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网络安全法》规定,账号需要绑定手机号才可以使
用评论、发帖、打赏。
请及时绑定,以保证产品功能顺畅使用。
羌塘十年,那些无人区失踪的人
回不去的路
“感觉他最后也进入一个疲乏期。”拉萨送别的才平,既羡慕这位大哥“还在做梦”的纯真,也感到他对未来的茫然。太过老实的性格,常年脱离社会的行走,连他自己都不愿多想回归后的人生。“他比我们走得更长更远,但也陷得太深,回不去了。”
“和杨柳松、丁丁都不一样,他是回不去的人,没有退路。”江苏旅行者秦新刚,再忆起李聪明,也有相似感受。2014年初,也想横穿羌塘的他,曾找李聪明结伴。交流之后,却诧异这位有25年经验的骑者,竟不会用GPS、卫星图,装备也有所欠缺。
“我相信技术和装备,他却是建立在自信和感觉上。”侦察兵出身的秦新刚,深感最大障碍是心理。但李聪明的自信,让他有些担忧:“上一代条件局限,骑行范围一直在道路周边。感觉他对真正的无人区理解不足,太相信自己能吃苦、能抗。但,人力和荒野真得没法抗衡。”
▲2014年10月,李聪明进入无人区前物资准备。
心理上一直没法说服自己,秦新刚临时选择放弃。李聪明却没受影响,2014年夏,完成羌塘西线纵穿之后,他决定10月独自深入。
“聪明哥一生热爱骑行,不畏艰险,但缺了些其他东西,无论生活中,还是极限挑战中。这也是我一直不太支持他穿越的初衷。”通向阿里的路上,偶遇李聪明,丁丁相信他的野外经验远在自己之上,但一样忧心这位前辈是否反而难以掌握新技术?
高原黄昏,李聪明再一次露出招牌式纯朴笑容,告别丁丁而去。目送他骑车远去的背影,丁丁有些不太好的预感。但又觉得,他不会有事的,可能很快就会放弃回来吧……
“既然决定走了,便一往无前。”告别丁丁2天后,2014年10月4日,李聪明最后一次登录论坛。即将一个人深入无人区的他,最后留下感叹:“大羌塘实在太大了,人置身其中如沧海一粟。”
从此,世上再无李聪明任何音讯。直到一年半之后,老男孩车队偶然闯进勒湖,与之奇迹般重逢……
▲左图为老男孩拍摄照片,右图为李聪明相机最后一张照片。按相似山形推算,最后扎营位置距自行车6.5KM左右。
迷失荒野
“第一反应是,人没了。”望着半埋湖沙中的自行车,老男孩们感觉像是宿命安排。“也许,他是留在这里太久。已经一年半,太久了。”
由于关键日记不知所踪,已无从得知他曾遇见的美丽与残酷。但重新出土的GPS,带出了李聪明走过的一路轨迹:10月7日进入羌塘,于12月11日抵达勒斜武担湖北岸后失踪,历时66天,1200公里左右。至此,横穿羌塘本已走完约2/3。
“如果按事先导入GPS的轨迹走,他本不该出现在勒斜武担湖。”曾参与制定路线的驴友tt,既痛心也诧异:他的最后失踪地点,距离原计划路线,竟偏北七八十公里。
“如果按事先导入GPS的轨迹走,他本不该出现在勒斜武担湖。”早在出发前,tt也曾忧心李聪明对GPS的生疏。李聪明坦言,GPS是临时和朋友借的,还来不及学会。他更习惯靠电子罗盘、看太阳辨方向,并根据地图上的湖泊、地标等定方位。
▲黄线为李聪明2014年轨迹,红线为2016年吴万江横穿轨迹。耸峙岭之后,李脱离计划线路。
荒原如海,本没有路,看似可自由驰骋,认准一个方向,终能抵达彼端。但实际上,变化无常的荒野,一点偏差,可能致命后果。
在抵达羊湖,这一横穿1/3节点之前,他的足迹就曾3次偏北,一番摸索后,又向南折回计划线路。3次迷路,疑似耽误近7天。在这样的极限穿越中,每多耗一天,就离死神更近一步。
更大隐患,出现在第37日抵达耸峙岭雪山一带。按计划线路,应往山的南面走,他却再次偏北,走向了山北。那个区域,越野车辙纵横,我们无法判断李聪明是否被车辙迷惑。但这一个方向性选择,让他就此偏离“正轨”,被“封闭”进昆仑山和可可西里山脉近千里的狭长坳地。这个独自走在大地上的人,一度迷失在荒野之中。
▲耸峙岭区域卫星图,蓝线为李聪明走向山北的轨迹,红线为2年后吴万江走向山南的轨迹。
长眠荒野
“感觉他虽走错路,但仍有完成横穿的信心。”根据tt回忆,线路规划中,特地安排有一个南北纵线的逃生通道。而他GPS最后一次打点,在失踪5天前,距向阳湖——这一羌塘南北纵线的重要地标,只差几公里。
也就是李聪明本有机会撤出,但他放弃了最后的逃生出口,迎向了更无人的无人区深处。并在5天后,走到了最后的地点——80公里外的勒斜武担湖。
“那简直是对我们车队生死考验最大的地方。”在老男孩车队的回忆里,距自行车前方1KM的湖畔,山高坡陡,汽车已无法依山前行。即便推自行车,也极易滚落山坡。倘若不是野兽突袭,推测当时的李聪明,应是走上冰湖前去探路。
▲勒湖卫星图,最后一天,李聪明行进6.5KM左右。
然而,12月初的羌塘咸水湖,看似冻得结实,实际尚不稳定。恶劣湿冷环境,未冻实的冰面,甚至湖底一个恒温泉眼,都有可能结束骑者此生漫游……
时间定格在那一天下午,冰封湖畔,当日推行6.5KM至此的李聪明,短暂离开了他心爱的自行车,从此再没有回来。
沉于冰湖,长眠荒原,只是集合集体智慧,推断出的可能之一,不意味事实。事实是,勒斜武担湖,留下了他最后可觅的踪迹。那一天之后,世上再无李聪明。
▲从南到北,12月藏北湖面结冰情况。供图/青木
对于自然,不要总想着去征服,也要怀有敬畏之心。文章有点煽情,看得我眼圈红了,想起了很久以前第一次在8264看到杨柳松大神的帖子,心潮澎湃,一晃十几年了…… 换个角度来说,李聪明也算是倒在了自己追求梦想的路上。有一天我要是死去,我也希望能死在骑行的路上。
光哥也煽情了
+1
22不要这样,这是对家人的残忍。
+1
22我们7辆霸道,带着满满的补给品和GPS定位装置,进入无人区周边,在面对夜晚的无尽漆黑时都觉得恐惧,更别说单人单车(自行车)了。有时觉得,那种单人单车的、说走就走的旅途是富有冒险精神的探索,但更觉得是建立在大无畏精神下的一种莽撞无知,或者还是抱着必死决心的、想要挑战生命极限?
+1
26人类的进化注定人类生存要依附于社会,社会就有诸多规则限制。是人,又都向往自由,绝对的自由,置身于荒野,天地只我一人,有种天高任鸟飞的自由。
+1
25本来想买《荒野迷踪》关于羌塘失踪的书,点击链接购买,送到的是《奇记奇迹》。
+1
22藏北羌塘,骑行人的梦!
+1
22世上再无探险,这是个连自己找死都要背负世俗风尘的年代。。。。。。。。。
+1
22独自冒险的英雄,都是好样的!默哀!
+1
22有一种人生来就是开路使者,专做常人无法想象,无法做到的事情,此处聚集有骑行超人。
+1
22高山仰止,虽不能至,心实向往之
+1
22他更想要的自由是:去荒野时,有能力自己备好救援队;回归生活时,亦不为柴米油盐而愁。
+1
23很想知道羌塘到底在哪个位置,作者插个地图就更好了。
+1
22在第二页看到了。
+1
22广州美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Magic Cycling Corp.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377号 粤ICP备12045810号