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网络安全法》规定,账号需要绑定手机号才可以使
用评论、发帖、打赏。
请及时绑定,以保证产品功能顺畅使用。
我的4+2#以火山之名,1天看遍伊通乡野风光
关于火山旅行的话题,我在图书《千里骑遇》中叙述了不少(估计有很多骑友没机会看到),为了使更多的骑友能感受火山文化,今天我就借火山之名为大家策划一条“4+2”旅行线路。
与别的火山不同,伊通火山群属于“侵出型”火山,也就是说它没有经历过剧烈的喷发,就像人身上长“痘痘”一样,它是在大地上“鼓”起来的。从观赏的角度来看,它肯定没有那么壮美,但它却是火山科普的鲜活例子。
重要的是,在火山穹丘间的原野上骑车穿行,不光能感受自然淳朴的乡野风光,还能充分放空自己,而且还没有那么辛苦。
▲感受一下,这像不像肌肤上鼓起的“痘痘”
仔细审视地图,伊通满族自治县被长春(副省级城市)、吉林、四平、辽源等多个地级城市包围。因此,从这些城市驾车出发,少则几十分钟,至多不会超过两个小时即可抵达伊通县城,然后以县城为出发点和终结点,向西北骑行环绕一圈即可看遍伊通火山群的5座核心火山。骑行里程大约71公里左右,道路大都为县乡道路,多为铺装路面,偶尔也有砂石道路。接下来我详述一下具体行程。
▲像打仗一样,先把“形势图”挂起来
▲再上一张“战术”地图
驾车最好抵达伊通满族博物馆附近,这样方便骑行结束后参观博物馆。从博物馆附近出发,沿人民大路向西骑行,在与伊通大街交汇处北拐,一路向北骑行,此时可以将导航设定为“东尖山”,大约骑行8公里即可抵达东尖山。
▲这是我第一次骑行伊通火山群时,远眺东尖山的图片
东尖山是伊通火山群诸火山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而且植被覆盖率非常高,目前已被围护起来,不能登临。东尖山的相对高度可能不足百米,但是兀自矗立于广袤的平原上,远观还是很有气势。长春到伊通的高速公路正好在山脚下经过,所以驾车经过即可感受它的突兀。
▲这是我第二次骑行伊通火山群时,在东尖山脚下所拍的图片
西尖山与东尖山隔伊通河相望,离开东尖山需要掉头往回骑行,然后沿206省道向西环绕进入064县道,不远处即是西尖山,这段路程大约12公里。西尖山因开山采石遭到了严重破坏,但也正是开山采石的破坏,使西尖山火山岩石的柱状节理得以充分暴露,并形成了极具观赏性的岩石景观。
西尖山南侧有一条小路,可以直通山顶。天气晴朗的时候,站在山顶可以同时眺望东尖山、莫里青山、大孤山等其他火山,而且也可以欣赏东北平原广袤的原野风光,尤其是点缀在绿色中的村落,再配以飘荡的朵云,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
▲这是站在伊通河谷东岸远眺西尖山的图片
▲这是西尖山被采石后,所裸露的柱状岩石节理的截面
▲这是站在西尖山顶远眺大孤山的图片
▲这是站在西尖山半山腰所拍裸露的柱状岩石节理
▲这是站在西尖山顶所拍东北平原乡野风光
▲这是站在西尖山顶所拍伊通河谷乡野风光
▲这是站在西尖山脚下仰望西尖山的图片
离开西尖山,沿064县道继续向北骑行,临近马鞍山镇,在道路西侧有一座形似马鞍的低矮山丘,它便是马鞍山,同时也是一座火山。山顶建有一座烈士纪念碑,山丘东侧并无岩石出露,因此不知道的人很难辨识出这也是一座火山。
▲这是前往马鞍山途中所拍的原野风光
▲这是站在马鞍山脚下所拍的马鞍山
▲这是站在马鞍山顶远眺东尖山和西尖山的图片
在马鞍山镇向西拐入前往莫里青乡的道路,临近莫里青乡时,路边有一座变电站,路南有一条南行的道路,由此向南骑行即可前往莫里青山。拐入路口便能望见不远处的莫里青山,像东尖山一样,兀自矗立在平原上。莫里青山也经历了开山采石的破坏,在山体西南侧可以看到裸露的柱状岩石节理。
▲莫里青山远眺
▲莫里青山近景
离开莫里青山,可以将导航设定为“大孤山”,这样方便在村庄道路中穿行,免得绕路。途中会经过三联水库,道路离水边很近,要是天热可以清凉一下。继续南行即可进入504国道,沿着国道向西骑行大约5公里便是大孤山。
大孤山是伊通火山群诸火山中最大的一座,目前已被开发为森林公园,山腰有一条道路可以骑车环绕,也可以弃车登顶。大孤山也经历过采石破坏,沿环山路绕行时,可以看到山尖上裸露的柱状岩石。
▲前往大孤山途中,在三联水库所拍的乡野风景
▲大孤山
▲大孤山
离开大孤山,沿着504国道一路向东骑行,大约16公里的行程即可抵达出发点——伊通满族博物馆。要是时间宽裕,可以进博物馆参观。作为一个县级博物馆,其规模和可看性还是可圈可点。尤其是一些富有满族特色的藏品,值得驻足观摩。
▲伊通满族博物馆中所收藏的靰鞡鞋
靰鞡(wù la),很生僻的两个字,来自满语对皮靴称谓的音译。博物馆里藏有多双靰鞡,看上去灰头土脸,却难以掩饰其做工的精湛。靰鞡最大的特点就是连帮带底由整块儿牛皮或鹿皮制作而成,鞋面因工艺需要被抽成一圈均匀而漂亮的褶子。
虽说造型独特,却因其素面朝天,渐渐被洋气的西式皮鞋所取代,这一古老的满族技艺也随之消匿。但在历史上,靰鞡却是满族先民御寒的神器,穿着时在鞋窠里絮以捶捣后的靰鞡草,即使在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天气里劳作也不会冻脚。(从《千里骑遇》我的游记中直接摘了这段内容)
▲最富满族文化特色的萨满文化
奔波一天,最后一项当然是吃了。伊通有一样比伊通还有名的美食,那就是伊通烧鸽子,虽说有点小贵(45元/只),但值得一尝。
烧是不同于烤的一种烹制工艺,要将宰杀收拾好的鸽子,用锡纸包裹埋入滚烫的炭灰之中烧制,与叫花鸡、盐焗鸡的做法有些类似,不同的是鸽子是烧至八分熟时取出,再用明火烤至熟透。由于鸽子的脂肪含量极少,烧制可以避免焦糊及鸽肉的水分流失,但是最后的短暂烤制却可以提升鸽肉的口感及香味,或许这也正是烧鸽子有别于其他烧烤肉食品的地方。
满族入关前,长期生活在东北地区,受地域、气候及生活习惯等影响,喜欢将各种野味就地烧烤食用。当时,因为原鸽(现俗称鸽子)繁殖快、存活率高且味道鲜美,很受官民的喜爱,并成为人们餐桌上一道常见的小吃。作为满族聚居地的伊通,则被认为是烧鸽子的发源地。(再次从《千里骑遇》我的游记中摘录两段)
“酒”足饭饱(既然开车,还是以水代酒吧)后,驾车返程。只需一天,又骑、又吃、又玩、又学习,多充实,朋友们4+2嗨起来。
有关4+2骑行生活征文活动请戳>>>“美骑有奖征文#带上单车去自驾 我的4+2骑行生活”,欢迎投稿,有机会获得华为手环3哦(๑•̀ㅂ•́)و✧
责任编辑
上一篇:如何收获一场100分的短途骑行?
不是人参貂皮鹿茸么??
+1
22也只能在博物馆中可以看到了
+1
22这手艺都要失传了
+1
22鸽子有点乱入了,第一眼看以为跟前两张一样是文物,没想到是能吃的
+1
22虽说观感不好,味道口感很好。
+1
22这鸽子的卖相不怎么好啊
+1
22在饭店开吃之前,随手拍了一张图片,可能角度不好,观感不怎么样。
+1
22不错的线路,长地质知识!
+1
22刚一看“伊通”,我还恍惚的以为是个日本地方。。。。
+1
22最后那个食物我还以为是头骨化石
+1
22开车太快,走路太慢,骑车最合适
+1
22小时候的教育真的影响深远。一看到满族这两个字就想到狗贼阎崇年的“明军来犯,太祖诱敌深入”,浑身不舒服
+1
22广州美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Magic Cycling Corp.200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377号 粤ICP备120458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