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网络安全法》规定,账号需要绑定手机号才可以使
用评论、发帖、打赏。
请及时绑定,以保证产品功能顺畅使用。
黑科技回顾:轴传动会是自行车的未来吗?
▲变速响应时间可以比电子变速更快
Smith称赞顶尖技术团队取得的成就:
“我真的非常惊叹我们团队的工程师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能有如此重大的成就。当我们去年(2018年)在Eurobike的时候,我们就意识到可骑行性和变速系统马上会成为实验的研发重点。纵观全球,整个自行车领域都希望Driven可以实现变速,我们当时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但当Eurobike开幕之际,我们还没有完全准备好。然而,没用多长时间,多亏了科罗拉多大学工程系的帮助,我们最终做到了!我们攻克了Driven变速系统的难关。”
通过闪电的风洞试验,我们不仅验证了Driven的空气动力学设计,现在变速系统又成为现实,是否就意味着Driven能彻底改变自行车领域的变速设计呢?
CeramicSpeed执行副总裁Matin Banke说:“我们已经证明Driven是可以替代传统链条和后变速器的,它有潜力去改变整个自行车行业。在我看来,目前唯一让Driven不能量产上市的困境是人力资源和研发资金,我们现在正积极地和那些对我们感兴趣的制造商沟通,多方努力,寻求发展与合作,希望Driven能真正驱动未来。”
为了证明Driven变速系统对于不同地形的兼容性和产品潜力,CeramicSpeed把Driven配置到一台全避震山地车CANYON上,同台展出的还有搭配了Driven的Specialized Venge和Shiftable原型,这些都能在2019年的Eurobike展会上看到。
▲搭载Driven 1x12变速系统的Canyon山地车
拓展阅读:
CeramicSpeed欧展搞事情 发布13速Driven轴传动系统
译者Spencer.X的一点想法:
中国向来就不缺少人才,更不缺企业家,为什么我们的创新却很少呢?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喜欢去模仿。无可厚非,每一个成功都是从模仿开始,但我们是否可以在除了“产品识别度”以外有更多原理上的创新呢?当一看到CeramicSpeed设计的Driven时,相信很多人会说:哎,这么简单,我们肯定也能做到。但在这里,从想法到实现,我们确实隔着一个大洋的距离。
受到CeramicSpeed的启发,我自然可以想到一些:
1、真的一定要通过齿轮来实现变速和驱动吗?接触必有摩擦,是否可以换成磁力呢?
2、飞轮为什么一定要设计成塔的形状,真的有必要12片从小到大吗?为什么不可以用一片塔轮,通过缩小直径和减少齿数来实现不同的档位呢?
3、我们去远方骑行时最头疼的是什么?是怎么运车。如果轮组实现了筒轴快拆,那软尾车架的转轴是否也可以做成快拆呢?
希望我带来的文章能让读者产生共鸣并且觉得有趣。
责任编辑:CC
本文来源创新很简单, 成为主流哪怕不是主流能被接受且有兼容性而且后期能有连续性输出才是关键。另外,中国现在工业体系是超高级的生产线和超一流供应链+工业X.0智造就足矣,天马行空的不太需要,也没必要,但不代表没那个实力。
不是说我们喜欢模仿,任何人只要在中国,就必须模仿,中国的环境适合山寨,不适合创新。只有山寨,才能生存,所谓的创新,也是表面功夫,其骨子里,还是模仿
+1
26真正改变世界级别的发明永远不是一个人一代人或一个国家搞定的,参考蒸汽机,电灯泡,ak47,更别说光刻机这种几乎是全球发达国家合作的产物,都是在参考模仿借鉴中完善
腾讯:让创新者无路可走
+1
22那分成两半的齿轮是怎么运作的,没看懂。 这个系统明显要求前后两个齿盘还有传动轴要有很高的刚性,否则一用力就会跳齿……
因为原文也就是一句话带过,我认为他是说传动分两半,每一半都可以自由运动,变速的时候一半向前推进,后一半跟上。和传统不同的是,它支持跳变,也就是说可以从10一下子变到5,比如这样
很明显,这个设计是:等一半转到外边不与齿盘接触时,移动到目标速别,然后另一半再跟上。但不明白结构上是怎么实现的,看轴的结构好像还有点复杂。
我最期待的黑科技是即使爆胎也能让我骑回家,就算是慢一点
+1
22不爆的有了,蜂窝轮。。我倒是想把发泡胶喷进去变成软的实心胎
+1
22有自行车轮胎了吗?
+1
22有的,16寸,26寸都有得卖,全实心的也有,但感觉很重,我觉得用蜂窝的轻点也好安装点,车子不重的话估计没异响,真响就用扎带捆它就行。
+1
2211变成axs12飞,只变了塔基,链条,变速。这套转轴式,尾勾附近要撑大,后下叉要移上去,车架要适配变速…cs第四家变速生产品牌,canyon第一家轴传动车架,,还是太贵,到时五十多岁坐在电动轮椅不骑车了
这种设计先天缺陷不少
+1
22十年前就一直觉得禧玛诺的内11速换到赛场上很有前途,怎么到今天还是只用在了通勤车上。如果因为成本的问题,做成中轴部分的变速也行呀?怎么就没见跨界成功,车架厂轮组厂不跟进的缘故?倒是见速降有那种齿轮箱变速的。这么好的技术可惜了,汗
编程思维:“提供解耦,减少耦合”。这套变速、车架的五通附近要改、后下叉要改、原来后变速尾勾附近也改、不仅仅塔基要适配,轮组也可能要重新设计、测试、适配新车架。总之、就是车架、轮组,都要因应新型变速设计来适配。三者互相牵扯、增加了耦合度……
+1
22我觉得最省力还是直接作用在车轮上,不过要是这咬合的部分跟车轮成一体了坏时就得整体换,而后轮也会变得笨重。
+1
22考虑过排泥排沙性能了吗?实验室一尘不染的还好说,出门越个野试试?
+1
22你好抖音上可以搜,全球首创中轴内变。
+1
22广州美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Magic Cycling Corp.200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377号 粤ICP备120458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