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网络安全法》规定,账号需要绑定手机号才可以使
用评论、发帖、打赏。
请及时绑定,以保证产品功能顺畅使用。
美骑观察 | 以台湾为鉴 共享单车冲击运动自行车市场?
共享单车“标配”的电子锁
从数量上来说,共享单车对于城市出行的影响会更大。虽然共享单车运用互联网技术,通过扫码进行借还车,并普遍加入GPS模块记录骑行轨迹。但是在眼下,无论ofo、摩拜、小鸣,还是哪个新冒出来的团队,要想在疯狂的共享单车大战中突围而出,“车海”战术才是关键,谁能够让市民最便捷、最容易找到并解锁骑走就能成为最接近成功的共享单车。
美骑记者认为,投放车的速度和数量比车辆是否好骑更重要,作为短距离的代步工具,市民对于品牌的重视程度低于便捷度,快速扩张的逻辑下,对资金实力的考验巨大。简单来说,谁能有足够丰厚的资金,并能平衡好车辆的生产成本和耐用度,就能走得更远,这也是凯路仕、永久、永安行这些自行车企业和公共自行车运营商可以快速介入共享单车之战的原因,因为他们有着强大的供应链整合能力。既然前期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本,共享单车团队谁也不想在第一年就倒下,继续扩大产能,把更多自家的车投放到城市街头,挤掉其他团队成为他们的独木桥,只有在留到最后才能挺直身板谈盈利模式。所以按目前的情况来分析,共享单车无论数量还是使用频率上会比政府的公共自行车高上一个级别。
国内千元级别有性价比超高的车型可选
共享单车的市场冲击
在2015年第三届美骑高峰论坛上,业内资深顾问廖武雄先生就向在座的品牌商们提醒,大规模的公共自行车可能会冲击运动自行车市场,因为便利的公共自行车会分流一部分的购车需求。在高使用频率的情况下,如果受众人群没有一个大幅的增长,更方便取用的共享单车就能化解一部分消费者的购车欲望。
根据媒体公布的数据,目前常见的共享自行车造价差次不齐,摩拜一代车型约为3000元,摩拜lite为千元以下,小鸣单车公布的成本为400元,BLUEGOGO的成本应该会比小蓝、摩拜Lite要高一些。加上锁具、GPS模块和后期的维护费用,共享单车给人的成本概念可能会有一定的上浮,但面对的也就是千元到两千元的入门自行车市场,这也是运动自行车市场金字塔的底部,一块竞争十分激烈区间市场。
在众多品牌激烈市场竞争驱动下,中国千元级别的运动自行车产品能提供让其他国家无比羡慕的配置,骑行体验上与注重耐用性的所有共享单车产品都不在一个层次上,两者应该是互不干扰的。但由于有台湾的前车之鉴,美骑记者认为,两者之间的鸿沟可能并不是那么大。就如同5年前滴滴面世时,没人会认为打车软件对汽车销售市场能有什么冲击,而事实上,虽然汽车总体销量上没有什么风波,但是国家法规出台后,车厂和消费者都很重视合乎网约车标准的车型。
共享单车难以冲击高端市场
在另一方面,共享单车对于自行车行业来说也是一个利好,最显而易见的就是几十上百万的车辆订单,能让一些车厂从中赚上一笔。共享单车的高损耗率也会让这些订单成为了一个长期生意。在另一方面,共享单车的普及能够有效地增加社会中的骑行人口,即使共享单车的骑行体验并不优秀,但是能够让市民重新感受到自行车出行的方便快捷,重温踩踏的感觉,也可能培育一些运动自行车产品的消费者。从台湾的经验来说,普及性的公共自行车可以带来一些深度、高端的运动自行车消费力,中国城市消费者的数量远远高于台湾,高端消费群体也充分,市场潜力充沛,缺乏的是发掘潜在消费力的途径,共享单车无疑为运动自行车开了一扇门。后续能否将潜力转化为切实的消费力,要看车店和品牌商在宣传、产品、服务等方面是否到位,能不能把运动自行车打造成一个具有社会普及性的“香饽饽”,而不再是小众的爱好。
以上的分析都是美骑记者的一家之言,在18日举行的美骑高峰论坛中,美骑会邀请多名运动自行车行业大佬和共享单车团队的高层现场讨论,探讨共享单车对于自行车行业的影响,究竟共享单车是洪水猛兽还是友军,还待嘉宾们一一道来。
我从来就没考虑过通勤用共享单车。广州城市道路建设不行,感觉还是公交车的士地铁才是主流营运方式。有点钱和事业的穷人买了小车,地铁路线和站点基本覆盖全了广州全市,按时上班和安全考虑,我也觉得骑车通勤是好选择。胡乱穿插逆行的电驴和三轮,海珠区就根本没治理过。吃尾气和避让机动车,才是广州市区骑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1
23晕 (-_-|| 上面笔误了,按时上班和安全考虑,我觉得骑车通勤不是好选择。
+1
22你说了半天还是在说需求,这是属于前端的问题 ,现在的问题是明确有了骑行需求的人群,不再去车店买车 而是选择了共享单车,这对行业冲击是致命的
我写了一堆显然不是说需求,你没听懂。而是再讲为什么骑行运动属于边缘化,客观存在就是为什么不考虑共享单车。它们对行业有什么冲击?对折叠吗?共享单车至今也没看到一台是折叠的,对公路冲击吗?公路用来玩和运动的。低端山地一部不足千元,也冲击? 这篇东西举例都用了台湾,显然不同国情的地方。没有共享单车时候单车店都已经难做了,你有没有搞清楚?
+1
22开车店的进来说一下吧。以前踏进车店有一半的人群是完全新手,新手在有通勤需要或者运动需要的时候会走进车店咨询。这一半的流量是车店重要的收入来源,现在这一部分流量已经没有了,当新手有通勤需要或者运动需要的时候,直接会考虑共享单车,车行的流量减少了,收入减少,对整个行业都是冲击。
+1
22那买高端车的人有没有多一些
+1
22有通勤需要的其实可以做折叠,共享单车现在哪台是折叠?共享单车有各种尿性问题,出门都要先找到车吧。你说运动,运动的需求他们自己不清楚,拜托不要把那些休闲娱乐随便骑一骑的人也混为一谈。我见到的很多车店,都是基本运动车型为主,还有昂贵高端公路之类的,就不要把车店没生意说成是共享单车的问题了好不好。
+1
22话说youbike已登入泉州,前后车灯,3档内变速,微信,公交卡可租。1h内免费。
+1
22这样的车真良心啊
+1
22原来是买门票
+1
22原来是卖门票
+1
22对于摩拜等共享单车不能调节坐高 表示无比的愤慨……骑一会 膝盖都要窝断了 求成都的共享单车投放可调坐高共享单车 其实不难 设计成坐杆不能完全拔出就好了 不就不会丢了
场景一:两个朋友推着摩拜单车去砀山了 场景二:两个朋友摇着摩拜单车在跟车友拉扯,时不时还上前面破风
+1
23我看是促进运动自行车的发展!
+1
22市场冲击肯定是有的,充话费、交保险等送的垃圾车对市场冲击更大。
+1
22就算在深圳放十亿辆自行车也改变不了对自行车不友好的事实啊。。。什么时候有大规模高质量的自行车道就好了。。。。
+1
22公共单车的普及会提高人们对单车运动的向往,也许一开始只是用来代步,但慢慢发现骑车的乐趣也说不定会选择去购买运动单车。
笔名hzh,资深自行车业界评论员,拥有多年玩车经验,热衷于折叠车和公路车组装和骑行。曾在美骑任职多年,跑遍了全国的多个展会,并走访了各大厂商,深入了解自行车行业风雨,并结合深厚的财经知识,文章视野宽广,目标是写别人想不到的,讲别人不敢讲的。
广州美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Magic Cycling Corp.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377号
粤ICP备120458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