21mm宽
不过这看起来很骚的超轻钛合金+阳极红铝合金+碳纤维打造的超轻快拆杆就是外貌党
传动方面BH为AR选用了ROTOR 3D曲柄+noQ盘片搭配Shimano 105 5800手变、后拨、飞轮以及KMC轻量镂空链条。
有趣的是,ROTOR 3D曲柄(110BCD)搭配的是52-36T的noQ盘片。以我的菜腿来看,大盘52T比53T有着更多的实用性。不管地处平原还是丘陵地区,52-36T能够匹配更多的地形。而110BCD的好处就是如果你生活在山城重庆而腿力有点欠缺的话,就可以更换50-34T的压缩盘片来进一步降低齿比。
飞轮T数为11-28,也是一个很实用的齿数。105后拨则是竞赛级别的水准,在车友圈里有着最大的保有量,我想也不用我再多做介绍。
外胎选用vittoria ZAFFIRO 700×25C外胎。25C外胎拥有更好的宽容度,也能提供更好的舒适性。不过它只是vittoria 旗下一条入门级公路外胎,所以别指望它能给你多美好的路感。
坐垫是基本款的fi`zi:k ARIONE,虽然是基本款,但它和高端款一样能提供足够的舒适性和支撑,并且不会妨碍到踩踏输出,它有一个超长的表面可以使用,前提是你的脊柱柔韧性足够好,才能hold得住它。
初尝AR,能够感受不同于普通铝合金的“钝”,AR的表现还是挺轻快的。虽然AR的整备重量接近8.3kg(整车净重8.05kg,加锁踏重量),比我的买菜车要重1kg,但实际上并不不容易感受到这重量的差异。得益于车架良好的刚性表现,AR踩踏效率还不错,驱动EVO 38 碳刀反应轻快。
不过相对于良好的五通刚性,前三角的抗扭转刚性相对来说有点失水准。连续摇车攻坡的时候能够感觉到车架前三角略为疲软,力量反馈较为模糊。这与追求破风的下管管型有很大的关系,管型导致抗扭转刚性有一定的缺失,同时较长的头管也不适宜剧烈的骑行风格,驾驭这辆BH AR,你需要安分一点,坐下来,持续稳定地输出你的力量。
虽然AR的性能并不是很出众,但它就一无是处了吗?既然我这么说那就肯定是不啦!AR的较为“斯文”的几何设计,较为舒适的后三角设计,27.2mm口径的碳纤维坐管都让AR有成为一辆长距离训练车的资本。如果你是业余赛高手,BH AR可以成为你的训练用车,如果你没有进军赛场的打算只想享受骑行的乐趣,BH AR更应该成为你体验畅快舒适公路骑行的好伴侣。
此外AR最大的亮点就是原车搭配的这一对EVO 38碳纤维轮组。 虽然是旧款,虽然21mm的宽度已经跟不上当今所流行的宽圈,但它的性能毫不含糊。起步加速反应很快,高功率输出侧向刚性略显疲软,刹车边不知道是否没磨合刹车效果很一般。但它毕竟是一辆17800元整车的原配轮组,虽然不知道这款轮组零售价要多少钱,单独把它拿出来比,性能绝对属于8000——10000元之流。更何况它还是开口版轮组,简直就是良心!骑车出门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爆胎啦!
我一直在脑海中勾勒出一个BH AR买家的形象:他大概是想要体验轻快舒适骑行的进阶型公路车爱好者,手头有一点闲钱(大概2W)想换掉手中那辆不入主流的车,希望能买到一辆主流的公路车,骑起来不会很颠、22速、有碳刀还是开口胎的,拍照发朋友圈逼格要够高的,不打算跻身于危险的业余赛场,只想和三五好友一起骑行,享受轻松惬意的公路骑行乐趣而不用担心磕磕碰碰的骑行爱好者。我想,这样的车友应该遍布中华大地吧?
责任编辑:J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