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网络安全法》规定,账号需要绑定手机号才可以使
用评论、发帖、打赏。
请及时绑定,以保证产品功能顺畅使用。
LMH带你看:Specialized闪电产品技术指南
2、BRAIN TECHNOLOGY
软硬随心,想你所想
前叉和后避震应该让车手更快,这就是为什么闪电开发了Brain—ingenious technology,让你的前叉与后避震在平直路面保持坚硬,在崎岖路面变得柔软。这就是“智慧”的避震系统,这个系统也在奥运会赛场上得到证实。
2.1硬尾讲究高效,全避震讲究操控
Brain避震器是一个聪明的惯性阀避震系统,他知道踩踏和路面撞击之间的差异,所以你可以站起来冲刺,Brain避震系统能够保持稳定的踩踏,将每一分力度都转化为速度,当车轮撞击路面的崎岖,惯性阀被冲开对地形进行坟茔,允许避震器的油路流动,吸收震动,让你在技术性路段更有控制力,并保持更好的速度。
2.2迄今最聪明的大脑
Brain技术帮助闪电创造最高效的全避震山地车与硬尾山地车,车手想要冲刺时更硬朗的避震,也想要跨越障碍时更灵敏的避震,闪电的Brain前叉和Brain2.0后避震可以满足这些要求。
2.2.1Position-Sensitive前叉
前叉前25毫米行程可以像传统前叉一样自由浮动,随着行程加大,Brain惯性阀开始运转,当你踩踏时,Brain技术能够为你提供高效的踩踏平台,但在细碎颠簸的处理上更加灵敏,最终你会体验到平稳的踩踏与更多牵引力、控制力。
2.2.2Brain 2.0
闪电将新一代Brain2.0后避震安装在靠近车轮轴位置,使其能够适应细小的颠簸。闪电还减少了油路湍流,以确保一致的悬架性能,无论击中的速度有多大和多快。除此之外,闪电放弃了上一代Brain系统原始的浮动活塞,更换为新的球胆系统,产生更平滑的动作。
3、FUTURE SHOCK
Future Shock是平顺性的革命,它在不牺牲速度,操控性和舒适性的情况下带来了20毫米的行程。事实上,它反而能够促进以上几点。通过专注于轴向(纵向)吸震性,它打破了闪电对自行车设计可能性的认知。来看看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吧。
3.1更平顺等于更快
对很多人来说“平顺”这个词是可以跟“舒适”互换的。确实,这有史以来都被看作是一个给速度带来负面影响的变量——你要么拥有一台快车,要么拥有一台舒适的车。但是在Ruby和Roubaix身上,闪电探索将舒适度作为提高速度的一部分。这起初有点复杂,但是闪电的测试清楚地证明了更“平顺”确实更“快速”。通过给车架创造更大的垂直吸震性,或者说平顺性,我们能够通过重要的人车接触点,从方方面面提高速度——降低疲劳,提高力量输出。让我们来分别说明一下,而不是给出一个笼统的答案。
降低疲劳是提高速度的一个非常显而易见的因素。你越舒适,就越不容易疲劳——特别是在骑行了一天的粗糙路面以后。在长途奔袭中这也对力量输出有影响。闪电发现“更平顺”在短期能够提高你稳定输出的能力。所以随着平顺性的提升,力量输出从随机波动变得更加稳定,时间上的节省就会大幅度增加。
平顺性的提升还有益于循迹性,从而有益于速度,因为它能让轮胎更好地贴合地面。这不仅仅在坏天气,下坡和弯道中能带来显著优势,还能够优化你的力量输出。
平顺性是将这一些凝结在一起的胶水,所以闪电才能很有信心地宣布更平顺等于更快速。
3.2MCLAREN滚动效率模型
不同于重量,甚至阻力,吸震性很难量化。这就是为什么Specialized同McLaren应用科技合作,想要真正理解“平顺”的意义。从实验室规则到装满仪器的车辆,闪电和McLaren一起来了解骑士和路面到底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因为你造不出你不能理解的东西。通过解读他们的测试模型并应用到车上,工程师可以量化平顺性。并且,通过将车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来看待,得以找到平顺性的最佳实体化解释——系统的垂直激发/加速。在量化数据的支持下,将平顺性的概念提升到新高度的时刻到来了。
3.3并不是所有的吸震性都相同
就吸震性这个问题,有两种不同的论调。一种是伸展,另一种则是轴向的吸震。本质上说,伸展是前轴相对于车架的前后移动,这是车架和前叉形变的产物。而轴向(或者说垂直吸震)则可以定义为车把相对于前轴的移动,这是前叉、车架和把立吸震性的产物。我们测试了两种不同方式的关键性能指标,最终发现伸展虽然在舒适性方面更突出,但并不是最平顺的,也不是最快的。然而垂直吸震在前述几个方面的指标却好到爆表,所以闪电拥有了创造吸震性革命的舞台:全新的Future Shock。
3.4FUTURE SHOCK是什么
Future Shock拥有20毫米的行程,设置在头管之上,从而能够拥有垂直的运动轨迹。所以当前轮遇到颠簸路面的时候,车子会向上,向你的双手移动,以保持你前进的惯性,不会让你减速。另一个重要的事实是由于Future Shock被置于把立之上,所以车辆的轮子被车架牢牢固定。换句话说,在避震的行程中轴距并无改变,就像传统的公路车一样,因此你能获得非常稳定可判的操控。
3.5为什么用弹簧?
Future Shock是为公路骑行而不是林道越野设计的,所以这套系统要极度灵敏。工程师发现弹簧吸震更符合你在路面上遇到的震动频率。要理解为什么,就只需要看一眼市面上已有的东西。其他带有阻尼的避震系统对公路骑行来说太重了,并且由于摩擦阻力,让它们开始工作所需的力太大。因此它们在处理公路的震动方面效果并不好。
上一篇:改车志#LMH怒改经济适用型公路车Emonda ALR
下一篇:返回列表
我玩山地,只说山地,闪电中国确实有些黑。比如,chisel comp和expert,都是18款的,现在还卖1w1-1w4,北美那边18款都清货了,而且国内根本不标哪年款。epic comp 18款,国内也不标年款,卖2w3、北美现在是epic comp evo 19款(有升降坐杆、套件升级到12速、把横加宽等等改进),售价合人民币2w2(在加拿大 美国的车店现场买,都有折扣,不到2w了)。
+1
22哈哈哈上次trek的这个技术名词指南评论全是软文广告 到闪电这边就真香了,真以为核心技术trek不如闪电啊
+1
25在国内用闪电的人比崔克多,就像捷安特人多一样,就算他是台/独企业,就算他全球终生质保而大陆三五年,就算给你质保永远是说人为不给保你给钱也不修,只要人多,就一定有大批脑残粉使劲吹,用力吹,早年吹性价比,现在开始吹性能,吹着吹着那些买了捷安特的自己就信了,你看看公路车吧早就成捷安特吧就知道真正的营销谁厉害了。至于闪电,营销手段我不懂,但鲁贝我有,Brianshox我也有,我敢说从性能上看一定是业内标杆
的确我山地是闪电 公路以前也是闪电,没买过trek,但这几年玩的越来越深入后感觉闪电有点更偏向网红企业了,的确还是在科技上前卫领先但过于注重外观
+1
22闪电这个风洞狂魔,连山地车都要过风动,好可怕。友情提醒:不要在网络上订购车型邮到家里,建议购买电子兑换券或在实体店购买,闪电的电商真不敢恭维
真是闲....
+1
22真是闲...
+1
22玩车十余载,瓜车养老中,前美骑产品与技术编辑,爱折腾爱自由
广州美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Magic Cycling Corp.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377号 粤ICP备120458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