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网络安全法》规定,账号需要绑定手机号才可以使
用评论、发帖、打赏。
请及时绑定,以保证产品功能顺畅使用。
2023环太湖赛综述:平潭岛洲际队
S2(昆山绕圈赛)
比赛时间 9月15日
比赛起终点位于盈湖路和万园路交汇口,向西出发沿着环湖路逆时针骑行至曙光路后返回终点,单圈14.1公里,绕10圈合计141公里,途中起终点设置三个途中冲刺点,其中最后集团冲刺阶段道路相对笔直,非常适合大集团冲刺。
▲S2路线图
赛前,车队负责人就本场比赛做出战术部署:车队今天赛事以国内选手为主力,积极投入参与途中冲刺点争夺减秒;在临近终点前冲刺大战阶段争取形成本队冲刺火车阵型参与冲刺大战,帮助主将罗曼和余远锋取得更好成绩。
比赛开始后,多名选手经过尝试突围,但直至比赛进行30多公里后最终形成稳定的6人突围集团,分别来自路佳车队、巴迪亚尼车队、乐透车队、黑辐条车队、布尔戈斯车队、恒翔车队,其中最大牌选手是(巴迪亚尼)冲刺主将扎农塞洛,他的目标是争取第一个途中冲刺点积分以巩固总成绩榜地位。他们和身后大集团保持约半分钟左右的时差,平潭岛车队曾试图跟上突围集团,但被均速55公里/时的大集团节奏裹挟,无法顺利单独突围出去。
待大集团骑行第3圈时,天空开始下大雨,随着雨势越来越大,路面积水越来越深,直到大集团进入第7圈时路面积水达到5-10厘米,特别是转弯路段非常影响骑行安全。组委会不得不发布公告:比赛由10圈改为9圈,意味着部分没有参与前方突围选手的车队必须改变赛前技战术布置,提前发起进攻追回突围选手,以确保把比赛拖入集团冲刺大战。
率先带动大集团追击突围选手的车队是巴迪亚尼车队,此时扎农塞洛早已退回大集团,前方突围集团当中没有自己人,必须带头追击。在进入9圈过程中大集团追上突围选手,比赛重新进入起点。
随着大集团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据(天佑德车队)李自森回忆“当时雨下的很大。反正特别特别乱,因为前面大集团内我们所处位置不好,地面溅起水花和雾气造成视线不好,此时就看各车队副将们拼卡位能力更好,然后拼冲刺主将个人能力更强,谁最能接近比赛胜利。”
此时距离终点前500米,赛道由四车道变成不足两车道宽,加上下雨和路面湿滑因素影响,大集团陷入乱战之中,不少车队冲刺火车队形被冲散导致很多选手陷入单打独斗境地。除了来自欧洲方向洲际职业队勉强守得住冲刺火车外,比如乐透车队、巴迪亚尼车队,其中乐透车队“递补”绿衫选手范德帕尔力压群雄拿下赛段冠军,赛后他实至名归获得冲刺王的绿衫。
平潭岛车队受到大集团乱战影响,未能有效保持本队冲刺火车队形,但选手们竞技状态相较于S1有较大提升,其中余远峰赛段排名超越大中华战线第一名姜治慧,其他选手排名比上一场有所提升。赛后,车队负责人表示“今天队员们在团队配合和求胜欲望更好,明天我们进行新的战术尝试争取成绩更大提升,希望队内年轻选手敢于表现自己,主动出击,敢于试错,在这个对手远超自身的舞台锤炼自我。”
平潭岛车队S2赛段成绩:罗曼第23名、李帅第42名、余远锋第19名;小将余远锋大中华排名暂列第三名,U23位列第六名;大中华团体累计第三名。
▲大中华战线成绩单
S3(吴江绕圈赛)
时间:9月16日
比赛起终点位于湖景街东太湖大道丁字路口,向南出发沿着东太湖大堤逆时针绕圈,途径苏州湾体育公园来到开平路折返点后回到起点,单圈11.6公里,共10圈116公里。其中途中冲刺点设在临近苏州湾体育公园,分别是第4圈和第8圈,由于终点拱门距离开平路(U型)折返点不到1公里,大集团很有可能遇上大摔车,能够迅速重整旗鼓的车队可能快人一步拿下赛段冠军。
赛前,车队负责人就本场比赛做出战术部署:车队尝试组建冲刺火车阵型,在途中冲刺点为余远锋争取冲刺积分获得减秒;在临近终点前冲刺大战,争取为罗曼获得更好成绩。
尽管苏州依旧下大雨,但大集团内各车队不约而同尝试派出选手尝试突围,争取途中冲刺点积分和减秒,平潭岛车队先后派出余远锋、李天成、李宏海、李帅尝试突围,但被主车群一次次追回以确保局势可控,途中冲刺积分被欧洲车队系数瓜分。
临近终点前2公里,大集团在组建各自冲刺火车阵型期间再次遭遇大摔车。大集团一分为二,所幸罗曼、李帅、余远锋所处位置在大集团比较靠前未受波及,但在临近冲刺大战阶段,罗曼因所处位置不佳功亏一篑未能进入前10名。
平潭岛车队S3赛段成绩:罗曼第11名、李帅第35名、余远锋第21名;小将余远锋大中华排名暂列第四名,U23位列第六名;大中华团体累计第二名。
▲大中华战线成绩单
引进来,走出去,水平才能持续提升~
+1
22哎,说啥啊?前面姜治慧的事我还记得呢。如果姜治慧去了珍宝,现在可能是另一个国内自行车运动员的大旗了。引进来也是要钱的,要不去试试把金塔纳买了?听说酋长最近一直在找工作呢~
+1
22另外,车队的宣传工作其实也很重要。不知道是不是我消息闭塞,但我似乎就只能经常看到华兴的消息,其他车队似乎没什么宣传。别跟我说是因为我不看抖音。
+1
22从战报可以看出,通过比赛车手们每天都还是有一定的提升的。国内比赛节奏变化多且快,他们需要参加更多的比赛来锻炼、适应这种节奏,到那时可能离胜利就不远了。同时,个人实力的提升也是不容忽视,只能说尽量脚踏实地的去训练!!!有胜场意味着更多地曝光,也可能有更多地赞助加入到车队当中,有[~em_128~]就能更好地去训练。这是个死循环[~em_70~]加油
国内专业队每天训练强度有保证的,但差别在高质量赛事密度和赛制,这一点是国内和欧洲的差距难以逾越的地方,国外赛事主办方协调能力差,但能聚集足够多高手同场竞技,冲着这一点依旧吸引人主动报名参与
希望早日成为洲际职业队
+1
22这个,不现实,现存的二级车队除了年开销大五百万欧元外,而且都有完善的后备人才梯队,类似于中超联赛各俱乐部完整梯队。这一点,国内没有人做得到
小车队的首要目标是活下去,然后努力打拼,一点点的升级,吸引更多的赞助商,有了钱就能买到更好的车手,好车手带来更多的胜利和吸引力,扩大了知名度…… 这才是良性循环,这也是多少车队梦寐以求的。 我只是动嘴说说而已,其中艰辛,难言一二。
广州美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Magic Cycling Corp.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377号 粤ICP备120458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